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三秦游 | 意见反馈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三秦游
旅游资讯 | 历史文化 | 民间艺术 | 民俗风情 | 三秦影像 | 旅游线路 | 三秦文物 | 旅游视频 | 三秦文化游 | 互动专题
三秦概况 | 景点介绍 | 地方特产 | 三秦美食 | 传说典故 | 餐饮住宿 | 休闲购物 | 交通出行 | 三秦游论坛 | 三秦团购
名人首页 | 西安名人 | 宝鸡名人 | 咸阳名人 | 铜川名人 | 渭南名人 | 延安名人 | 榆林名人 | 汉中名人 | 安康名人 | 商洛名人 | 杨凌名人
陕西名人网:让更多人了解,陕西当代名人
您的位置:首页 > 陕西省名人 > 正文

陕西戏剧人物小传(2)

 2013-11-17 17:11:52   来源:三秦游   进入论坛 查看评论()


    高培支(1881—1960) 名树基,别号梧皆。陕西省富平县焦村人。生于陇县,定居西安市柏树林兴隆巷。幼读私塾,后考入乡庠。陕西高等(三原宏道)学堂毕业,便奖拔贡。1911年参加同盟会,充任都督张凤翙总务府铸印官。1912年7月改委都督秘书厅一等撰铸兼编辑员,12月任教育部读音统一会陕西代表。1913年6月注音字母制成,8月任陕西省设模范巡行宣讲团团长。1916年2月以有功社会教育,获二等金色嘉禾章。1916年2月复充省公立模范通俗教育演讲所所长,5月兼陕西省图书馆馆长。1912年创办《秦中公报》,并历任教育厅、省署咨议、参议;1920—1960年间,任各中学、师范、师技训练所的国语、国音、算术教员。1912年7月1日与李桐轩、孙仁玉、杨西堂、薛卜五、范紫东、王伯明等以振兴西北文化、提倡西北实业、移风易俗、辅助社会教育为宗旨,创办了陕西易俗伶学社。他一生编写54个剧本(折子戏29、本戏25)。他所编大本戏,在易俗社的编剧史上,首推始元,《陕西易俗社第三次报告书》载:“高培支《鸳鸯剑》始,其为戏也,善以积复杂之事实,错综变化,似将合而复离,意欲完而未尽,再接再厉,层出不穷。”《夺锦楼》至今仍演于易俗社舞台上,有“易俗楼不倒”之赞;《人月园》立意戒烟、戒赌、戒嫖,鞭挞婚姻买卖。浪子观剧戒烟、戒赌,夫妻团聚,父母携子偕妇,提上点心到易俗社感谢。1924年鲁迅观此剧后,颇为赞许。《亡国影》《纨袴镜》《尖头棒》《谈星》《今债热》《宦海潮》《鸦片战争》《侠凤奇缘》《崖山泪》《端阳苦心记》《二郎庙》《暖玉佩》等剧目,影响颇大。
    高培支从1912年至1949年间,担任易俗社三届社长,其间经历民国18年(1929)“年馑”,民国15年(1926)“围城”,和八年抗日战争的艰难岁月。他历任该社评议长、教务主任、社务主任、剧务主任、编辑主任。主持社政时,坚持把剧社当学校办,日机空袭时,把剧社疏散到城南观音庙村,在土壕、树阴下,还按时按节上课,排演抗日新戏。1938年,丁玲率西北战地服务团租易俗社剧场宣传抗日救亡,高培支减租场费,派人排戏、帮演、赠戏剧行头装,颇尽其力。1982年丁玲著文表彰,1984年丁玲来西安、延安时,观瞻昔日戏台并深切怀念高社长。1949年西安解放后,高培支仍任易俗社副社长,同时任西北军政委员会文教委员、省市文联委员、政协委员、剧目修审委员会委员。1950年他参加全国工农教育会议,受到毛泽东主席接见。从此,他以“永不退惰”为座右铭,并继续实践其“革命无停止,易俗无停止”之志。
    李世芳(1882—1958) 陕西兴平人。十几岁跟随户县牛山学唱大戏,20岁后改唱木偶戏。生、净、丑俱通,主工须生,尤以“三山”(《天台山》《上煤山》《屯土山》)出名。他的唱腔圆滑,道白流畅,喜、怒、哀、乐、余(潇洒之意)、活(不死板)、逼、缓俱全,人称“戏夫子”。他不识字,但能组编唱词唱段,并能将大戏身段融进木偶之身。其芳名至今在兴平、武功、乾县、礼泉、咸阳一带流传。
    王绍猷(1883—1971) 陕西省富平县人,1918年加入同盟会,在井勿幕部参加讨袁和护法运动,任职至旅长。1928年在河南遭军阀排斥,愤然退出军界,,返回西安,献身于秦腔艺术事业。20世纪30年代末到易俗社,前后20多年,从事剧本写作和秦腔理论研究,先后担任易俗社总务主任和剧务主任。创作和改编剧目40余种,如《铡美案》《法门寺》等。40年代开始,他着手研究秦腔“剧学”,十多年时间搜集中外资料近100多种,并跋涉于京、津、沪、汉、苏、杭及甘肃、宁夏、青海等地,调查访问,观摩演出,先后整理了1000多张卡片。1949年完成《秦腔记闻》,对秦腔的源流、历史沿革、板眼、乐理、乐器及与京剧和各路梆子的历史联系,做了详实论证,对从乾隆到解放后的180多名演员做了传记式评介。
    拓开科(1883—1962) 陕西省清涧县拓家峁人。旧社会家贫未读书,靠给人揽工牧放牛羊为生。酷爱民间表演艺术,闹秧歌,唱道情,尤其善说练子嘴(快板)。他表情生动,声音洪亮,出口成章,自编自演有《种棉花》《禁洋烟》及歌颂中国共产党及社会主义新生活的曲目30多个。1932年参加了淮宁湾、裴家湾农民赴清涧县城的抗粮抗税斗争,同年创作的以此举为内容的长篇说唱诗 《闹官》,在家乡广为流传。作家、艺术家萧三、安波和张庚分别在《练子嘴英雄拓老汉》和《我在“鲁艺”所学到的》著文中对他的作品给予高度评价。1962年临去世的那年春节他仍同群众一起欢乐,唱道:“我老汉今年七十九,一辈子乐活没忧愁。秧歌唱了几道川,快板说了几山头。只要阎王不请我,我的说唱没尽头。”
    张德明(1885—1975) 陕西岐山人。幼时随兄在宝鸡张万家班学戏,工须生,15岁转天顺科班。一出《秦琼卖马》和《回西岐》唱红西乡、洋县、城固一带,人们称他唱念做俱佳的“戏把式”。民国初年返回岐山,担任高家大班(永顺班)班长达20余年,闻名岐山、凤翔、宝鸡各县,人称“张班长”。建国后加入岐山县剧团,1956年到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任教练,向赵义平等青年演员传授《伯牙奉琴》及一些失传剧目。他唱腔高昂,道白清晰,有“金石之声”。《秦琼表功》《拉骡子》是他的拿手好戏。
    苏长泰(?—1919) 陕西商县人,长期在家乡及关中一带演戏,民国初年加入西安榛苓社,须生演员,兼任教练。1915年自办长庆社,招收一批学生,出名的有阎国斌、刘光华、曹安民等。其徒耶金山深受苏家信任,民国8年苏长泰去世,三子皆小,托耶金山掌管社务,耶不忘恩师,竭力而为,改长庆社为三父社。苏有三子,长子苏哲民、三子苏育民皆从艺,后皆成秦腔名家。
    程海青(1887—1960) 陕西洋县人。12岁在祖父的海兴班学戏,民国初年,领班在甘肃、成都演出。汉调桄桄演员,工旦角,人称“胎里红”。他在海兴班、新民班两任箱主,在化俗社当过领班,任教于光、海、隆、俗科班。1950年恢复新民社,后改为洋县人民剧社担任名誉社长,1956年在陕西省第一届戏剧观摩演出大会上演出《火焰驹》,获大会奖状。1954年起,他组织老艺人挖掘整理汉调桄桄传统剧目700多本。系县人民代表、政协委员、陕西剧协理事。
    吕南仲(1882—1927) 浙江绍兴人,名律,字南仲,曾任陕西省财政厅股长,民国8年(1919)加入陕西易俗社,任评议长、社长、编辑。民国12年(1923)任社长期间举办易俗社12周年纪念,演出他特此编写的《十二先生》《十二戏迷》《十二锦屏》《十二金钗》等。民国13年(1924)鲁迅先生在西安讲学期间,到易俗社看了他编的《双锦衣》,认为“吕南仲以绍兴人从事编著秦腔剧本,并在秦腔中落户,很是难得”。他编的大、小剧本20多个,有《殷桃娘》《金狮鼎》《紫碧鱼》《端阳节》等,其文词言简意赅,文采斐然,“变幻离奇,不可捉摸”。1927年10月27日在西安去世。
    王辅丞 生卒不详。陕西大荔人,毕业于陕西省政法专门学校,曾任商南县长,易俗社编辑、社监、社长。编有剧本《一线天》《比翼鸟》《一磅肉》《假契文》《劝新郎》等十几本。《一磅肉》根据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改编,是较早出现在中国舞台上的莎翁戏剧改编本。他的戏多用历史事实,诙谐笔法,讥讽时弊,反映现实。
    田德年(1889—1978) 陕西长安人。14岁入长安德庆班学艺,工花脸。1921年在甘肃秦宏班唱戏,不久与陈景民创办了新兴社,常奔波于甘肃、宁夏等地演出。1952年参加第一届全国观摩演出,同年受马健翎聘任,到西北戏曲剧院演出并任教。1958年、1959年两次随团在北京演出并巡回江南13省,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领导人登台祝贺。他唱腔粗犷火暴、吐字清晰、余味无穷。《三闯辕门》《玉虎坠》《斩单童》《铡美案》《打銮驾》是拿手好戏。系省人大代表、西安市政协委员,196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李 卜(1890—1966) 山西运城人。从小家贫,后人安老刘戏班子学艺,不久闻名于晋南、陕北山乡。为躲避国民党驻军、地方官僚的欺诈,远逃甘肃平凉、隆德一带,卖唱乞讨为生。1927年他成立小戏班子演唱眉户,1930年戏班解散,他结束了流浪生活,定居陕北富县城南瓦窑沟娶妻成家,做木匠、泥水匠。1940年,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在富县演出,团长柯仲平得知他是爱看爱演眉户戏的丑角,便动员他加入了民众剧团,柯团长说:“民众剧团有了李卜同志,如同军中得一员大将。”李卜给同志们教唱、教工、教打击乐器,先后教会了眉户戏常用的四五十个曲调。1940年8月,剧团排练的第一个眉户现代戏《桃花村》正式上演。几个月之后,剧团接着上演了第二个、第三个眉户现代戏。李卜常演的眉户戏有《张连卖布》《四岔捎书》《盘店》《卖线》《钉缸》《张古董借妻》《光棍哭妻》《男寡妇上坟》等。1942年他冒着生命危险,化装成小商贩,往返于国民党统治区,为剧团购置戏箱。1944年10月,被选为边区文教大会代表并出席大会。1952年10月,作为特邀观摩代表参加全国第一届戏剧会演。丁玲著文赞扬李卜由一个民间艺人成为革命的群众艺术家。1956年7月,陕西省第一届戏剧会演获陕西省人民委员会颁发的“在戏剧艺术上卓有成绩”(荣誉奖状)。1956年夏因病退休回富县,1966年2月16日病逝,享年76岁。1987年7月4日,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在纪念民众剧团成立44周年的日子里,在他墓前树碑以志怀念这位革命艺人、眉户剧表演艺术家。
    王孝前(1893—1957) 又名天德,艺名“十三娃”,陕西合阳县人。8岁随本村盲琴师王天堂学戏,13岁演《梅花簪》《花柳林》一举出名。后拜线戏艺人六八儿为师。擅唱冤仇戏、苦戏,是合阳线腔戏“冤仇派”代表之一。1955年参加合阳晨光线剧社,1955年4月到北京参加“全国第一届木偶皮影观摩演出大会”。他最拿手的本戏《和氏璧》《周仁回府》《白汗衫》《马壮借粮》《白玉钿》《削平剑》《紫霞宫》《花柳林》《百刀计》《昭君和番》和梢戏《响棒槌分家》《瓮城子》《闹书馆》《聂先生教学》等。
    杨绍萱(1893—1971) 曾用名广誉、亭林、大河。河北滦县人。1925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曾任北平师范学校校长,天津法商学院、北京中国大学教授等职。1937年在汉口、西安参加抗日运动。1938年到延安,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马列学校编辑委员、中央党校研究员、延安平剧研究院研究员、院长。1943年在延安参与主持京剧《逼上梁山》的创作。解放后,任《新戏曲》编委、文化部戏曲改进局副局长。1954年任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早期戏曲改革运动的领导人之一。对戏剧、历史、金文等有较深入的研究,发表戏曲论文和其他学术论文多篇。
    封至模(1893—1974) 陕西省长安县炮里乡柏坊村人。1921年毕业于西安第一师范学校,同年去北京国立艺术专科学校,专攻美术。在此期间与李健吾、陈大悲排演话剧《幽兰女士》《一元钱》《卖国贼》《母亲》《是人吗》,名噪燕京;同时参加齐如山、佘叔岩、梅兰芳、曹心泉的国剧社,结识荀慧生、尚小云、程砚秋、徐碧云、筱翠花、刘仲秋、郭建英。请京剧名友王寿山、南铁生传授青衣、花旦技艺,在京演出过《五典坡》《贵妃醉酒》《五花洞》《十三妹》《三娘教子》。1922年回到西安,加入阎甘园、李逸生、周伯勋等组织的京剧票友社——广益娱乐社,演出轰动西安。同年秋,旅京秦人为陕西大旱、“虎利拉”(霍乱)捐献义演,他演出《虹霓关》《拾玉镯》《棒打薄情郎》等剧。他在京与许姬传、刘尚达、张寒晖、周伯勋、姚一征组织西安实验话剧团。1926年以后任成德中学美术教师,酷爱秦腔艺术,1930年投入戏曲专行,加入陕西易俗社,曾任编辑、教务主任、评议长、训育主任、导演等职。从1931年至1938年,力主戏曲革新, 力矫秦腔粗俗之习,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他编的爱国历史剧《山河破碎》和《还我河山》,轰动平津。1937年6月13日《全民报》报道《山河破碎》在怀仁堂演出盛况:“观众之多,足无隙地,无票遭拒于门外者大有人在,观众欢迎的情绪,诚为仅见。”报道说:“此剧写历史的伤痛,促民族的觉悟,振聋发聩,立懦警顽,实对现时之中国当局,下一针砭。方今举国民众,抗敌殷切,故亦极欢迎此抗敌救国主义之民族佳剧也。”抗战时期,封为防日机轰炸,在东关一家花园窑洞住,在树阴下、草坪上为宋上华、伍庶民、杨令俗、雒秉华排导《拷红娘》《龙门寺》《邓伯道》《渔家乐》《桑园寄子》等戏。封辞易俗社后,相继创办夏声剧校(京剧)、戏剧专修班、上林剧社,培养了一批艺术人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先后在西北文化部艺术处和戏曲研究院工作。抗美援朝时以花甲之年义演《虹霓关》。1952年全国戏曲会演前,他亲自为刘毓中、孟遏云、刘易平、肖若兰等排编剧目。这些秦腔传统戏在京演出,荣获全国一等奖。他培育了大批戏曲人才,编著了《戏曲词典》《秦腔剧目》《秦腔名演员传略》《秦腔字韵》《秦腔髯口》《秦腔板眼和腔调》等.1965年退休,迁居南京。1974年逝世。
    樊礼三(1894—1962) 陕西安康市平利县人。14岁学皮影戏,从师四年即能演出剧目。29岁建班立业,拦门主演,活动于平利、镇坪、旬阳及湖北的竹溪、竹山一带。1956年参加了陕西省皮影木偶戏曲会演,演出《沽酒》获一等奖。1957年汇集整理弦子戏传统剧目128本,1958年应聘到平利县剧团当师带徒,并改编皮影戏《沽酒》上大戏舞台。1960年参加陕西省新搬上舞台剧种会演,受到大会表彰奖励。
    魏甲合(1894—1976) 陕西宝鸡人。13岁随兄入聚顺社学戏,工须生及花脸、武丑,是西村五大班长之一。从艺近70年,演出近百本戏。《辕门斩子》《状元媒》《春秋笔》《碧天院》等是其代表剧目。建国后加入扶风县人民剧团,曾口述西府秦腔传统剧目100余本。1955年参加陕西省西府名老艺人会演,获表演一等奖,1956年任宝鸡市西路秦腔队副队长,1956年获陕西省第一届戏剧观摩大会获演出奖。
    安来绪(1895—1977) 陕西西安三兆村人。本姓阎,汉族。其家有姐姐8个,兄弟3人,他排行三。一户满族安姓人家无子嗣,用同年出生的女孩与阎家老三交换。他,到安家后取名安瑞英,按满族习俗名为土尔哈本。1911年10月22日西安的辛亥革命军在张凤翙、钱鼎领导下起义,同年23日攻开满城打入皇城,辛亥革命在西安取得成功。战乱中安来绪藏匿幸存,其养父投井身亡,养母失踪。西安城隍庙门外一卖蜡烛的小商贩将他拣送给庙内道长姚春发(称师父),姚再将他分配给师傅李传稔从道,道号安来绪。他跟师傅学吹笙、吹笛、学念鼓乐古工尺谱,技艺长进很快。民国7年(1918)农历四月初六至初八西安城隍庙会期间,东、西道院两台古乐社上会演奏,自此,他的表演始有名气。解放前,因生活所迫,乐社人员难以维计,他在城隍庙办起了“音乐研究会”,不分僧、道、俗广泛吸纳培养演奏人才,并同其他乐社合作演奏鼓乐。1953年,他领导的西安城隍庙鼓乐社给来陕外宾演出、慰问抗美援朝伤病员和烈军属。1957年参加了陕西省第二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后,被接纳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同时被选为西安市莲湖区政协委员。1960年7月出席了全国第三次文代会。1961年11月应中国音协和中国音乐研究所之邀,率西安城隍庙鼓乐社赴京演出,获首都音乐界好评。他所演奏的尺调双云锣、八拍、坐乐等全套动作敏捷自如,流利清晰。他的得意继承人李石根据其业绩所整理的鼓乐乐谱为西安鼓乐留下了珍贵遗产。
    杨保喜(1895—1957) 陕西武功人。幼在武功择林社学艺,工二丑。后去兰州拜秦腔剧院大丑(四川人)为师,技艺大进,演出《击水》《捉鹌鹑》等戏,轰动兰州城。1937年返陕,在三意社搭班演出,红极一时。后在武功、泾阳、长安、周至、渭南一带演出,颇受欢迎。1955年入临潼剧团,1956年参加陕西省第一届戏剧观摩演出大会,主演《三上殿》,获演员一等奖。
    李银选(1896—?) 陕西合阳县人。9岁随班学戏,从师于杨喜儿,20岁自己成立戏班。能演唱50多本戏,代表剧目有《金琬钗》《百宝箱》《谪仙楼》《西厢记》《金钟记》《八仙图》《裙边扫雪》《四兰进京》《落梅咏》等。建国后,参加朝邑线戏班。1956年参加了陕西省首届木偶皮影戏会演,演出的《三英卷》和《访江南》获演出一等奖。
    颜喜牢 生卒不详。艺名“红眼娃”,陕西合阳县人,合阳线腔戏“冤仇派”代表人物之一。他嗓音洪亮收放有致,最拿手的戏“三箱二楼金琬钗”《蝴蝶杯》《槐荫树》《普救寺》《谪仙楼》《苦节图》等。演小旦绰约缠绵,扮小生风流蕴藉,唱正生慷慨激昂,唱正旦声情并茂,唱净悲凉雄浑。
    刘毓中(1896—1982) 字毓秀,陕西省临潼县人。刘毓中幼年务农,后在杂货铺当学徒。1912年考入陕西易俗伶学社,随师父李云亭学习须生,是该社第一期学生中佼佼者。能演剧目300余出。1922年从武汉演出归来不久,带头组织学生自治会、闹学潮、争民主未能如愿,与苏牖民、王安民先后离开易俗社去武功秦中社主演。1929年改秦中社为秦钟社迁三原,得三原籍戏剧活动者刘尚达、李瑞阳协助,又得新本乡军佐李定五经济资助,与父刘立杰担任社长,除主演、教练外,又招收刘易平(裕秦)、李琼钟、崔晓钟等一班学生学艺。由于军阀混战、社会不宁,从三原迁到西安不久倒闭。他又到了甘肃天水创办了新声社,招收了张新华、梁新桂等一班学生,聘请易俗社同学秦辅华、路习易、高致中、韩佐国等为教练,仿照易俗社方法办社,排演易俗社新创剧目。剧社艺业兴旺,唱红天水,又巡演到兰州、陇西、陇东和宁夏。1948年剧社倒闭,他回陕在晓钟社、陕西省戏剧专修班及上林社、新民社、明正社演出并任教,后重回易俗社任教至西安解放。1951年参加西北第一届文代会,1952年参加西北演出团去北京为全国第一届戏曲会演献演《卖画劈门》白茂林一角,获表演一等奖。京剧艺术家梅兰芳书赠条幅“继承父师的优良传统,发展了秦腔的表演艺术,这对下一代的教育和培养有极其密切的关系”。戏剧家欧阳予倩为他亲题:“汉上聆高艺,重逢卅六年”诗词;京剧须生表演艺术家马连良称他为“衰派老生一绝”。刘毓中在秦腔须生行当中正生、老生、靠甲、道袍、箭衣各戏俱能,他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性格鲜明的舞台艺术形象,诸如刚愎自用的项羽,潇洒儒雅的李白,苍劲坚贞的刘志明、白茂林,威武凛然的伍员、石达开以及电影艺术片《三滴血》中的周仁瑞,《火焰驹》中的黄璋等。秦腔理论家王绍猷在其所著《秦腔记闻》中评价:“刘毓中,刘立杰长子,文武做打,青出于蓝。饰《宁武关》之周遇吉、《韩宝英》之石达开、《段桃娘》之项羽、《双诗帕》之李白,其他如《烙碗计》《日月图》《周仁回府》《伍员逃国》等,驰名于关西陇东。”刘毓中在花甲之年扮演了《红梅岭》中冷大爷,在《社长女儿》《山村新风》《海港》《沙家浜》中扮演现代人物,他多次获得陕西省、西安市会演一等奖。1989年获中央文化部颁发的西北片唱片金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选为全国、省市文代会代表,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剧协理事,陕西省剧协副主席、顾问,陕西省政协常务委员,陕西省民盟常委和文艺支部书记,省市文联常务委员、副主席。1960年任西安市秦腔剧院副院长兼西安易俗社社长。1958—1959年两赴北京及巡演13省市。“文化大革命”中遭受残酷迫害,后强迫退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给予平反昭雪,后任西安易俗社顾问。1980年12月由杨公愚、雷振中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81年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文化局、陕西省电视台、陕西省秦腔研究会、西安易俗社举办了刘毓中艺术生涯70周年纪念会,并拍了《秦腔艺术家刘毓中》电视艺术资料片。1982年7月突发脑溢血,在西安病逝。
    王淡如(1899—1974) 陕西西安人。曾任《新秦日报》编辑、《大公报》驻西安记者。1943年创办长安书店,自任经理,1961年任陕西人民出版社三编室副主任。先后创作秦腔剧本《东郭救狼》《吕母起义》《蔡伦》《二巧离婚》等,改编传统剧目《辕门斩子》《铡八王》《打金枝》等。在长安书店十年间,出版各种戏曲剧本500多种。系陕西省政协委员、西安市人大代表、民主同盟陕西省委员会文艺支部负责人。
    朱宝甲(1897—1977) 陕西临潼人。自幼酷爱秦腔音乐,倾心于他人吹拉弹唱,后来西安专业班社拜师求艺,得高手指教掌握了操鼓技艺,闻名乡里。先后在忠义社、景民社、秦钟社、三意社和裕民社任鼓师。1942年冬随裕民社到达延安,集体参加了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民众剧团创作排练的现代戏《血泪仇》,是他给演员一板一眼地教唱并操鼓伴奏的。1944年音乐工作者安波来到民众剧团,经他传授,纪录整理出一部《秦腔音乐》(20世纪50年代上海海燕书店出版)。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返乡探亲,因解放战争爆发,滞留家乡。解放后他担任本县雨金乡第一任乡长。1951年民众剧团在西安扩编为西北戏曲研究院,1953年被调入研究院演员训练班任教,兼乐队队长。他培养成才的学生有姚玲、马凌元、翟志忠、张启瑞、翁国忠、常志信、张志文等。
    沈和中(1900—1966) 陕西西安人。陕西易俗社第一期学生,1915年5月毕业,工小生。1921年8月,在汉口山陕会馆与刘箴俗合演的《女大王》,备受欢迎,称“唱做俱佳,珠联璧合”。之后,又演出《吕四娘》《三滴血》《青梅传》等,刊评他“喉润腔圆”“落落大方,有书剑飘零之概”。1922年6月,离开易俗社,到西北各地演出。1937年在兰州成立中兴社两年之后,剧社被勒令停演,他又到临洮、平凉、西宁演出,备受艰辛。解放后,他在河西走廊参加土改,并赴北京、朝鲜慰问演出,1957年被错定为右派,1960年平反,调甘肃省戏校任教师。后患吐血症,于1966年12月病逝兰州。
    谢德龙(1900—1983) 乳名谢新娃,陕西省渭南县人。少年时,跟渭北一带碗碗腔名老艺人参苗子、齐喜、王蔓、一杆旗、朱哼等人学艺。他声韵俱佳,弹得一手好月琴,群众赠他“红菊花”艺号。建国前,在渭北一带演出,随后在华县领班唱戏,1952年参加了西安德庆皮影专业班社,“文化大革命”开始被迫停演。他的净角道白被认为无人可及,擅生、旦、丑各类角色。1956年11月举行的陕西省皮影、木偶戏观摩演出大会上,谢德龙演唱《火焰驹·打路》,荣获表演一等奖。谢德龙协助有关单位,将流传在民间的碗碗腔皮影戏,加工整理,搬上了大戏舞台。他曾担任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陕西省广播文工团艺术顾问。他整理了历史剧《虎皮传》《莲花计》《八义图》《金琬钗》《猪八戒招亲》《女巡按》等剧目,并创作了现代戏《宝娃参军》《好保管》《婆爱媳》《好媳妇》。他还将《白毛女》《三世仇》《血泪仇》《朝阳沟》等现代戏移植成碗碗腔演出。长安书店还将他写作的《大闹天宫》《碗碗腔选集》公开出版。他还向王依群、周志传授了不少碗碗腔音乐唱段,经王依群记录整理成《碗碗腔音乐》。他率领剧社在甘肃省兰州市演出时,甘肃省省长邓宝珊亲自会见了他,并亲手赠给他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条幅。他曾任西安市皮影社社长、西安市政协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陕西省分会理事等职。
    王敬一 生卒不详。陕西富平人。字小屏。清末民初,任武功县钱粮科经承。自幼酷爱曲子,善打板鼓,嗓音带沙,音调韵味十足。从清光绪乙未年(1895)始至清宣统庚戌(1910)年孟冬编撰了曲子集成《羽衣新谱》及续编共8卷。给研究陕西曲子提供了宝贵资料。
    黄兆梅 生卒不详。陕西“西府曲子”艺人。清末秀才,民国初年在县衙任职。自幼酷爱曲子,从师郑筱斋(“西府清曲”先辈),研究清曲,能编会唱。精通三弦。曾任“凤翔清曲艺术研究社”社长。编写了《花秋风》《花蝴蝶》等,群众称他“曲子学台”。
    吴恩谦(1900—1975) 陕西华阴人。15岁学艺,走江湖卖艺为生。能演唱120余本曲目,其中《祭灵》《观阵》《投朋》《单刀会》等最受欢迎。1952年陕西广播电台录制了他的眉户唱腔《东路眉户唱腔及伴奏》,后由长安书店出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被聘为陕西省眉户剧团、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西安歌舞剧团(现名陕西省歌舞剧院)、甘肃省戏曲学校眉户唱腔教员。
    马平民(1900—1946) 陕西省永寿县人。1913年入陕西易俗社学艺,工丑角,演戏近百出,各类文丑俱佳,为人斯文静雅,彬彬有礼,人称“马博士”,与刘箴俗、刘迪民、沈和中、路习易、苏牖民有“六君子”之称。他的拿手好戏有《蝴蝶杯》(董威)、《群英会》(蒋干)、《玉虎坠》(贺其兼丫环)、《看女》(乡下妈妈)。他刻苦学习,留心观察,善于模仿,不断创新,全身都是戏。他在旧社会生活困顿不堪,仅有一小女,系抚养。1946年穷困而死,家中仅存一条破被。一代名伶,如此而终,令人扼腕。
    尚小云(1900—1976)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四大名旦”之一,名德泉,字统霞。直隶(今河北)南宫人。其父曾任清廷蒙古那王府总管。光绪二十六年(1900)父病故后,家产毁于战乱。1907年迫于生计,母亲送小云入三乐社科班学艺,初习武生,后改老生,再改青衣。拜孙怡云为师,1941年北京《国华日报》为京剧开展“童伶竞选”,他被评为“第一童伶”。1917年再次赴沪演出。应正工青衣,同台先后有杨小楼、谭小培、荀慧生配戏,声誉鹊起。1924年2月,北京《顺天时报》评选京剧名演员,他与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一并入选被评为京剧四大名旦。1936年他卖掉房屋办起“荣春社”科班,至1948年,先后培养学生500多名。1950年5月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了尚小云剧团。1959年,尚小云应中共中央西北局、陕西省委省政府邀请,离开北京扎根古城西安,组建了陕西省京剧院并任院长。他除正常演出外,还为培养接班人倾注了大量心血。从1961年到“文化大革命”前夕,他先后赴太原、邯郸、昆明、济南、青岛等地,讲学收徒,为京剧、秦腔、蒲剧、河北梆子等剧种培养演员700多人。“文化大革命”中,他备受摧残,1976年4月19日病逝于西安。1980年10月30日文化部在北京召开“尚小云先生追悼会”。邓小平、彭真、乌兰夫、习仲勋、杨尚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送了花圈。尚小云曾任陕西省政协常委、中国剧协、陕西省剧协常务理事、陕西省艺术学校艺术总指导等职。
    汤涤俗(1900—1967) 陕西扶风人。易俗社第三期学生,工丑兼刁泼彩旦。代表剧目有《白先生看病》《纂卦骗人》《卖蛋》《双愚记》《写白信》等。他的唱腔有独唱、说唱结合、唱中加词,生动活泼。以“活动发辫”“活动眉毛”“冷眼”特技称绝。与苏牖民、马平民共享“酥麻糖”(三姓谐音)之誉。曾任西安市政协委员。
    刘光华(1901—1981) 陕西蓝田人。三意社第一期学生、工正旦。1938年与阎国斌等人组建集义社,任外交联络、社长。1947年以他为社长、王伯谋为董事长、何振中为理事长,成立了尚友社。建国后他继任社长,相继聘请康正绪、王玉琴、李爱云、华美丽、傅凤琴等,培养了刘茹慧、王君秋、广雪琴等两班学生,使尚友社成为有影响的剧团之一。
    李艺才(1901—1968) 陕西洋县人,10岁在高原寺王忠福办的桄桄木偶戏“艺”字科班学戏,1958年任洋县木偶剧团团长,1959年8月,陕西省戏曲会演荣获二等奖。1964年他用明棍表演技巧,演唱现代木偶剧。“文化大革命”期间受迫害致死。他木偶操纵技巧高超,生旦净丑皆能,动作洒脱,表现人物细致入微,深受群众喜爱。
    刘尚达(1901—1985) 字德三,陕西省三原县人。启蒙于朱佛光先生,深受其民主自由思想启迪。1 912年,随二舅父徐朗西赴上海就读于叶诚衷小学。1918年毕业于三原高小。1919年,在五四运动影响下,随魏野畴、王绶金到北京,旋即赴天津考入南开学校。在津学习期间,接受马克思主义,多次参加学生运动,抵制、焚烧日货,在租界口示威游行,为邓颖超主办的“觉悟社”校刊投稿,并参加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参加“天津南开学校陕西同学会”。1922年春,与武止戈、屈武等创办《贡献》月刊,宣传进步思想和教育革命。在魏影响下,他阅读《新青年》等进步书刊。1922年底,经杨钟健介绍,参加了旅京陕籍学生进步社团“共进社”,先后在《共进》上发表小说、诗歌、专论和时评10余篇,抨击黑暗社会,唤起民众,追求光明。1926年,从南开高中毕业,李子洲召他赴绥德第四师范教书,并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刘尚达奔丧归家,到虢镇二中任教务主任兼国文教员。他利用每周“总理纪念周”集会时间,领唱《国民革命歌》,编了《不平等革命歌》《总理革命歌》。不久,他被特务列入黑名单,遂逃到北京,从此与中国共产党组织失去联系。1928年秋,考入国立北平大学艺术学院戏剧系,与同宿的张寒晖成为莫逆之交。戏剧系先后办有系刊《戏剧系》和《戏剧与文艺》,刘尚达常在系刊和《世界日报》《晨报》上发表提倡话剧的文章。1930年1月,由熊佛西介绍,他在河北省民众教育人员养成所兼任戏剧教员,他编著的《戏剧概论》,曾由该所刊印,以后的教员便沿用了这本教材。同年9月至1931年底,刘尚达应三原县省立第三中学校长张耀斗(共进社员)之聘,担任该校事务主任及训练委员会常务和英文、国文教员。他着力开展爱国话剧活动,组织起陕西第一个话剧团——双星剧团,排演了南开学校时由周恩来参加编剧的《新村正》、郭沫若翻译的《法网》、熊佛西的《一片爱国心》《醉了》等独幕话剧,并应邀到西安公演,开创了陕西话剧艺术的先河。1932年2月,刘尚达任陕西省教育厅社会教育科科长,教育厅长李寿亭又委他兼省立第一民众教育馆馆长。他当即电约张寒晖来陕协助,他们拟定了民众教育馆“七大教育目标”和“七大事业活动”,在馆中成立了“民众剧社”。他们排演了宣传抗日话剧《一片爱国心》《最后一课》《撤退赵家庄》等,同年2月至1936年底,刘尚达在二中担任教务主任、国文教员,兼二中课余剧团团长。1936年参加了“西北教育界抗日救国大同盟”,公开组织了“西北教联”,与车向忱、何寓础、余达夫合写了《国难教育方案实施办法》,这个《办法》后来成为陕西省教师训练班教材。他参与了陕西易俗社的秦腔改革,并担任戏剧教员,协助长安县成立“长安民众剧团”,组织二中课余剧团执导排演了洪深的《五奎桥》、欧阳予倩的《屏风后》、果戈理的《巡按》、莫里哀的《伪君子》等剧目。1936年10月,日本进攻绥远,刘尚达即组织二中剧团在阿房宫剧院,为绥远抗日前线的将士义演募捐。为配合抗日,在二中操场演出了抗日戏剧《鸟国》,形式新颖,振奋人心,轰动全城。刘尚达兼任“民众剧团”导演,促成了西安话剧舞台上的男女合演。为西安学联组织的“西安师范学生剧团”导演了《走私》《赵家店》《本地货》等剧。1936年12月下旬,刘尚达又被任命为省立第一民教馆馆长(后改为“西安民众教育馆”)。在馆里举办“抗战宣传周”。1944年任泾阳中学教务主任兼国文教员。在泾阳,他又组织了“青年剧社”,导演大型话剧《万世师表》,1946年初应邀到三原公演,轰动全城。1945年,杨明轩介绍他加入地下“民主同盟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刘尚达先后担任了西北军政委员会、西北行政委员会文教委员会委员;西安市第一、二、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人民政府委员,市文教局副局长,市文化局局长,市文联主任,市电影戏剧协会主任,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对外友协西安分会理事,政协西安委员会第二、四、六届委员,民盟陕西省委员会委员。反右斗争中,被错划为右派,“文化大革命”中备遭不公正待遇,1979年底,始得彻底平反。此时,他担任了西安市文化局顾问,西安市第八、九届人大代表和两届人大常委会委员。1985年1月17日,因脑溢血逝世。
    左 明(1902—1941) 原名廖宗岱,又名廖作民、廖新,号菊阳,又号左明。出生于陕西南郑县法慈院一个书香世家,对家乡戏汉调二黄甚感兴趣。1920年考入汉中联立中学,受陈独秀《文学革命》、胡适之《文学改良刍议》等启发。1924年5月15日,入上海浦东中学补习后入上海大学学习。加入汉中旅沪同乡会。1924年9月28日被选为《汉钟》月刊副编辑,在《汉钟》上撰文《致弟弟抚民的信》《秋风》《祈雨》《汉中的我》《汉中军费之摊派》等,揭露军阀刘存厚、吴新田在汉中巧取豪夺,增派捐款的罪行。后入北平国立艺术专门学校学习,同王瑞麟成为熊佛西的高足。1926年1月,田汉等人筹建南国艺术学院,左明、陈明中等为之四处奔走。4月9日,60名南国师生在杭州首次公演文艺节目,轰动全市。后从南京又返上海,参加了何挺颖组织的新汉社,编发《新汉》揭发阮贞豫在汉中的统治罪行。1926年同张寒晖在北京参加“三一八”示威游行,组织了南国第一个红色话剧团体“五五剧社”,研究戏剧运动。1927年参加了《断笛余音》的演出和摄制,并参加“艺术鱼龙会”巡回演出。这时南郑廖氏嗣得知左明在上海已是名伶,家庭就断绝了给他的经济资助。他一气之下舍去廖姓,直呼左明。他和田汉、洪深、欧阳予倩、周信芳、唐槐秋、陈白尘、吴作人、唐叔明等同仁巡回于南京、广州、厦门、无锡等地演出。他既是编剧、导演,又是演员。后来他同陈凝秋、陈明中、赵铭彝为戏剧界的新秀,人称他们是田汉的“四天金刚”。人称他“小丑”“左老板”。他的剧作《到明天》《夜之颤动》,在舞台上塑造了工人阶级爱国的高大形象。
    1929年左明、郑君里、周起应(周扬)、吴作人、赵铭彝、陈白尘等17人首创“摩登社”,成为上海各大中学剧团和戏剧运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左明编辑了《中国学生》《学校运动戏剧专号》,由上海良友图书公司出版,摩登社和上海戏剧界组成了上海戏剧界联合会。田汉《我们的自我批判》中说:“……以上的文章,是从左明君在《南国》第一期上所写《一致及其前后》摘录下来的。……可以看见我个人在剧作的转实之机……”1930年,左明为左翼剧联成员之一。1934年左明、宋之的、赵铭彝等组织“新地剧社”(后改为“大地剧社”),冲破阻挠去南京演出。他深入工农,和曹雪松编导了无声电影《王先生的秘密》《王先生过年》。1935年由吉星影片公司摄制,左明编剧,吴文越执导了《难姊难妹》《年年明月夜》两部有声电影故事片。1937年左明编导的《母亲》《王先生奇侠传》、《王先生生财有道》3部有声片,由天一影片公司在香港等地发行。左明还先后写了《王八蛋才逃》《大义灭亲》《军火船》《神枪手》《农村曲》《爱国一片心》《中国进行曲》等团结抗日的话剧、歌舞剧,汇编了《左明剧作选》。日本记者泽村辛夫在东京《每日新闻》上对沪、京抗敌文化运动所作的长篇报道,由周起应译出,在摩登社成都分社的《现代戏剧》首期发表。
    1937年7月28日上海文艺界抗日救亡协会成立。同年8月剧作者协会成立,组织抗日救亡演剧队,左明任第五队队长。他和王素、张平等30多位抗日文艺宣传队员从苏州去蚌埠、开封、郑州、西安义演。1938年7月27日到汉口,受到中国全国文艺抗敌协会理事冯玉祥的赞扬。同年夏,演剧队在西安演出,被三十八师董钊部包围,左明被捕,经八路军办事处营救脱险,后遂去延安参加鲁迅艺术学院的筹建,并负责鲁艺戏剧系工作。
    1939年深秋,左明回汉中为“鲁艺”选招学生,途经宝鸡又遭特务尾随,不便公开行动,即去乐育中学教学,在学校中共地下党员王玉琴等协助下创作了话剧《中国进行曲》,并带领学生去法慈院、上元观、牟家坝山村演出。1940年汉中当局清剿进步人士,左明被迫沿米仓道经嘉陵江到重庆北碚,加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北碚分会,他与赵清阁、安娥、田汉、阳翰笙、夏衍等在北碚从事创作,因所患肺结核进入第三期,他在赵清阁、安娥、应云卫、田汉的照护下得到了周恩来资助,返回南郑县牟家坝,由妻子黄亦新照料。左明在病榻上写了5幕8场话剧《爱国一片心》,最后一场尚未落笔就与世长辞。
    沙可夫(1903—1961) 原名陈维敏,字树人,号有圭。曾用名微明、明、克夫、古夫、陈冥、冥冥、窈窈、萨柯。浙江海宁县钱塘江新仓镇人。1910年读小学,1920年入上海南洋公学附中读书。受五四思想影响,于1926年在法国留学时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秋入莫斯科孙中山大学学习,学校老师给他取名(俄文)亚历山大·阿列克赛·沙赫夫。此后人们始称现名。1932年从苏联回国后不久奉命来中央苏区,1933年7月任中央教育人民委员部副部长兼艺术局局长。1937年10月离开上海到达延安,同年11月负责延安新华通讯社工作,领导外电翻译和广播编辑业务,同时与朱光、吕骥、左明等筹备在陕北公学开办艺术培训班。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1938年,他主持创建鲁迅艺术学院,起草《创立缘起》,阐明建院宗旨:“艺术——戏剧、音乐、美术、文学是宣传鼓动与组织群众最有力的武器;艺术工作者——这是对目前抗战不可缺少的力量,因之培养抗战的艺术干部,在目前也是不容稍缓的工作。”并邀清毛泽东、周恩来、林伯渠、徐特立、成仿吾、艾思奇、周扬等为发起人。1938年4月10日,鲁迅艺术学院在延安正式成立,他被任命为副院长(院长暂缺)、党组书记并兼任教务处处长。他讲授世界美术史、苏联文艺、美术概论等课程。在他创作的鲁迅艺术学院院歌(吕骥曲)中,对办学目的与方针作了明确的阐述。1939年7月,他奉命率延安鲁迅艺术学院一批教学人员去晋察冀边区华北联合学院,即任院长。他还兼任中共中央北方局文化工作委员会书记和晋察冀边区文联主任,解放战争期间,继续担任华北大学文艺学院院长,兼任华北大学文艺部主任、华北人民政府文化艺术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沙可夫多才多艺,早年去法国学习音乐,在苏联留学时就创作了多幕话剧《明天》。他唱歌、跳舞、弹钢琴、拉小提琴、指挥合唱队、导演排戏、写诗、翻译样样拿得起放得下。到苏区后写了《我——红军》《谁的罪恶》等8部戏剧,组织排演了歌舞剧《送郎当红军》。为20多首苏区民歌填词,为苏联革命歌曲译词,为鲁迅艺术学院实验团写了团歌(吕骥曲),为鲁迅艺术学院写了院歌(吕骥曲)。1939年11月用三天三夜的工夫写出了宣传党的统一战线的多幕话剧《团圆》。1935年出任中央戏剧学院第一副院长、党委书记。1961年病逝。
    张寒晖(1902—1946) 乳名全子,学名张兰璞。河北定州西建阳村人。寒晖中学时,受五四运动影响,演出反对卖国贼的新剧,被学校开除。1920年考入北京私立电气工业学校,1921年在北京邮政总局当邮务生。1922年考入北京私立文艺戏剧专门学校。1923年该校被查封,又考人民国大学法科。1924年夏,辍学回乡,在定县第十高小任教。1925年夏,考入国立北京艺术专门学校,10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后转为共产党员,负责工业学校工人俱乐部的工作。大革命时期,加入国民党,领导北京青年俱乐部。1926年,和左明组织第一个红色话剧团——五五剧社。1927年4月,回家乡隐蔽,创作小说《蓝布衫》。1928年6月,赴北平大学艺术学校戏剧系深造,提出话剧地方化和开创方言话剧等主张。他留校任教一年,因宣传革命艺术观被解聘。后加入北平“左联”组织剧社。1931年在河北省立第七师范任教。同年夏,回定县,任县职业学校教导主任。九一八事变后,寒晖以歌曲为战斗武器,利用古老的军歌《三国战将》曲调,填写歌词声讨日本侵略者的野蛮行径。1932年2月,寒晖应邀到西安,任陕西省第一民众教育馆总务主任。和刘尚达组织西安早期话剧团体——民众剧社,编导陕西省方言话剧《不识字的母亲》,组织流动图书文库,举办展览、演讲、游艺大会等群众文化活动。后抱病回到定县,继续创作抗日文艺作品。1936年夏,寒晖再次来陕,在西安二中任教,和刘尚达组建“西安实验剧团”,发表《歌谣概观》,导演话剧《鸟国》,谱写全部插曲。他还根据中共东北特委的指示,常到东北大学和东北新村从事抗日救亡的宣传活动,结交许多流亡到西安的东北朋友,倾听他们的控诉。他的脑海一次又一次地显现起东北同胞的凄惨情景,经过多少个不眠之夜,谱写成《松花江上》这支名曲。《松花江上》的歌声很快传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西安事变后,寒晖任东北政治部宣传游艺股长兼“一二·一二剧团”团长,率剧团到部队演出,东北军被“东调”出潼关后,寒晖谱写《士兵怀念司令歌》,为被蒋介石无理扣押的张学良将军鸣不平:拿起枪来想起司令他……为了祖国犯了什么法。……司令你回来吧!我们需要你领导,解放民族打回老家!……寒晖创作的宣传抗战的剧本遭到禁演,但他并不灰心,又编写了《前进曲》。七七事变后,他回到西安任教,为西安实验剧团导演《春风秋雨》,谱写《抗日军进行曲》。1937年秋寒晖加入“西安市教师联合会”和“西北教育抗日救国大同盟”,和李敷仁创办《老百姓报》。当时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进行的华北游击战捷报频传,他创作了节奏明快、感情豪迈的歌曲《游击乐》:肩上挎着枪,手榴弹挂胸膛,……前进!好似猛虎下山冈。1938年初,日寇炮火威逼潼关,寒晖组织“学生大荔宣传团”,赴前线慰问,触景生情,创作歌曲《于吗要悲伤》(又名《回答松花江上》)。7月,他参加了“西北教育界抗日救国大同盟”代表大会,当选为第二届执行委员。他应东北爱国教育家车向忱邀请,到西安东北竞存中学兼课,学校迁到凤翔县纸坊街后,他任该校教导主任。中共竞存特支成立后,任特支委员兼教师支部书记。他创作了《老百姓抗日歌》《竞存中学校歌》《云雾里》等10首歌曲,还特地谱写《纸工歌》。1941年秋,寒晖奉命撤退到中共陕西省委驻地耀县照金,化名韩元,在省委机关做经济工作。他协助县纸厂试制马栏纸成功,还送到延安展览。1942年4月,寒晖任陕甘宁边区文协秘书长、中共党总支组织部长兼文协大众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参加中共中央召开的延安文艺座谈会,会后领导西北文艺工作,民众剧团和边区艺校的创作和演出。1944年,到华池县(甘肃省)城壕村蹲点,开展识字运动,搜集《磨炒面》等民歌。1945年,寒晖任陕甘宁边区戏剧委员会委员,担任文协生产委员会主任,率队到李家渠开荒。他以新的激情和节奏,创作《军民大生产》歌曲,遂即流传到各解放区。他还配合陕甘宁边区选举工作,创作秧歌曲《从心里看人》,歌剧《爷台山大战》和曲剧《太平车》。1946年3月11日,在延安逝世。
    李有源(1903—1955) 陕西省佳县人,《东方红》歌词作者。小时靠外婆帮助,上了三个月冬学。1909年陕北大旱,庄稼颗粒无收。他借一头毛驴,赶脚维生。他驮盐到山西,被阎锡山军队连牲口带盐抢走,他到山西给一家地主揽工。1935年10月,毛主席率领中国工农红军到达陕北,他从山西回到家乡。同年冬,编出第一首新民歌:“千年铁树开了花,穷人翻身当了家,毛主席领导咱闹革命,昔日牛马坐天下。”后来,他认识了佳县县委事务秘书兰川升,每次进城,都到兰秘书的窑里看书报,谈时政,把学到的新知识讲给群众。把身边的事情编成秧歌词,交给秧歌队演唱。1942年春节,大生产运动开始后,他编了两首新秧歌:“共产党好,毛主席好,他是人民的好领导,一来就把生产搞,亲自上山把荒掏。三山低,五岳高,毛主席治国有勋劳,边区办得呱呱叫,老百姓颂唐尧。”同年冬一个早晨,他天不亮就拾满两筐粪,坐在山坡上休息,见一轮红日从东方升起,照亮了陕北的黄土高原,也温暖了他的全身,他触景生情,联想到毛主席号召“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开展减租减息、大生产运动,看到一条大标语:“毛主席是中国人民大救星”。就编成了新歌词《东方红》,遂交侄儿李增正(张家庄有名的闹秧歌“伞头”)演唱。从此,这首《东方红》歌词“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是人民大救星。”就在附近农村流传开来。1943年冬天,边区政府号召佳县农民移居延安一带开荒种地。佳县组成了70多人的移民大队,李增正担任副大队长,李有源又编了几段鼓励移民南下开荒的新词。1944年春节过后,李增正带领移民队向延安出发,《东方红》这段词又作为移民歌的第一首歌,在南下途中,普遍传唱。他还编有《减息减息》《变工队》等剧本。1946年8月,胡宗南军队进犯佳县,李有源一面动员群众搞好生产支援前线,一面冒着炮火给战士送饭送水。1952年冬,李有源以农民作者的身份,应邀参加绥德专区文艺工作者代表会,后又被邀请出席陕西省文艺创作代表大会。他即席赋歌:人民高,人民贵,人民参加文代会。人民的意见最宝贵,人民的江山万万岁。这次文代会上,应大家要求,李有源介绍了他创作《东方红》的经过。1953年,在农田水利建设中,李有源编了《打坝歌》:“远山高山森林山,近山低山花果山,沟壑打坝聚九潭,山沟一片米粮川。”1955年4月3日,李有源病逝,享年53岁。人们尊敬地称他为“人民歌手”。
    荆永福(1903—1969) 陕西省西安市人。出身于音乐世家。10岁随父荆贵荃(著名秦腔乐师,陕西易俗社1912年成立时的首任音乐掌班,主掌领衔乐器二股弦)学艺,吹、拉、弹、打,文武不挡。能熟练地演奏打击乐精华《十样景》(又名“十番”)《湖广锣》《暴落锤》《南瓜蔓》《闹元宵》等开场锣鼓。他继承秦腔曲牌300余首(套),除秦腔舞台上使用的曲牌外,还有弦乐套曲《五更奏》《打莲香》,有笙管套曲《关公斩孤》《许田射鹿》《万道金光》《五子夺魁》《荡花船》等。20世纪30年代他同胞弟荆生彦(著名琴师)为李正敏伴戏,一文一武,左右逢源,三位一体,深为时人赞许。他先后在正俗社、易俗社、正义社、大华社、平乐社任鼓师,曾为《五典坡》《白玉钿》《黑叮本》《玉虎坠》《黄河阵》《下河东》《大报仇》《铡美案》《游西湖》等百余出剧目操鼓。1952年受聘在西北戏曲研究院演员训练班(后更名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附设戏曲学校)任教。他艺高不压人,技精不守旧。在他的教授下,他的学生马凌元、慕家璧记录整理出7个开场锣鼓,70多首板头铜器点,150多个单独动作铜器点,并汇编成《秦腔打击乐谱》(1960年长安书店出版发行),成为秦腔音乐最早的和较为完整的打击乐文字资料。他操鼓激情同剧情水乳交融,鼓点击出花实并茂、激发演员进入角色,欲喜而笑,欲悲即泪。
    徐碧云(1903—1968) 江苏人。新中国成立后应西安狮吼剧团樊粹庭之邀从上海来西安,排演了首出豫剧《陆文龙》(全本)博得观众好评。导演的豫剧《王佐断臂》1956年获陕西省首届戏剧观摩演出一等奖,《打焦赞》获导演二等奖。1964年元旦陕西省京剧院成立,他任第一任副院长。亲自向学生传授武旦、花脸、花旦表演技艺,为京剧艺坛培养的人才有陕西省京剧团的王丽华、南京的醉丽君、湖南的姜小云、湖北的张慧秋、东北的毕谷云均属名流。
    樊粹庭(1905—1966) 原名樊郁,河南省遂平县潘村人。从小爱戏成癖,1919年不顾父亲训斥和老师劝阻,与几位喜爱文艺的同学组建起国剧(京剧)队,并亲任队长。每到节假日,开台上演京剧,樊曾扮演过《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里的诸葛亮,《捉放曹》中的陈宫,《搜孤救孤》中的程婴。1929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并取得文科硕士学位,嗣后应邀在河南民众师范学院担任戏剧课教师,翌年,又兼任河南省教育厅社会教育推广部主任。1934年,河南省教育厅接受樊粹庭关于“破除陈规,改良豫剧”建议,成立了豫声剧院,樊任院长。从此他专心致力豫剧事业,广纳四方名演员,废除班社陈规旧俗。他得知陕西易俗社管理、创作名列全国前茅,便亲赴西安进行考察,把《三回头》《柜中缘》等几十个秦腔折子戏,移植成豫剧演出,轰动了开封。从1935年到抗日战争爆发前夕,他先后创作了具有反封建、反邪恶、反汉奸和爱国主义思想的《柳绿云》《凌云志》《三拂袖》《涤耻血》《霄壤恨》《花贞花》等几十个大本戏。京剧“四大名旦”之一程砚秋在开封看了他的演出后,登门拜访称他老师,并把剧本带回北平。七七事变爆发,时局动乱,樊领导的豫声剧院被迫开始了流浪生活。抗战开始后,樊粹庭把豫声剧院更名狮吼旅行剧团(取的是“醒狮怒吼”之意)。1938年4月,日本侵略军占领开封,他带着陈素贞和赵义庭等十个演员逃往南阳马山口,住在破庙里,招集旧部,继续编戏、排戏,流动演出。他创作出《克敌归荣》《好妻子》《巾帼侠》等爱国主义剧本。日本侵略者步步逼进,河南很难立足,他率领全体成员于1939年7月底流落古城西安。狮吼旅行剧团依靠行当齐全、功底扎实的演员阵容、进步健康的优秀剧本立住了脚。屡因所编剧词触动当权派的黑暗面,引起当局不满,造成剧团难以为计。樊粹庭从河南逃荒流落西安的难民子弟中,招收了50多名儿童,成立起狮吼儿童剧团,并多处聘请京剧名家加紧培养。同时,积极编写和改编了适合儿童演出的《梦香屏》《歼毒记》《金山寺》《雷峰塔》等剧目。建国前夕,樊粹庭领导的西安儿童狮吼团,已成为誉满西安、驰名西北的文艺团体。他不满国民党反动统治,经常抨击时弊,西安解放前夕,曾被国民党反动派关进钟楼地下监牢,后来得到中国共产党地下工作同志(陈子敬)营救,才出狱回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樊粹庭满怀激情,先后创作《一斤粮票》《再生铁》《法网难逃》《吕四娘》《杨柳村》《奶头山》等反映镇压反革命、“三反”“五反”和土地改革的优秀剧本。1955年,他去北京编剧讲习班深造后,又编写了《王佐断臂》《扬满堂》《雷振海在征北》《水工郑国》等优秀剧目。《王佐断臂》一剧,在1956年陕西省第一届戏曲会演中,获剧本改编、演出、导演一等奖。他曾任第一届西安市人大代表、第二届西安市政协常委、第三届陕西省人大代表、陕西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西安市文联副主席等职。“文化大革命”前夕,古装戏被赶下舞台,樊粹庭也被斥为“右倾落后”,“单纯业务观点严重”,被迫离团回家,1966年1月1日病逝。他一生共创作剧本37部,改编剧本21部。有《樊戏集》传世。
    刘芝明(1905—1968) 原名陈祖謇,辽宁省盖平县人。1929年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在日本接受了马列主义,同年回上海参加革命,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做地下工作时期,历任东北同乡救国会会长、上海反日救国联合会理事、中国领土保障大同盟党团书记。1933年在上海被捕,判刑十年。七七事变爆发后,经周恩来与反动当局交涉,于1937年获释出狱。抗日战争时期到延安,任中共中央党校教务处主任、党校三部主任、延安平剧院院长等职。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后,他积极组织并领导中央党校俱乐部同志,创作演出平剧(京剧)《逼上梁山》(杨绍萱、齐燕铭编剧),深受党政军各界人士欢迎,毛主席热情赞扬这出戏是“旧剧革命的划时代的开端”。1944年7月,又同延安平剧研究院的齐燕铭、任桂林、李伦、魏晨旭创作了平剧《三打祝家庄》。毛主席称赞“继《逼上梁山》之后,此剧创造成功,巩固了平剧革命的道路”。从抗战胜利到全国解放初期,先后任中共鞍山市委书记兼市长、安东地委副书记、辽东分局宣传部副部长、东北局宣传部副部长、东北人民政府文化部长、东北文联主席等职。1949年7月,参加第一次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主持并参加了京剧《雁荡山》《美人计》、评剧《小女婿》和话剧《在新生事物的面前》的创作。1953年后历任中央文化部副部长、全国文联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戏剧家协会常务理事等职。发表了《繁荣与发展新歌剧》《大胆放手解放戏曲剧目》《为创造社会主义的民族的新戏曲而努力》等文章和讲话。1968年3月6日逝世。
    杨觉民(1905—1968) 陕西省西安市北郊杨园坊人。陕西易俗社第三期学生,初习丑,后习而工鼓,师承胡鸿正。吸收京剧锣鼓经特点扩展技艺。易俗社上演的百余本新编剧目及演出的京剧和昆曲大都由他司鼓,他底锤晰,锤法细腻。司鼓被评为“点点调皮,入情近意”,多年司鼓,德艺俱佳,一改“紧则抽断筋,慢则挣破肠”的旧,陋习。每司鼓同演员配合默契,演员称之为“觉哥”“觉老”。1952年,他为陕西赴京代表团司鼓,参加全国第一届戏剧观摩演出,秦腔名伶李正敏称他是前所未有、有创造性的击鼓专家。曾任易俗社音乐部主任、广告部主任,兼任学员班打击乐和书法教学。他培养的打击乐人才有吴雄志、李天华、梁建国、魏镐京等。20世纪50年代末被选为省人大代表。1968年逝世。
    谢茂公(1906—1971) 陕西三原人。1949年5月西安解放后,任西北曲艺改进会执行委员。1951年10月列席全国政协一届三次会议,受到毛泽东主席接见,并为他签名留念。周恩来总理称他是党的宣传员。1 951年至1953年,他三次参加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在朝鲜前线,编演快板《慰问团赴朝记》《七勇士大战小岗岭》等。1954年当选为陕西文联候补委员。20世纪50年代中期,创作了《说土改》《老谢见了毛主席》《秀女结婚》《根保服役》《福娃卖牛》等。“文化大革命”中遭受迫害身染重病,1971年秋,含冤而逝。为缅怀这位农民快板艺人,陕西民间艺术研究会、政协三原县委会、三原县文化局、文化馆等单位联合编选出版了《谢茂公快板选集》
    李可易(1906—1967) 陕西省兴平县人。早年丧母,15岁入陕西易俗社学艺。始学旦,后改学净,勤奋好学,能演100多出戏。塑造了众多光彩照人的艺术形象,他是20世纪30年代易俗社成就最高的花脸演员。灌有《郭子仪绑子》《敬德洗马》等唱片,录音有《鱼腹山》等唱段。1935年《西京日报》举办秦腔生旦净丑“五魁”民意测验,20岁的李可易赢得“花脸大王”称号。他还是京、秦不档的花脸演员,先后演出20多出京剧,1937年在北平公演,京剧花脸艺术家郝寿臣,对其表演倍加称赞。他先后在西安戏剧专修班、尚林学社任教,1947年任易俗社13期学生班导演、教练。解放后又任14期学生班班主任,排练和演出350多个剧节目。
    颜春苓(1906—?) 陕西省西安市人。9岁进长庆社学艺,后入榛苓社,猛进剧团。1949年5月参加西北野战军后勤队文工团(后为陕西军区五一剧团)。他一生先后演出200多出剧目。从旦角戏《花亭会》、丑角戏《大钉缸》、生角戏《软玉屏》到武生戏《长坂坡》等,技艺精湛。在他的花甲之年,还演出了《三世仇》《夺印》等现代戏。年逾古稀,他仍在新疆演出《独木关》《长坂坡》等。解放后他培养出五一剧团的李爱琴、李买刚、马桂英等著名演员。他的学生遍及陕、甘、宁、青、新各省区。
    王漫铎(1906—1979) 河南省光山县人。大学阶段皆学外语专业,1935—1937年留学比利时,研究戏剧文学及戏剧史。1938—1939年在延安鲁艺研究部从事戏剧研究。1940—1942年在四川省剧校及国立歌剧院任教。1949年在重庆创办中华戏剧专科学校,同年,又在西南人民艺术学院及西南人民艺术剧院任教。1955年调北京中央文化部外文出版社任编辑。1958年被错定为右派。1961年调贵州文化局创作室,摘“右派”帽。后调山东财经学院任教,“文化大革命”中遭不公正待遇。1 978年8月文化部外文出版局为他发文平反,1979年1月病逝,终年73岁。
    刘箴俗(1902—1924) 陕西省户县人,9岁丧母随父卖羊血为生,11岁投考陕西易俗社,幸得孙仁玉教导,主演的《青梅传》,誉满长安,并主演《蝴蝶杯》《复汉图》《玉镜台》《夺锦楼》《若耶溪》《惜花记》等戏。1921年,易俗社赴汉口演出,署名“浮萍”的《易俗社与刘箴俗》评论说:“余观该社所演出之曲,此系陕西秦腔,唯刘箴俗能变化声音,迥然超出众员之外,诚百炼成钢化为绕指柔也……刘箴俗非易俗社无以传其名,易俗社亦非刘箴俗亦无以扬其声,二者有不可须臾离之势也。”王绍猷《秦腔记闻》称刘箴俗为:“易俗社最优学生”“秦中后起第一标准花衫”。惜其唱腔和艺术形象未能流传下来,只有部分唱段随着剧目流传,间接师承,流传于世,如《双锦衣》《惜花记》《柜中缘》《夺锦楼》等尚有遗存。1924年7月,演出《美人换马》,晕倒台上,一病未起,同年12月去世,时年22岁。
    张金奎(1907—1987) 河北省吴桥县人。父亲是位身怀绝技的杂技艺人,张金奎5岁随父学艺,7岁就能在桌上连翻7个“归宗小翻”,1915年,张金奎随舅舅到外地卖艺。他们辗转东北,又到了俄国的西伯利亚,流浪在莫斯科街头,被俄国大马戏团的老板发现,订了3年演出合同,在此期间,跟舅父学了一些中国民间戏法。俄国爆发了革命战争,合同期满与舅舅回国。回国不久,17岁的张金奎与同乡搭伴到高丽(朝鲜)、日本、越南等地卖艺。他在日本学会了大魔术《幻影》。1931年张金奎由日本经越南到朝鲜演出,遇上同乡“一撮毛马戏班”,被邀搭班,后来流浪到台北,在一家客店里遇到了一位来自江西的商人,第一次听到“民族独立”“民族压迫”“侵略者”等名词,这年的冬天,从家乡传来了不幸的消息:母亲和妹妹被饥饿和疾病折磨而死。这使他痛不欲生,他毅然回到了家乡。家乡由于洪水泛滥,田地荒芜,乡亲们四处逃荒,张金奎带着弟弟在华北、东北流浪演出,有一天到了哈尔滨演出,传来了卢沟桥事变的消息,他怒不可遏,边卖艺边朝家乡方向走去。行至献县得知冀中有了抗日的队伍,他安排弟弟回家照顾老父,自己找到了游击队。从此,张金奎加入贺龙领导的一二○师一支队,并在陈庄战斗中受伤,后方医院治疗痊愈后,随郭洪涛带领的赴延安学习干部队奔赴延安。
    1940年8月张金奎到了延安马列学院, 他自愿当了一名火夫。1941年元旦快到了,俱乐部主任要求每个人都要表演节目。张金奎干净利索地变了一个小戏法“三仙归洞”,震惊了全场。张金奎又翻了几个跟头。这下,张金奎的名字传遍了马列学院,传遍延安城,毛主席也知道了。1月1日早晨,庆祝元旦,各路队伍云集延安杨家岭,张金奎代表马列学院给党中央、毛主席拜年。毛主席高兴地说:“我要看张金奎表演。”同志们从大礼堂搬来唯一的大地毯,张金奎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表演了归宗小翻、拳头顶、钻圈及武术节目。他精湛的翻跌赢来了首长和同志们的阵阵喝彩。突然,毛主席向他走来,紧握着他的手说:“你演得很好!”张金奎激动得热泪盈眶。毛主席问:“你是什么地方人?”“我是河北吴桥县人。”毛主席亲切地对他说:“给你几个学生,跟你学艺,你教他们,一不能打骂,二不要保守,这是革命工作。”毛主席又对马列学院负责人说:“他的工作费体力,要营养好,每月给他补20斤白面,3斤肉,大灶饭随便吃。”不久,张金奎被调到青年俱乐部,成为延安唯一的职业杂技艺术工作者,并派了两名小八路做他的学生,同年4月20日,延安业余杂技团成立,张金奎被选为团委委员兼教练。1943年5月,延安杂技团编入西北文工团,组成杂技组。1943年的大生产运动中,张金奎带领杂技组的同志们住在南泥湾的窑洞里。他们就地取材,创作了《中幡》《扛竿》《扛散梯》,1944年6月,中外记者参观团到延安,6月22日,叶剑英设宴招待参观团,张金奎被邀请参加演出。他用俄语、日语、越语及汉语表演的魔术“三仙归洞”引起中外记者的极大兴趣,又表演了杂技节目。一位苏联记者热情地握着张金奎的手说:“你表演得真好!”“欢迎你再到苏联去演出。”1945年8月抗战胜利,张金奎在延安庆祝晚会上表演了“汽车过人”。1948年张金奎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2月,在贺龙、习仲勋的支持下,成立了以杂技为主的“西北儿童剧团”,并招收了一批在战争中失去父母的孤儿,张金奎又开始培训延安杂技的第三代学员。张金奎从1941年到1949年8月共整理演出了近50个杂技魔术节目,并培育了3批30多个学生。1949年8月,张金奎随西北儿童剧团到西安,1950年底西北儿童剧团改编。1951年1月,张金奎带领原西北儿童剧团部分演员,吸收了部分民间艺人,成立了“西北马戏团”,被任命为团长。1952年2月西北马戏团解散,张金奎和一批骨干被安置在西北艺术专科学校。1956年8月,张金奎奉命筹建杂技团,1957年陕西杂技团成立,张金奎任副团长,1964年10月离休。张金奎演出的节目主要有:《武术》《扛竿》《板凳面》《古彩戏法》《舞中幡》《走钢丝》《水流星》《飞叉》等。1981年当选为中国杂技艺术家协会第一届理事会顾问委员会委员、名誉理事,陕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顾问,中国杂协陕西分会名誉主席,中国延安文艺学会名誉理事,陕西省杂技团顾问。
    马健翎(1907—1965) 原名马飞雕,字健翎,陕西米脂人。1934年北京大学肄业。相继在河北清丰师范、延安师范任教。1937年七七事变后组织延安师范学生成立乡土剧团,1938年率该团演员参加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边区民众剧团督导主任、团长、军政委员会文化部副部长、中国戏剧家协会陕西分会主席、西北戏曲研究院院长、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院长,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抗战时期创作大小剧目有《好男儿》《查路条》《中国魂》《三岔口》《干到底》《小精怪》《一家人》《两亲家》《十二把镰刀》《大家喜欢》等20多个。1943年写成秦腔剧本《血泪仇》,1947年冬写出《穷人恨》。改编和创作的历史剧,主要有《葫芦峪》《王佐断臂》《鱼腹山》等十余出。挖掘和整理优秀传统剧目有《游西湖》《赵氏孤儿》等。写有现代剧《雷锋》《两颗铃》等。一生编写、创作现代戏、历史戏和整理改编传统戏60多出。有《马健翎现代戏曲选集》传世。
    周化一(1907—1983) 辽宁省沈阳市人。8岁拜师学艺,1927年流落关内卖艺谋生,1945年在师父张象晨资助下,成立了“兄弟艺术团”转辗东北各地演出魔术和杂技。1948年沈阳解放后,党和政府帮他成立起“家庭魔术杂技团”,到大连、天津、太原等地演出。1952年来西安演出,受到群众欢迎。1957年,陕西省政府决定接收周化一家庭杂技团,并改组为陕西省魔术杂技团,并将兴平、西乡两县马戏团并入,任命周化一为团长。从此,他如鱼得水,大显身手,将中国古代魔术、现代魔术、巨型魔术、广场魔术等综合创新,创作出《画中鱼》《彩桌献鱼缸》《百花齐放》等节目轰动全国魔术界。他演出的《化装魔术》《对箱献彩》《炮打活人》《隐身术》等节目,在全国享有盛誉。他为陕西和东北、上海、河北、四川、新疆等15个省市及军队培养了大批学员,他的学生遍布全国各地,为表彰他的卓越贡献,1981年5月,在他从艺60周年之际,省文化局、省剧协专门召开座谈会,陕西省省长于明涛,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黄植,省政协副主席刘聚奎及文艺界2000多人到会祝贺。
    齐燕铭(1907—1978) 曾用名齐振勋、齐震、田在东,笔名齐鲁、叶之余。北京人。蒙族。幼好学,爱好金石篆刻、书法、京剧。1924年在中国大学预科就读。1933年任中国大学讲师,同时在中法大学、东北大学讲授文学史、戏曲史。“一二·九”运动时加入新学联,主编《盍旦》《时代文化》,积极领导学生爱国运动。七七事变前夕,调往济南。1938年加人中国共产党。任鲁西北《抗战日报》主编等职。1940年到延安,任中央研究院历史研究室研究员,编写中国文学史,并在鲁迅艺术文学院兼课。1943年在延安参与主持京剧《逼上梁山》创作。1945年初,参与创作京剧《三打祝家庄》。解放后历任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国务院副秘书长、总理办公室主任、文化部副部长、党组书记等职。
    何振中(1910—1978) 陕西长安人。榛苓社科班出身,青衣花衫,“秦腔四大名旦”之一。13岁学艺,后参加三意社成为台柱。不久去兰州创办振兴社,自任社长,并从西安接去高符中、耿善民、晋福长等,演出轰动兰州。1947年回陕参加尚友社,1952年参加全国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1953年赴朝鲜慰问演出,1956年获陕西省第一届戏剧观摩演出大会一等奖。他演出的代表剧目有《白蛇传》《三娘教子》《五典坡》《玉堂春》《家庭痛史》等。曾任尚友社副社长、西安市人大代表。晚年写出《戏曲表演艺术探索》等论文。1978年2月14日在西安病逝。
    姚鼎铭(1909—1962) 陕西西安人。1920年开始在王麻子戏班学艺,工小旦。1922年进三意社班科,工旦角,出科后留社演出。他嗓音清亮,表演细腻。拿手戏有《卖画劈门》《花亭相会》等。1930年后改任三意社导演,导演的《大烟魔》《家庭痛史》《风云儿女》等,成为三意社看家戏。1956年导演的秦腔《卖水》,获陕西省第一届戏剧观摩演出大会一等奖。
    袁牧之(1909—1978) 浙江宁波人,中共党员。早年从事演剧活动,在上海加入戏剧协会和辛酉剧社,主演《文舅舅》等剧。20世纪30年代初期,参加左翼戏剧活动,主演《五奎桥》《怒吼吧,中国》等话剧,主演了电影《桃李劫》《风云儿女》《生死同心》,编导了《都市风云》《马路天使》等进步影片。抗日战争爆发后,从事抗战文艺宣传活动,1938年在武汉受八路军办事处委派,参加党的电影工作,同年秋至延安,在延安电影团编导大型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并积极参与指导延安的戏剧活动。解放后在电影界担任领导工作。
    钟纪明(1909—1971)湖北宜昌人。原名冷善远。1937年参加革命,历任宜昌抗日剧团团长、陕甘宁边区文协副秘书长、西北艺术学院教务长。西北艺术专科学校校长。1949年出席全国第一次文代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西安电影制片厂首任厂长。在解放区创作有秦腔《宣誓》(作者之一)、《三勇士》、《放下你的包袱》、《解放发电厂》、《回娘家》、《就是他》、《盼八路》等剧。1945年与李维翰合作出版长篇小说《覆舟记》。此后写作的电影剧本有《雪海银山》《延安游击队》等。
    阿 甲(1909—?) 原名符律衡,江苏武进人。1938年到延安,任鲁迅艺术学院平剧团团长,1942年任延安平剧研究院研究室主任、副院长。参加编演《松花江上》《钱守常》等京剧现代戏,后又参与编导京剧《三打祝家庄》和《进长安》。建国后任中国京剧院总导演、副院长。参与编导了京剧《赤壁之战》《凤凰二乔》,导演了粤剧《桃花扇》、京剧现代剧《白毛女》《洪湖赤卫队》《柯山红日》《红灯记》。论著有《戏曲表演论集》。曾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京剧院名誉院长。
    胡道满(1909—1978) 陕西高陵县人。其父郭学忠略知洞箫曲谱,道满从小耳濡目染,从20岁起,已能品奏《雁落沙滩》《百鸟朝凤》《三娘教子》《三回头》《古城会兄》等40多个曲谱和戏曲片段。渭南、临潼、长安、高陵、泾阳、三原等地农村红白喜事邀请者甚多,时称“关中一绝”。1931年夏,十七路军三十八军师长耿景惠,亲自接他到三原县献艺,并挽留数日。1933年,胡道满年过24岁,友人约他到西安献艺。一晚,在易俗社门前,他演奏《雁落沙滩》《古城会兄》等曲目,剧场内外蜂拥围观,众人无不视为“奇才”,剧社负责人见此情景,邀请他献艺七天,场场观众爆满。1955年陕西省举办民间艺术表演观摩大会,胡道满数曲洞箫演奏获省级甲等奖。参加全国音乐舞蹈表演观摩大会,荣获个人特等奖。观摩演出结束后,中央文化部选为最佳节目,为中央机关和中央首长演出。他演奏了《苦中乐》《大金钱套柳生芽》,受到刘少奇、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接见。中国唱片社将他的曲目灌注了密纹唱片,流传国内外。他一生演奏大小曲目70多个,其中留世的两个名曲牌已成为乐坛传世之作。“文化大革命”中遭不公正待遇。1978年7月17日与世长辞,享年69岁。
    党生坤(1909—1978) 陕西合阳县人。其岳父是线戏名艺人六八儿,见他有副好嗓子,极力怂恿他学唱线戏,27岁的党生坤便辞掉小学教师,改唱线戏。岳父去世后,又跟魏润生班、赵定村班,人称“假辘轳把”(辘轳把是线戏有名的“搭戏的”)。他改编的剧本有《两狼山》《碧霞宫》《食盒计》《孙安叮本》《李白骂殿》等40多本;移植的有《斩李文忠》《孝廉巷》《槐荫树》《一只靴》等十多本。他是继明清时李灌、杜进虎之后,又一个投身于线戏的文化人。20世纪50年代陕西省挖掘传统剧目,他献出了200多个手抄剧本,1952年他们父子二人一同加入合阳晨光线剧社,后回乡务农,遗憾地结束了他的艺术生涯。
    陈波儿(1910—1951) 女,广东汕头人。中共党员。抗日战争前在上海从事左翼戏剧电影活动,曾主演舞台剧《梁山君子》等。1937年组织上海妇女儿童进行宣传活动,演出街头剧《放下你的鞭子》等。1938年转入内地及解放区,组织华北敌后妇女儿童考察团,活跃在华北抗日根据地。1940年在延安参加编写了舞台剧《同志,你走错了路》等,并创作电影剧本《边区劳动英雄》,1946年赴东北参加电影制片厂的创建及领导工作,拍摄了新闻纪录片《民主东北》17辑。解放后,担任电影事业的领导工作。
    樊仰山(1911—1985) 陕西韩城县人,开封训政学院毕业。解放前任西安《青门日报》《更生半月刊》《西京平报》主编、社长与经理;1934年编《杨贵妃》一剧,名噪陕、京。从此,樊充任陕西易俗社编辑、交际、教务主任等职。1938年,日机狂炸西安,局势危难,樊仰山编戏不辍,每月出一本新戏,编写的时装新戏《两兄弟》《从军行》《出征》《原礼奉还》;写了反映抗战的本戏《血战永济》。樊坚持用古典服装,夹杂日本和服、人丹帽、军装,突出日本服饰特色造型,排后连演多日,观众习惯了“旧瓶装新酒”的形式,越演观众越多,相继编演了《长江会战》《湘北大捷》《民族魂》《牧章艳遇》、等《抗战五部曲》,还改编了电影《中华儿女》《藏春园》等时装戏。樊仰山的《抗战五部曲》(合订本),有熊斌、于右任、丁玲、邵力子、洪深题诗作序。第一版印5000册,第二版印1.5万册,第三版印3万册,都销售一空,得《西京平报》印刷厂之便,又加印单行本都很快卖空。樊仰山编写了大型历史剧30多本,借古喻今,如《衣带诏》《续衣带诏》《秦良玉》前后本、《出师表》《梅花岭》《青宫案》《红梅扇》《李秀成》等,尤以《续衣带诏·毒皇子》(现名《白逼宫》)一折,至今传演不衰。樊仰山晚年在韩城县文化馆工作,曾任县政协委员。陕西省戏剧家协会邀请他参加振兴秦腔研讨会,他写了很有见地的论文。编写的剧本《司马迁》,参加了渭南地区会演并获奖。
    陶德康(1912—1973) 浙江绍兴人。名李松生。1929年考入辅仁大学美术系。九一八事变,东三省被日本侵略军霸占,他参加了同学们组织的爱国宣传活动,从不同角度了解京剧表演艺术,总结出“龙套”“武行”表演特点。1934年,到北平青龙桥镇一所中学当数学教员。1935年春,去上海定居。七七事变爆发,他经上海、香港到达广州,独身北上,经武汉、郑州到达西安。1938年8月5日,到达旬邑县看花宫陕北公学分校。在业余演出中,结识了罗合如、阿甲、李伦、张东川等,被留在延安鲁艺旧剧研究班。后来成为延安鲁艺平剧研究团骨干之一。延安鲁艺平剧团和一二○师战斗平剧社合并,成立了延安平剧研究院,被任命为教练科长,兼演员大队长。曾参加演出《断臂说书》和《群英会》。在排演传统戏中,他身兼演员、导演、教员三职。1941年9月7日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随平剧院从延安撤退,同年调白求恩医院。1948年在白求恩医院担任药物学习班数学教员。1949年随军到北京市文管会工作,协助田方去接管电影制片厂,后任北京电影制片厂人事科副科长。1950年任演员科长。1952年中央戏剧学院实验歌剧团借调参加新歌剧《打击侵略者》导演组。同年任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实验京剧团副团长。写有京剧《智取生辰纲》。1953年出席全国第二届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1954年人民解放军实验京剧团撤销,他转业到上海。1956年调上海戏曲改进协会,后改为上海戏剧家协会担任办公室主任和机关党支部书记。1959年调上海淮剧团任武功教员。1973年11月1日逝世。
    孙 敬(1912—1979) 安徽寿阳人。1932年10月在上海明星影片公司当演员,1938年后在上海艺华、中华、国泰、中企等影片公司任导演、编剧。编导数十部影片。1951年4月到国家卫生部电化教育所任导演。1958年5月调任西安电影制片厂导演。1979年在广西南宁执导彩色故事片《乳燕飞》期间,积劳成疾突发心肌梗塞,不幸于同年6月14日去世于外景地。
    田益荣(1912—1983) 陕西省富平县人。建国前在延安任宣传队长、文工团长等。建国后任西安市文联副主席、陕西省剧协副主席,西安市文化局党组成员等。主编过《工人文艺》《西安戏剧》,编纂有《陕西地方传统剧目汇编》《秦腔音乐》。著有《关于皮影戏》《回头是岸》等多种。
    耿善民(1912—1942) 陕西长安人。易俗社第6期学生,工须生,擅演帝王将相袍带戏。他声腔苍郁,身躯高大,潇洒飘逸,有“活岳飞”之称。1932年、1937年两次赴北平演出。1940年受何振中之邀去兰州,演出《蝴蝶杯》轰动全城。1942年因演出过累,肺病复发,返陕治疗无效而去世。上海百代唱片公司为其录制有《燕山恨》《四郎探母》《谢安游山》等唱片。
    张健民(1915—1964) 陕西临潼人。幼入西安榛苓社学艺,1945年加入尚友社。他道白清晰,唱腔浑厚、刚劲。代表剧有《打銮驾》《铡美案》《斩单童》《甘露寺》等。与何振中、康正绪合演的《黑叮本》《二进宫》配合默契,1956年参加陕西省第一届戏剧观摩演出大会,主演《黑叮本》获演员一等奖。
    姚裕国(1913—1966) 陕西西安人。同年入三意社学艺,工净脚,出科后以扮相俊美、做工飘洒称著于西安剧坛。1939年改演架子花脸,唱念做工俱佳,有“活周仓”之称。他吸收京剧唱腔、念白及表演之长,使花脸表演独树一帜。他的《扑池送亲》获1956年陕西省第一届戏剧观摩大会一等奖。
    荆生彦(1913—1960) 陕西西安人。20世纪30年代初加入西安正俗社,工胡琴演奏与李正敏珠联璧合。1935年中国百代公司为李正敏录制的《探密》《赶坡》《二度梅》,就是他为其操琴。建国后参加西北野战文工团,1952年调入西北戏曲研究院。他的伴奏音质纯净、优美、清晰、鲜明,有刚有+柔,与唱腔水乳交融,人们誉为“得心应手,滴水不漏”。秦腔《游西湖》《白蛇传》、艺术片《火焰驹》等均是他用胡琴伴奏。
    姜炳泰(1913—1980) 陕西渭南人。早年任共青团西安市委宣传部长,1938年任渭南县下邽小学校长,1942年赴延安民众剧团任教员,后入延安大学学习。1935年后任关中师范教员、关中分区文协副主席。建国后在省文工团、西安市文化馆、省秦腔实验团、省戏 曲研究院任协理员、馆长、团长、副院长。他改编了《法门寺》《屈原》(合作)、《游西湖》(合作)等剧目,《法门寺》获陕西省第一届戏剧观摩演出剧本一等奖。他撰写了戏剧理论研究文章《神话与艺术》《古为今用,推陈出新》《论古典戏曲的人民性》等。1961年后受到错误批判,在陕北创作了大型话剧《郭家湾》,“文化大革命”中遭不公正待遇。1980年逝世。
    王地子(1913—1987) 江苏南京市人,1929年考入南京金陵大学文学院学习。1931年九一八事变中,组织“小基督教学生联合会”宣传抗日救亡。后与党领导的“非教徒学生联合会”联合成立学生进步组织,进行抗日活动。由于两次参与震动南京和全国的大事件,被学校勒令退学,转到南京一所私立文化学院法学系学习,他领头创办《良心报》,与国民党反动派展开笔战。《良心报》被封后,又发起组织“复兴俱乐部”,以唱京剧为掩护,化装讲演。海报上张贴义演《法门寺》。地子扮演贾桂,念状子时满口新词,声讨反动派。在抗日宣传活动中,练出了即兴表演的艺术才能。地子以“国民党员”“大学生”两块招牌为掩护,进行革命活动。1937年七七事变以后,奔向延安、西安,辗转到陇东镇远。在镇远城里教唱抗日歌曲《松花江上》《打回老家去》,排演进步戏剧《三江好》《百马计》及街头剧《放下你的鞭子》。1938年到鲁艺实验剧团写了新编京剧《摩擦鉴》《傻子打游击》《打虎山》《娘娘庙》等。1941年4月延安业余杂技团成立,地子被选为团长。杂技团首次公演轰动延安,曾受到周恩来及外国记者的称赞。他演口技、耍魔术、说“数来宝”,做即兴滑稽表演,最叫绝的是学领导人讲话,他模仿沙可夫给毛泽东打电话,学周恩来讲话,惟妙惟肖,坐在台下的毛泽东、周恩来捧腹大笑。1942年王地子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10月率中国杂技团访问苏联、波兰、瑞典等国家。曾任烽火剧社副社长、四野艺术学院副院长、中国杂技团团长、军事博物馆副馆长、顾问等职。曾当选为中南剧协副主席、中国剧协常务理事等。
    李益中(1913—?) 陕西长安人。西安尚友社创始人之一。学艺于三意社,工小生,文武兼备,在《回荆州》《长坂坡》《黄鹤楼》中饰演的赵云闻名西北,观众誉之为“活赵云”。在《卧薪尝胆》中饰勾践,《反西凉》中饰马超,《拷寇》中饰陈琳,皆得观众喜爱。后做导演、教练,为西安市秦一团(原尚友社)培养了许多青年演员。
    张棣赓(1914—1957) 吉林长春人。1931年到北京民国大学新闻系读书,1935年参加“一二·九”学生运动,在哈尔滨办文艺刊物,遭日本宪兵追捕,逃到上海,在地下南方局主办的报纸《群众新闻》当特约记者。1938年到山西参加“牺盟会”打游击,1939年到延安,入鲁艺学习。延安整风后到边保剧团任团长,延安收复后,先后任延属分区文工团、陕北文工团团长、陕北文协主任。建国后任陕西省文联、剧协副主席。创作了《投闯王》《红娘子》《大名府》《烈火扬州》《平鹰坟》《购棉》等十几部剧目。《烈火扬州》获1956年陕西省第一届戏剧观摩剧本创作一等奖。
    王天民(1914—1972) 乳名天贵,字子纯,陕西省岐山县人。出身宦门世家,后家道中落,父亲卖菜为生,寄居西安东羊市。1924年考入陕西易俗社第6期学艺,初习小生,师承党甘亭、陈雨农。初演《柜中缘》 即获成功,12岁成为轰动西安的易俗社“台柱子”。闺阁技艺造诣至深,观众赞誉为“西京梅兰芳”“杨妃再现”。1938年赴北平访宋哲元部抗日将士慰劳演出,颇受抗日同胞赞许。王天民饰演《蝴蝶杯》中的卢凤英、《柜中缘》中的许翠莲、《杨贵妃》中的杨玉环、《淝水之战》中的谢道韫、《夺锦楼》中的钱瑶英、《黛玉葬花》中的林黛玉等人物形象逼真。王绍猷《秦腔记闻》赞其唱腔“鹂声谷鸣,裂帛清脆”。1932年和1937年,两度赴北平演出,受到尚小云、程砚秋、齐如山等京剧名家指导。程、尚亲自看他演出,请他到家里做客谈艺并赠送剧照书画,赞其艺术严谨,待人笃厚,还在服装、化妆上给予指导。同年在北平扮演赛金花,赛金花本人看后,对王天民以男饰女、不损女性风姿丽质给予赞美。1932年12月23日天津《大公报》以《不堪回首话当年》为题报道:易俗社演《赛金花》,赛金花看赛金花,真赛金花对假赛金花表演,大体满意,云云。20世纪30年代《新秦日报》举办《菊部春秋》,评选秦腔旦行优秀,王天民名列榜首,并得“ 天香院主”之美誉。1934年至1935年,应上海百代唱片公司,录灌的《杨贵妃》《得意郎君》《黛玉葬花》《柜中缘》《入洞房》等唱片留播艺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王天民受到党和人民政府的关照。他患病后,习仲勋接他到北京,指派专人护理,请名医治疗。王天民先后任西北文协和西安市文联委员,西安市人大代表、陕西省政协委员。1952年参加全国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担任评奖委员,和王瑶卿、梅兰芳、周信芳、萧长华等一并获荣誉奖。1953年偕同马健翎、杨公愚、常香玉、田益荣等受西北文化部委派,参加了全国戏剧改革座谈会,共商地方剧种贯彻“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方针。“文化大革命”前的17年间,他带病为戏曲界做示范性演出,对青年演员萧若兰、张咏华、余巧云、张长兰、李力田身传口授,一丝不苟。为培养中、青年演员呕心沥血。“文化大革命”期间遭不公正待遇,1972年10月逝世。
    袁克勤(1914—1970) 陕西省长安县镐京乡袁旗寨村人。9岁入私塾,15岁因遭年馑而辍学,17岁入西安正俗社学戏,随后回长安加入王来来领班的“鸿禧社”。克勤潜心艺事,木偶皮影唱耍兼学。1942年,在西安北郊范家村组建木偶戏班“乐育社”,任领班并主工配唱。须生戏《屯土山》《出五关》颇负盛名。1950年被选为西北大区文化代表,1952年10月,苏联木偶艺人布拉兹爵夫率团访问西安,袁邀集我省木偶名家十余人与其同台演出《卖水》《钉缸》。1953年率木偶队赴朝慰问演出近百场,荣获“二等功臣”称号。1953年10月,牵头在西安社会路筹建起长安木偶剧社并任社长。1954年受文化部之邀,率剧社成员赴北京为中国木偶剧团传授《盗扇》《卖水》《悔路》《搜府》等剧表演技巧。在京期间为捷克访华团、中央美院等专场演出。1956年主演《东郭先生救狼》获陕西省木偶皮影会演演员一等奖。嗣后率剧团巡回全省及甘肃、青海诸省演出,“三斩一打”(《斩李广》《斩黄袍》《斩王强》《打镇台》)成为代表剧目。1959年剧社为省文化局接收,改为国营建制,成立陕西省傀儡艺术剧团,袁任艺委会主任、团委会委员。他创作了《送子参军》《扁担枪》(与人合作)《刘子农》等现代剧,对《屯土山》《斩黄袍》《斩李广》《金沙滩》《下河东》《出五关》等秦腔传统剧目作了多方修改。“文化大革命”中遭不公正待遇。1970年10月14日在宝鸡县逝世。他生前历任陕西省政协第二、三届委员。
    韩起祥(1915—1989) 陕北说书艺人。3岁双目失明。13岁学艺说书,他当过刘志丹领导下的陕北红军秘密联络员和宣传员。1938年到延安附近冯甫川,亲闻解放区的繁荣景象,随即唱出:“想红军,盼红军,我弹三弦跟红军。”1940年到延安,自编自演534个唱本、200余万字唱词。他的作品语言丰富,情节生动,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其中《张玉兰参加选举》《时事传》《刘巧儿团圆》《红鞋女妖精》《翻身记》最为著名。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曾邀请他到杨家岭、枣园说唱,夸他编得好,说得好,勉励他沿着为工农兵说唱的道路走下去。他的许多作品在《人民文学》上发表或由三联书店、通俗读物出版社出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历任西北曲艺改进会主任,中国曲艺研究会副主席,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顾问,全国文联委员,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延安地区文联名誉主席等。生前亲自主持在延安市筹建曲艺馆一座,由邓颖超题写馆名。1989年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编写了《韩起祥评传》,称他是“传奇性的一生,是毛主席文艺路线的一曲颂歌”。习仲勋为该传题词“民间艺术家一代典范”,贺敬之撰文,高占祥作总序。为纪念这位民间艺人,中国曲艺家协会和延安文化艺术联合会为他举行了隆重的立碑仪式。墓碑中央雕刻着“人民曲艺家韩起祥之墓”,楹联为:“曲坛泰斗铁鞋踏遍黄土地,艺苑宗师金嗓唱彻碧云天”。
    李正敏(1915—1973) 学名正堂,字艺华,陕西省西安市人。10岁考入西安东关毛玉卿的正俗社学艺,拜高凤岳、党甘亭为师。他勤奋嗜学,入科3个月演出折子戏《审余宽》,20岁享名西北,成为正俗社“台柱子”,擅长塑造悲剧性格人物,观众誉其为“敏腔”,20世纪30年代红极西安,《新秦日报》《民意报》举办评比秦腔男旦演员活动,与王天民相伯仲。1935年上海百代唱片公司为李正敏录制了《探窑》《赶坡》《二度梅》《断桥》《游园》《黛玉葬花》《走雪》《河湾洗衣》《白蛇传》《玉堂春》《白玉楼》等唱片,至今流韵秦腔剧坛。所塑角色,尤以王宝钏著称。王绍猷著《秦腔记闻》赞:“李正敏歌唱极动人。”“余音袅袅,回肠荡气,歌喉婉转,耐人寻味。”李正敏于1936年脱离正俗社,创办正艺社,任社长兼主演,驻演于西大街桥梓口正街(现群众电影院处)。后因剧场倒塌和日机空袭,被迫离开西安,流演于秦陇乡镇;1946年和封至模筹办了“大华社”,任理事长、导演、主演,不久该社倒闭,遂另搭江湖班社,维持生活。1951年李正敏被西安市文联邀为西安首届文代会代表,与西安文艺界人士共同研讨西安戏剧的恢复发展问题。他策划邀集原正俗社诸人及“邮工秦剧团”丑行票友何振西等,恢复了毛家班子——正俗社。1952年参加全国第一届戏曲观摩会演,会演后,随西北演出团去保定、天津、海港演出。回陕后调入西北戏曲研究院,历任教练、导演、唱腔教授、二团团长等,参加了《游西湖》《赵氏孤儿》《白玉瑱》《白蛇传》等排导,并担任训练班主任。他与田德年、刘易平的《二进宫》录音是学生的主要教材。他曾为马蓝鱼、李应贞、李继祖、霍慧君、杨凤兰等施教,尤其杨凤兰在承继其表演、唱腔方面独具一格,且有“敏腔传人”之誉。陈尚华、萧若兰、余巧云、张彩香、郝彩凤、马友仙等均受其教益。1956年获陕西省第一届戏曲观摩会演大会一等奖。李正敏曾任西安市第一届政协委员、省人大代表、省剧协理事。“文化大革命”中受到冲击。1973年12月12日逝世于西安。
    宗 池(1915—1984) 黑龙江省东京城人。1932年读高中时秘密送情报、撒传单、发展“抗日会”(党的外围组织),开展抗日斗争,1935年任密山县委书记,1936年去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同年11月6日,参加庆祝十月革命节游行,接受斯大林等苏联领导人的检阅,1940年与夫人韩福英在任弼时的帮助下,返回延安,任延安市青年救国联合会宣传队兼青年俱乐部主任,1941年被选为延安业余杂技团副团长,1942年任延安杂技团长,1943年参加中央党校整风,1945年调牡丹江市任市政府秘书长,后当选为牡丹江市市长。建国后,历任抚顺矿务局、东北石油管理局、抚顺石油二厂处长、副局长、厂长,辽宁省化学石油工业厅副厅长、党组成员等。
    薛恩厚(1915—1981) 回族。原名薛永禄。河北省涿县人。1937年在山西岚县参加八路军一二○师,任师教导团政治指导员、民运股长等职。1938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调一二○师战斗平剧社任政治指导员兼演员。1942年调延安评剧研究院,任院务委员、剧场主任兼研究员、演员。在传统戏中扮演老生,在新编和改编戏中扮演角色有《逼上梁山》中的林冲,《三打祝家庄》中的扈太公和栾迁玉,《大名府》的卢俊义,及《升官图》中的财政局长。1948年在石家庄华北评剧研究院任协理员。其间创作的现代京剧《四劝》被誉为“解放戏”,曾为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演出。创作丝弦剧《求雨》《将革命进行到底》等。1949年调中央文化部中国京剧院任秘书长,后任中国戏曲研究院京剧二团团长。创作京剧《三八枪》、评剧《退婚》。1952年随第二届赴朝慰问团访问演出。1953年任中国评剧团团长。1955年起任中国评剧院副院长、院长。创作、改编的评剧有:《爱甩辫子的姑娘》《百丑图》《为了红》《三里湾》(与江风合作)《六十年的变迁》《苦菜花》(与高琛合作)、《金沙江畔》(合作), 。1962年调北京京剧团任团长。1964年和汪曾祺、萧甲合作把沪剧《芦荡火种》改编成同名京剧,与时培璞共同创作京剧《苗青娘》。1980与刘敏庚创作平剧《野马》,临终前一两年,还创作和改编评剧《石门寨》《桃花沟》《凉山初晓》(与一虹合作)、《姑娘的秘密》《火龙衫》《战草原》等。他一生创作改编20多个剧本,其中绝大部分已出版和演出。生前任过中国剧协理事,北京市文联委员,北京市第五届人民代表,中国评剧院顾问。
    任桂林(1915—1989) 原名任桂龄,河北束鹿县人。幼爱昆曲,1934年考入山东省立剧院,主演京剧、昆曲,师从铁麟甫、田瑞庭,专工小生。1937年至1938年在西安与封至模、刘仲秋、郭建英等,创办了夏声戏剧学校,并任教务主任。选教《梁红玉》《木兰从军》《陆文龙》等对学生进行抗战救亡教育,1938年至1941年,任山西第二战区文抗歌剧队副领队,并创作了《即墨之战》《秦良玉》《郑成功》,导演了《梁红玉》等传统戏,写了现代戏《店小七》。1941年到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学习,后任延安评剧研究院研究员。1942年参加了毛泽东主持召开的延安文艺座谈会。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新编历史剧《三打祝家庄》的创作。1954年调中央文艺部门工作,先后任中共中央宣传部文艺处干事、文化部艺术局副局长、中国戏曲研究院副院长、中国京剧院副院长、文化部文学艺术研究院顾问、中国戏曲学院副院长等。“文化大革命”中曾受到不公正待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得到彻底平反。1989年7月6日在北京逝世。
    魏天才(1915—?) 陕西省合阳县人,中国戏剧家协会陕西分会会员。祖父和父亲均系线戏艺人。16岁与其弟肖绪发(原名魏东才)随父学戏。建国后发起组建合阳晨光线剧社,嗣后任社长、副社长及合阳线腔木偶团团长等职。曾带团赴北京参加全国第一届木偶皮影观摩大会和陕西省第一届木偶皮影观摩大会,获演出二等奖。《陕西日报》曾发表庸人的《魏天才和晨光线剧社》一文,对他组建剧社的艰难创业之举给予高度评价。
    李新纪(1915—1966) 陕西宝鸡人。幼在汉中易俗社学艺,后随社在关中演出,剧社解体后,搭班岐山凤鸣社,1949年加入宝鸡新声剧团,以演贫生戏、袍带戏名噪西府。曾任新汉社社长、新声剧团副团长,宝鸡市人大代表。1956年参加陕西省第一届戏剧观摩大会,主演《卧薪尝胆》获演员一等奖。
    阎更平(1918—1982) 陕西长安人。14岁入平凉平乐社学艺,16岁成主演,一年后名声大噪,得“才华出众”之誉。1941年赴西安搭班演出,1952年受聘于西北戏曲研究院。他戏路宽广,文武不挡,唱做俱佳,腔音纯厚。他的拿手戏《祭灵》《临潼山》是以唱功见长的靠架戏,秦腔界能演者甚少。他培养了贠宗汉、焦晓春、白贵平等高徒。
    曹子道(1917—1985) 河南杞县人。1925年入杞县龙虎戏班学艺,10岁登台演出,14岁给豫剧名演陈素贞、崔兰田、常香玉、宋树云等配戏,活动在开封、郑州、洛阳等地。抗日战争结束后,在西安、宝鸡、兰州等地演出。1950年在陕西三原县组织民众剧社,1953年定居西安。他演过上百本戏,青年时期以“小红脸”著称,后以须生戏和红(关公)、黑(包公)戏见长。他的拿手戏有《闯幽州》《两狼山》《古城会》《斩颜良》等。建国后,他演出《八一风暴》《长征》《焦裕禄》等豫剧现代戏。1956年参加陕西省第一届戏剧观摩演出,获演员一等奖。他还致力于传授技艺,培养青年演员。
    马可(1918—1976) 江苏徐州人,曾就读于河南大学,抗日战争开始后,受冼星海指导,从事音乐创作。1939年到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音乐系任教,1940年深入陕北民间搜集民间音乐及地方戏曲音乐资料,并参加歌剧《白毛女》的音乐创作。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后任中央戏剧学院歌剧系主任、中国戏曲研究院音乐研究室主任、中国音乐学院副院长、中国歌剧院长等职。主要作品有歌曲《游击战歌》《南泥湾》《咱们工人有力量》,秧歌剧《夫妻识字》,歌剧《小二黑结婚》,管弦乐《陕西组曲》等。1959年领导创办了《戏曲音乐》月刊。
    王蔼民(1918—?) 10岁学艺,为易俗社第9期学生。他师从秦腔武生呼延鑫、易俗社武功总教练唐虎臣,专攻武生。他17岁就成为易俗社的武生演员,20岁驰名秦腔舞台,有“武行头”称号。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担任导演,先后排导历史剧、现代戏《黑旋风李逵》《关汉卿》《同志!你走错了路》《西安事变》等近30个,1952年为易俗社领队参加秦腔赴京演出团,1953年又以秦剧队队长身份赴朝鲜慰问演出。“文化大革命”中受到不公正待遇,在农场劳动14个月。粉碎“四人帮”后获得新生,继事导演以易俗社艺委副主任身份排演了《白龙口》《西安事变》等现代戏。
    苏育民(1918—1966) 陕西省商县人。艺人世家,其父苏长泰创办长庆社,其兄苏哲民、苏新民,侄女苏蕊娥均系三秦艺坛名流。长庆社改名三意社,苏育民兄弟既主演又掌班,三意社名噪一时,苏育民表演淳朴洒脱,唱腔尖啸深厚,以《娄昭君逼宫》《打柴劝弟》《激友》最为卓著。解放后演出《白毛女》(杨白劳)、《鱼腹山》(李自成)、《负义王魁》(王忠)等亦有创新。1952年参加西北演出团去北京怀仁堂演出《打柴劝弟》,受到毛泽东等中央领导接见,并获表演一等奖。参加陕西演出团赴13省市巡演,受到欢迎。在电影《火焰驹》中扮演李彦荣,唱、表、功俱佳,赢得赞誉。曾任西安市秦腔剧院副院长、全国政协委员、省市大民代表,中国剧协理事等。“文化大革命”初期,蒙冤去世,粉碎“四人帮”后,昭雪平反。
    刘全兴(1918—?) 陕西丹凤人,自幼拜师陶贵山。1954年演唱的花鼓《西楼会》《回河南》等被商洛剧团改编成戏曲搬上舞台。后受聘为商洛剧团花鼓戏教练。他参与指导排演的花鼓戏《夫妻观灯》,荣获陕西省首届戏剧观摩演出一等奖。1979年退休后,仍积极组织商洛地区业余花鼓班演出。
    郑律成(1918—1976) 中国籍朝鲜人,原名郑富恩,1918年出生于朝鲜南部金罗南道光州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受其姐影响,从小喜欢音乐,学习六弦琴。1933年,与一批热血青年来到中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秘密抗日工作。参加朝鲜抗日团体“义烈团”。1935年加入“朝鲜民族解放同盟”,在中国南京、上海等地参加抗日宣传活动。同时,随俄籍女声乐家克里洛娃学习声乐。1937年10月,经李公朴资助、林伯渠介绍来到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先入陕北公学,后转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学习乐理和作曲。同年,被分配到抗日军政大学担任音乐指挥。年底,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又回到鲁迅艺术学院担任声乐教员。为积累创作素材,他经常深入到延安的农村、工厂、林区、营房,同工人农民一起劳动,和战士们一道站岗,体验生活。1938年,吸收朝鲜民歌音调特点,并借鉴西洋抒情曲的音乐风格,创作出表现民众对延安无限崇敬和热爱的革命歌曲《延安颂》(莫耶词)。1939年,又吸收陕北民间音调特点创作出《延水谣》(熊复词)。同年夏,受冼星海创作《黄河大合唱》的启发,创作出《八路军大合唱》(公木词),由六首歌曲组成,即雄浑有力的《八路军军歌》、沉着豪迈的《炮兵歌》、抒情动听的《子夜岗兵颂》、深沉激越的《八路军进行曲》、奋勇向前的《冲锋歌》、轻快活泼的《快乐的八路军》《八路军进行曲》成为最受欢迎的队列歌曲之一,传唱于各抗日根据地。这些歌,1941年荣获延安“五四中国青年节征文评奖”的“音乐甲等奖”。解放战争中,它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1951年2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将它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1953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军委会又将它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成为军队音乐题材的代表,成为军队在庆典、仪式、阅兵中的司礼乐曲。在延安期间,还创作了《肉弹勇士》(莫耶词)、《抗战突击运动歌》(梁彦词)、《十月革命进行曲》(林韦词)、《新山歌》(高敏夫词)、《抗日骑兵队》(贾芝词)、《准备反 攻》(塞克词)、《军民一家》(公木词)等抗日歌曲。1942年,他参加完延安文艺座谈会后,到太行山担任华北朝阳革命军政学校教务长,积极参加敌后武装斗争。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后,他回到朝鲜。先后担任朝鲜黄河道党委宣传部部长,朝鲜人民军俱乐部部长兼人民协奏团团长、朝鲜音乐大学作曲部部长等职。谱写成《朝鲜人民军进行曲》(朴世永词)。
    1950年,经中、朝两国领导人协商同意,郑律成加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并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在中央民族乐团专门从事音乐创作工作。创作的歌曲主要有《中国人民志愿军进行曲》(欧阳山等词)、《毛泽东颂》(黄小慧词)等。1976年12月7日,因患脑溢血病逝,享年58岁。他一生创作了360多首(部)不同形式、不同体裁的音乐作品,为中国人民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
    邹永学(1919—?) 8岁拜师学艺。14岁开始卖艺生涯。他刻苦好学,会唱、会说、会伴奏。曾和高元钧、杨立德二位老艺人合作演出《武松会话》。1950年秋到西安游艺市场说快书,1953年随中国人民第三届赴朝慰问团去前线慰问演出。曾在省工人文工团、西安市曲艺团、省长安社教宣传队(即后来的陕西省火线文工团)工作。1982年重返西安市曲艺团。曾被评为“陕西省文化艺术先进工作者”;荣获“西安市劳动模范”称号。现为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曲艺协会顾问、西安市曲艺家协会理事。
    丁喜才(1919—?) 陕西府谷人。1929年与父亲、叔父等共同组建了陕北二人台“娃娃班”。丁喜才善演旦角,能演唱许多曲目。唱腔洪亮、细腻,运用自如。1948年府谷县成立了二人台业余文艺宣传队,丁任业务指导。1953年初,参加了陕西省民间音乐舞蹈会演,同年4月间又参加了西北五省(区)第一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后被西北艺专留校任教,同年9月被中央音乐学院华东分院聘为民间音乐教员。他演唱的曲目有:《五哥放羊》《尼姑思凡》《打金钱》《水刮西包头》《方四姐》《走西口》《打樱桃》《打连成》《打秋千》《打酸枣》《放牛调》等。
    王大化(1919—1946) 山东省潍坊市人。1928年随父迁居济南,入省小学、中学就学。1935年赴北平,考入李大钊所办的艺术中学学习,自幼喜爱唱歌和绘画。九一八事变后参加民族解放先锋戏曲学校,随曹禺、马彦祥学习戏剧。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参加了洪深领导的抗敌二队。1939年赴延安马列学院学习。1941年调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戏曲系任教。1942年与李波、路由、安波共同创作演出秧歌剧《兄妹开荒》,轰动延安,成为延安新秧歌剧运动的开创者之一。随后与水华、马可、王家乙等合作创作演出秧歌剧《赵永贵自新》《张丕模除奸》《二流子变英雄》及多幕秧歌剧《周子山》等,这些剧目后来成为陕甘宁边区各地的流行节目。1944年参加陕甘宁边区文教大会,被评为甲等文教英雄。参加了歌剧《白毛女》创作,并担任执行导演。1945年调东北解放区工作,任东北文工团戏剧部长,1946年12月20日乘车外出搜集创作素材,因车祸不幸牺牲,终年27岁。
    李正明(1922—1979) 陕西户县人。1938年参加革命。解放前主要从事党的文艺宣传工作。在延安大生产运动中,参加开荒、种地、纺线之余,他背起背包、服装导具长途行军赶台演出,足迹遍及绥德、米脂、佳县、吴堡、清涧等城镇乡村和黄河两岸。他身体不好和同志们一起吃煮黑豆、烧洋芋。扮演主要角色,演出频繁,往往在后台打过强心针后再去前台演出。1940年从绥德青干校出来,同高鹏、李鸣九等一起组建了绥德分区第一个由党直接领导的戏剧团体——绥德民众剧社。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以后在艺术表演中创造了许多感人形象,他所扮演的王仁厚、杨白劳在陕北军民中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历任绥德分区文艺工作团股长,西北文艺工作团股长,延安儿童剧团副团长,西北青年文艺工作团团长,西北铁路干线工程局文工团团长,乌鲁木齐铁路局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组织部部长,交通部第一铁路工程局革委会常委、政工组副组长,局迎水桥五七干校党委书记,铁道部第一工程局革委会副主任,铁道部第一工程局党委委员、副局长。1979年5月11日逝世,终年57岁。
    杨金凤(1922—?) 陕西武功人。11岁随兄入靖远丁振华班学艺,12岁蜚声艺坛,人称“小十二红妹子”。后加入张云亭、田德年等班社。1941年到兰州易风社、文化社、精诚剧团演出。建国后,在甘肃省实验剧团、新克社演出。1952年调西北戏曲研究院。她戏路宽,工花旦,唱腔有刚有柔。演唱的《杀狗》久演不衰。1951年获甘肃省戏剧会演特等奖,1956年获陕西省戏剧观摩一等奖。
    陈若飞(1922—1984) 河南省开封人。1937年在河南开封读高中,七七事变前后参加学运及抗日宣传活动,1938年到山西运城民族革命大学参加革命,1940年赴延安女子大学读书,后在西北文艺工作团任演员,西北儿童团任艺术教员。1949年5月至1954年任西安军管会戏剧组军代表、狮吼剧团军代表,后调西北文化部艺术处任戏剧科长、西北剧协秘书长,兼香玉剧社副社长、赴朝慰问团西北分团秘书长。1951年后在中央实验话剧院、中央歌舞团任总支书记、党委书记兼副团长。曾参加演出《北京人》《清明前后》《牛永贵负伤》《女状元》等歌剧、话剧和秧歌剧,受到朱德总司令称赞。
    儲金鹏(1922—1987) 江苏人。1932年考入中华戏曲专科学校。1941年毕业参加剧团,工小生,尤擅演穷生,曾同京剧“四大名生”“四小名旦”同台演出。演出剧目主要有《鸳鸯泪》《状元谱》《金玉钗》。1957年参加陕西省京剧团,后因嗓音失调谢绝舞台演出,改做导演,《延安军民》参加全国京剧现代戏会演。退休后应表演团体之邀曾去辽宁、吉林、河北、江苏讲课传艺。
    樊新民(1923—?) 陕西省蓝田县人。1 935年考入陕西易俗社第11期科班学艺,两年后登台演出。他专行文丑,既演官衣、方巾丑,又演腰包小丑,还演彩旦。他学习秦腔名丑马平民演出,深得教诲和亲传,成为马派继承者,形成自己“丑而不油”的独特风格,“源于马派,高于马派”,深受群众喜爱。他演出的《蒋干盗书》《看女》《玉虎坠》《双摇会》等,都是当年马平民的名戏,解放后,他演过《刘胡兰》中的石头、《三打祝家庄》中的祝小三、《大家喜欢》中的王三保等,都各有特色。他在电影《三滴血》中扮演的晋信书、《智取威虎山》中的座山雕、《沙家浜》中的刁德一,技艺精湛。他曾先后获省、西安市表演一等奖,1953年他赴朝慰问演出,回国后加入中国共产党。
    孟遏云(1923—1982) 乳名兰娃。秦腔演员。陕西省长安县斗门镇人。9岁随父孟光华(易俗社丙班须生演员)学艺,初习花旦,后擅青衣旦,她首破秦腔以男饰女(旦的历史传统,成为首位以女饰女登上秦腔剧坛的享誉坤伶。她女学男教、女效男唱,声腔上融男唱 (仄音—假嗓)的行腔拖音,加上女性声腔的本质,唱腔有男声的刚,有女声的柔,高啸而起伏的运气行腔,起落自若,所演的《二堂献杯》《三回头》《起解》,悲腔凄楚酸心,秦韵醇厚,艺术家封至模据其所长,赐名遏云,取“响遏行云”之义。孟遏云20世纪四五十年代唱遍了陕、甘、宁、青诸省。1949年参加西北野战军秦剧队,1951年调入西安易俗社。1952年参加西北演出团赴北京,在首届全国戏曲会演大会上演《游龟山》中之田夫人,获表演三等奖。1953年4月1日赴朝鲜前线慰问,背上行头冲过炮火封锁线,辗转演唱6个多月,荣立一等功。同年赴甘肃河西走廊、兰州至敦煌,慰问平叛部队。1954年叶圣陶在西安看她演出《游龟山》,评其“妥帖、老到、全身有戏”;看了她演的《探寒窑》,评说:“王宝钏尤其酣畅淋漓”;“孟遏云的声音训练,训练达到了极端纯熟的境界,能够自由操纵,从心所欲,随时随地恰当地表达出剧中人的感情”。1956年陕西省首届戏曲会演,她荣获表演一等奖。先后参与拍摄秦腔艺术片《火焰驹》《三滴血》。1958年随陕西演出团赴北京演出,1959年、1960年随陕西演出团去北京为10周年国庆献演后并巡演于南京、上海、杭州、福州、广州、南昌、武汉、南宁、成都、重庆、贵阳、昆明等城市。田汉看了她演出《三滴血》有诗句评赞“乳母心肠最感予”。1960年任易俗社副社长,并当选为省市人民代表、省政协常委、省妇联常委、省市文联常委,全国剧协会员、省剧协理事、农工民主党易俗社支部书记。1953年去朝鲜开城慰问,战火中的锻炼洗礼使她变得坦荡爽朗、笃情诚挚,被青年同志尊为“口畅心直的孟大姐”。“文化大革命”中,她被诬陷为“封资修的残渣”“反动艺人”,遭受批判斗争,戏装游街,劳教退职。1982年12月9日肺心病突发在西安逝世。
    王希贤(1929—1990) 陕西省西安市人。9岁从师学杂技,1945年加入“永成杂技团”,1950年参加西安同义马戏团,1960年参加兴平县杂技团,并任团长。1964年始,先后培养了3批学员,1976年该团演出的“顶碗”被选为全国杂技观摩节目。1981年以来,多次评为省、市、县先进工作者,曾任省政协委员、县人大代表、县政协委员、咸阳市剧协理事,两次出席中国杂技家代表大会当选为理事,两次当选为陕西杂技协会副主席。1983年出席陕西省文代会,198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王希贤表演的《顶竿》《顶梯》《高车》《钻圈》等节目惊险奇妙深受欢迎。
    张彩萍(1929—?) 陕西省绥德县人,一级导演。1944年参加工作 ,曾在西北文工二团、陕北文工团、陕西省文工团、西安市话剧院、西安市歌舞剧院等单位任导演、副团长、副院长等职。1958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在《白毛女》《血泪仇》《反徐州》电影《陕北牧歌》中担任主要角色,导演了《孔雀胆》《红旗谱》《小二黑结婚》《芦荡火种》《雷锋》等数十部剧目,有的获得一等奖。她将绘画、雕塑、音乐、舞蹈、武术、电影等艺术手段运用到话剧舞台上,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苏蕊娥(1931—1967) 陕西商县人。苏哲民之女,7岁登台演出,后加入三意社,成为“一旦挑主角”的台柱演员。唱腔圆润,婉转动听,以演唱《白玉楼》《五典坡》《玉堂春》《斩秦英》见长。青衣戏《杀庙》中的秦香莲,唱腔优美,风姿娴雅大方,被誉为秦腔的“坤伶皇后”。建国后受聘于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任教,录制有《二度梅·重台》《白衣庵》《周仁回府》《四进士》等唱段。
    白祥云(1934—1984) 陕西洛南人。12岁拜师郭相英,17岁单独献艺。他一人同时能掌握六种乐器,边弹边打边唱,能弹唱《三棵白柳》《计划用粮》《石拴子卖粮》《养猪好》《一条扁担》等曲目。自编自演《劝母卖铜》《节约储蓄》等新段子。1981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出席陕西省文化先进工作者大会。
    王玉祥(1935—1984) 陕西省绥德县人。1947年9月参加革命,195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演员、演奏员,1960年7月任陕西省舞蹈学校负责人,1961年12月任陕西省傀儡艺术剧团导演,是陕西省木偶戏的第一位专职导演。他将杖头木偶的表演艺术和现代歌舞戏曲相结合,导演的《孙悟空三调芭蕉扇》《哪吒闹海》《金鳞记》等神话剧,造型性格化,表演生动,音乐舞蹈,浑然一体,受到广泛赞誉。1969年,同编剧、演员、木偶制作人员一起大胆革新,创作演出了大型秦腔现代戏《鹏程万里》《凤凰岛战斗》等,先后上演500多场,为运用木偶表演现代戏创造了成功经验。1971年后,他调宝鸡任创作组长和宝鸡市人民剧团团长。
    焦晓春(1935—?) 陕西三原县人。1946年入周至县“宜春社”学艺,工生角,出师戏是《黄鹤楼》,饰周瑜。1948年又入泾阳“民声社”,学会了《辕门斩子》等剧。同年底投奔李正敏创办的“大华社”,主演《葫芦峪》轰动西安。西安解放后,入户县的“英化社”。从1953年起,一直在兴平人民剧团演戏,焦嗓音响亮,戏路广,她不仅小生、文生演得好,武生也能演,演过《白蛇传》中的白素贞。后由于嗓音变化专演须生,她演唱的《辕门斩子》《葫芦峪》《苏武牧羊》等须生戏,令观众赞叹不已。
    李应真(1937—1970) 陕西米脂人。1948年参加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1949年随团到西安。1952年获西北文化部演员甲等奖,1956年获陕西省第一届戏剧观摩大会二等奖,1957年参加秦腔艺术片《火焰驹》拍摄。1959年随团赴京汇报演出,并巡演13省区。“文化大革命”中受不公正待遇去世,时年33岁。

上一页  [1] [2] 


编辑:秦人
陕西省周边旅游景点 更多
户县钟馗故里 世界八大奇迹馆 汤峪温泉大兴汤院遗址
常宁宫休闲山庄 汉中石门栈道风景区 高西沟
凤凰湖景区 周至县厚畛子镇 药王故里景区
爷台山战地主题公园 武功县武功镇 程家川自然风景区
西安广新园民族村 彬县大佛寺石窟博物馆 姜女祠
陕西省美食 更多
怎么把鸡蛋炒得又香又嫩 当然有技巧
精致的袖珍美食 挑战灵活十指
怎么把鸡蛋炒得又香 精致的袖珍美食 挑
打假时间到 教你鉴 这些被扔掉的部分才
可以吃下去的美貌酒 告诉你真正的“日本
“可可树”新派甜品 睡前食物红黑榜 胖
不知道吧 微波炉原 风靡中国的潮汕砂锅
陕西省特产 更多
陕西特产大礼盒[图]
陕西的旅游纪念品 陕西八大怪泥塑
LED灯皮影系列 陕西土特产品旅游纪
陕西工艺美术品 文物复制品和仿制品
陕西旅游纪念品 榆林地毯
蓝田玉雕 安康绞股蓝
推荐信息  
·全国见义勇为模范候选人——沈星
·全国助人为乐模范候选人——贺军
·李军朝
·穆海宏——国内走陵第一人
·80后剪纸艺术继承与发扬者——王宁
·记我省著名青年书法家石亮---三秦笔意写
·西安近现代人物——陈树藩
最新更新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5 陕西名人大全 http://www.sanqinyou.com/mingren/.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合作电话:18966730327
三秦腾飞 旅游雄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