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嬴连(前424~前362) 又名师隰。秦灵公之子。本已立为太子,但秦灵公死后在宫廷斗争中受挫,未能继位而流亡在外。秦出子二年(公元前385年),经过一场宫廷政变,嬴连被迎立为秦国国君,公元前385年~前362年在位。谥称献公,又称元献公、元王。 战国中期,齐、楚、燕、韩、赵、魏六国先后实行变法,社会制度发生深刻变革,社会经济面貌焕然一新。而秦国则仍受旧制度束缚,生产力发展缓慢,国力相对落后,在与六国的角逐中,处于被动挨打地位,加之长期权位纷争,陷于内乱,更使秦穆公开创的霸业大为削弱。秦的繁庞(今陕西韩城东南)、临晋(今陕西大荔东)、元里(陕西澄城南)、洛阴(今陕西大荔东)、合阳(今陕西合阳东南)等城先后被魏国占领。秦献公即位后,为了富国强兵,对秦的旧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废止野蛮的活人殉葬制度,宣布“止从死”;编制户籍,将全国人口按五家为一“伍”的单位编制起来,称为“户籍相伍”;取消“国人”与“野人”的区别,提高“野人”(奴隶)的地位;把国都迁至栎阳(今西安市阎良区武屯乡),立志收复被魏国夺取的河西之地;推广县制,先后把蒲、蓝田、善明氏等地改建为县,又在首都栎阳设县,使地方行政组织适应新制度的发展和战争需要;实行“初行为市”,即由官府设立正规市场,允许商业资本活动,以加速旧生产方式的瓦解。上述改革措施的切实推行使得“秦始复强”,在与六国的战争中频频得胜。秦献公十九年(公元前366年),秦军大胜韩、魏联军于洛阳。二十一年(公元前364年),秦军深入河东,在石门(今山西运城西南)与魏军交战,斩首级6万。二十三年(公元前362年),秦军与魏再战于少梁,俘虏魏将公孙痤,占领庞城。也就在这场战役中,秦献公受重伤而死。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