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久闻大荔县有位桃核雕刻艺人,技艺高超、功力深厚,耳闻不如一见,我们一行为了普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特此采访这个以桃核雕刻大放光采的能工巧匠。 张德荣,这位年过六旬的老人,大荔县高明镇高明村五组人,擅长桃核雕刻工艺。桃核雕刻,顾名思义就是在小小的桃核上雕刻出各种动物、人物的形象,其中以十二生肖的雕刻最具代表性。还有十八罗汉、八仙过海、中华珠和各种花鸟鱼等雕刻。听说我们要采访他,老人激动地拿出他用桃核雕刻的十二属相给我们看。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工艺品,鼠、牛、虎、兔、蛇、马、羊、狗、鸡、猴、猪各具情态,惟妙惟肖。更有甚者,以花船为主,以罗汉头、八仙等题材的核雕珠串,构思精巧,刀法细腻,雕刻精湛,真不敢相信,这些巧夺天工的超微工艺品竟出自一位农家人之手,更没想到雕刻工具也如此简单——仅几把刀、锉而已。 张德荣走上雕刻这条路与家庭熏陶密不可分。爷爷张存善就是当地远近有名的以雕刻木花纹见长的工匠,爷爷14岁时,就牵头承接修缮华阴庙,其出色的手艺受到社会各界好评。按照当时的习俗,张德荣的伯父——张存善的大儿子张建清继承了父亲的祖传绝技,在父亲指导下,他在雕刻木花的基础上用桃核为原料,雕刻出形象逼真的属相动物。随着技法的娴熟,核雕品种日趋丰富,并赋予其一定的文化内涵,如关公、钟馗等历史和传说人物、神仙人物、避邪神兽、吉祥物等等,精巧玲珑,是一种垂挂在衣带或纨扇或绣袋下面的坠物,作为装饰和点缀,亦可玩赏。 解放之前随着爷爷名声见涨,不少人慕名而来邀请他作活,也挣了些钱,当时,正值社会动荡,战火连绵,绑匪四处横行,“拉票”(抢劫钱财)时有发生。一次爷爷被土匪拉到村古庙中,因拉票未果,绑匪恼羞成怒竟把爷爷张存善能雕刻出各种工艺品的右手砍断了。“祸因技来”的意识使爷爷临终前都忘不了嘱咐后辈不要再干匠人这行当。 按照祖父的遗愿,伯父张建清也不打算把手艺传给喜好这行当的侄儿张德荣。 这并没难住幼小的张德荣,他凭着较好的美工基础和一腔热情,竟悄悄地偷着学起来。没有工具,他就想法自制;核桃不多,他就“厚着脸”向人索要,及时收集;没人指导,他就偷偷看伯父的雕刻,细细琢磨,大胆练习,随着他手被刻刀误伤次数的减少,他的雕刻技艺愈来愈成熟了。 这类展现雕技的桃核雕讲究雕刻物品形态的生动有致,刀法、技艺娴熟细腻,把玩于手间要经得住再三品味,如一枚《骑马关公》,就是利用一枚小小的桃核有限的体积,巧妙地构思布局,将人物神态风采展现得淋漓尽致,关公的坐骑与所持之刀形神兼备,安排处理位置恰到好处。整件作品人物举止神态不乱一分,前后左右不虚一笔,细微之处不省一刀,区区微微一件核雕小品,没有混沌无序之嫌,游刃有余,得心应手。像“关公”之类题材的核雕因其数百上千回地雕刻与研习,早已熟稔其布局和刀法,所制出的物品自然耐人寻味,也无可挑剔。 在我们的要求下,张德荣老人拿了一个桃核现场雕刻示范。他一边刻,一边告诉我们,要刻好每件工艺品,首先要看料选材,这是雕刻成功的前提。桃核的表面高低凹凸不平,依据桃核的形态与质地决定适合刻哪种物品,因此,动刀前,刻什么内容,如何下刀就应成竹在胸。二是刮外皮,主要是刮掉桃核的外沿及其他部位粗纹,保证桃核的基本均平。在奏刀巧雕巧作人物大轮廓以使形态精准,凹凸分明之后,修饰人物和物品的细部纤毫入微就显得非常重要了,这就是第四步,这时必须非常细心,头脑十分清醒。说话间,一个颔首微笑于莲花之上的观音的轮廓邹形初具。 [1] [2] 下一页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