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李颙(1627~1705年),字中孚,号二曲,陕西盩厔(今周至)人。清初著名学者,与黄宗羲、孙奇逢同称三大名儒。 李颙出身贫寒,家计艰难,靠打柴换米勉强度日。因无钱进私塾读书,便立志刻苦自学,终日手不释卷。他天资聪明,求知如渴,虚心好问,博览经史子集,穷究天文地理,综合钻研了濂洛关闽各学派的观点,并有所创新和发展,自成一家学说,成为名扬北方、饮誉江南的知名学者。 李颙的父亲为明军下级官员,在襄阳作战中阵亡。康熙九年(1670),他徒步去襄城寻找父亲遗骨。当时常州知府岳钟麟邀请他南下讲学,他便去了无锡、江阴、宜兴等地,所至,听众云集,当地人称为“江左百年未有之盛事”【注:《二曲集》卷四十五。】。 李颙怀有明朝亡国遗恨,又对清贵族的人关极为不满,因而无意功名,不愿仕清,以埋头钻研学问自慰。康熙十二年(1673),陕西总督鄂善三次才聘得他到关中书院讲学,又以“隐逸”推荐他做官。朝廷专门派遣官员到陕催他进京,他坚辞不出。十四年,他迁居富平,和李因笃相交往。十七年,礼部再次以“海内真儒”举荐他作官,康熙帝派使登门相请,他却以绝食和自刺相对抗。这种志气和反抗精神,受到当时对清朝统治者的文化压迫政策极为不满的士大夫的同情和支持,使他的声望更高。十八年,他由富平返归周至,从此闭门谢客,不愿与世人来往。只有顾炎武等名士到来,方肯相见谈论。 康熙四十二年(1703),皇帝西巡到陕西,传旨召见李颙。这时他已77岁,有病卧床,不愿去见康熙帝,只是派他的儿子李慎言带上他的著作《四书反身录》、《二曲集》去见康熙帝。康熙深知李颙在文人士林中名高望重,不好勉强。为笼络天下士大夫之心,康熙亲书“志操高洁”四字及诗作一幅赠给李颙。康熙四十四年李颙病逝于家,时年78岁。 李颙学术思想的核心是“反身自省”。他倡导“明体适用”,匡时要务,宣传关学派“重实践,经世致用”的观点,也继承了程朱理学一部分僵化了的学术思想,形成为一种折衷改良的学说。他这种思想观点形成的社会原因是:明末,民不聊生,人心动荡,农民起义遍及大半个中国,而他又不满农民起义军推翻明王朝;清初,各地反清势力此起彼伏,动乱不安。 清朝统治者对思想文化实行禁锢政策,压抑一部分文人的激进思想。他把这种阶级矛盾所引起的社会政治的变化视为世风不正,所以他认为:天下治乱,必先正人心;正人心,必先明学术。所谓明学术,就是标榜忠君爱国的思想。他希望通过教育的办法来解决当时的社会矛盾。这种思想在当时的文人士林中颇有影响,在农民、商人、手工业者中也受到欢迎。同时,也适应清朝统治者希图安定人心的需要,在客观上起到了帮助清廷巩固统治的作用,所以受到康熙皇帝的重视。 李颙主张“经世致用”的治学观,对促进社会生产领域各门学科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他的“明道存心以为体,经世宰物以为用”【注:《二曲集》卷六十一。】的观点,是超过宋明学者的新论点。他重视社会生产的发展,认为:“择吏、重农、轻敛、禁暴”是“王道之始”,“明礼、正学、兴贤”是“王道之成”。其出发点是主张社会改革。尤其是关系到关中农民利益的事情,他就出面讲话。他曾提出清查地主隐占的土地,使农民有常耕田。康熙三十一年(1692),关中大旱,百姓饥不堪忍。他曾向陕西布政使和各级衙门陈急务七条,为救灾出谋献策。他痛恨贪官污吏,痛惜社会风气败坏,曾选辑了一些廉吏的事迹,编成《牧政往绩》一书,希望供当政者借鉴。 李颙强调实施礼乐兵刑、农垦水利等适用生产的学问,特别重视农业和水利。他认为农业是立国之本,民生之命脉。这在当时是积极的观点。他还提出推广种树、种蔬、种药之法,都充分说明他是十分重视生产发展的。这也正是李颙思想中积极的一面。他的学说由门生王心敬札记,整理成《四书反身录》和《二曲集》传世。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