|
|
|
|
刘曜(?~329) 匈奴族。字永明。前赵皇帝,公元318~329年在位。少孤,被堂伯刘渊收养。西晋末年参与刘渊反晋和建立刘汉政权的战争,任相国、都督中外诸军事。建兴四年(公元316年),统领匈奴大军攻陷西晋首都长安,受封中山王、秦王。未几,大将军靳准在汉都平阳(今山西临汾)发动政变,杀死汉灵帝刘粲,挖掘刘渊、刘聪陵墓,焚毁刘氏宗庙。刘曜迅即率部进军平阳,攻杀靳明(时靳准已为部下杀死),杀尽靳氏,迁都长安,改国号为赵,史称前赵。 在位期间,刘曜为了巩固加强匈奴族统治,十分重视学习汉族先进制度、文化,在长安长乐宫之东建立太学,未央宫之西设立小学,从本族和其他少数民族青年中挑选1500人入学,聘请关中汉族名儒教授儒学和诸子百家,开创了少数民族学习汉族文化的风习。刘曜还亲临太学,主持考试选官事宜。前赵政权的建立大大加速了长安与关中民族成份的更新,匈奴族大量进入长安与关中,人数多达20多万。刘曜还从陕北、甘肃等地迁徙20余万氐族、羌族人到长安城内,充实京师人口,以便就近控制,使长安成为一个多民族聚居的都城,关中平原成为多民族交错杂居的地区,加强了各民族的联系与融合,也为以后氐族与羌族在长安建立政权奠定了基础。 刘曜定都长安后,征讨四方,争霸天下,曾两次亲率大军西征陇西,占领秦州、凉州。在解除后顾之忧后,又集中力量东进中原,与羯族石勒的后赵政权争夺对整个北方的统治权。在角逐中,刘曜起初取得一系列胜利,光初十二年(公元329年)初,刘曜与石勒在洛阳城下交战,因战前酗酒致醉成为俘虏。石勒让刘曜给太子刘熙写信劝其投降,刘曜在信中却要刘熙与众大臣尽力维持社稷,不要以其生死为念动摇决心。石勒阅信后大怒,将刘曜斩杀于永丰小城(今河北邢台附近)。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