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屈复(1668~1745) 字见心,号悔翁,初名北雄,晚号逋翁,金粟老人,世称“关西夫子”。今罕井镇人,后迁县城北关。幼有殊禀,8岁作文即已惊人。同里贡士王诜喜其才华,许以女。及期,女暴卒,王诜复以次女续配。19岁应童子试,考得全县第一。但他毅然弃去功名,闲游于终南、太华、泾渭间。富平著名学者李因笃赞曰:“三秦之秀,全在于此。”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离家,时年27岁,漫游洛阳、开封。吟咏之诗,多属前人未发。三十五年(1696)入京,寓居一载,不进见官府一人。次年,又游于齐鲁河济间。历朝旧址遗事,游咏殆遍。蒙郯城知县刘三异挚诚款留,遂设馆于贡士张偕六家,从此,郯城即成为他第二故乡。此后,又漫游山西与江南诸地,触景成咏。三年后返郯城从蚤撰著,远近读书人皆以未能受教为憾,京都人士尤其仰慕。五十七年(1718)春,应刑部尚书巢可托、内阁学士赵晓亭等邀请二次赴京,主持诗社,声望甚大,求教者甚多。怡贤亲王想请一位博学的人以便咨询,令巢可托物色。巢可托举荐屈复,答应岁俸千金,他坚辞不就,作《贞女吟》以明其志。刑部尚书张廷枢(韩城人)闻其名,想举荐给朝廷,又遭谢绝。雍正四年(1726)出京,再次漫游江南,留居一载,返回郯城。八年(1730),应朋友及门人邀请,第三次到北京,声望益重,天下谈诗者奉为宗主。乾隆元年(1736),朝廷开制科,举荐博学鸿辞,应征者云集京师,他黯然不求闻达。吏部尚书杨超曾与他素不相识,上疏荐举,朝廷命试,他竟以老病推辞,亦不拜谢杨超。杨超曾亲至寓所劝告,他以友相待,为此作《感遇诗》三十首。先后居京近20年,达官贵人来访,迎送不出庭户。人说他行为怠慢,他道:“以地位而言,布衣怎敢与公卿交往,以文章道义而占,恐诸公不得以俗礼责我。”十年(1745)五月二十一日,病卒于郯城寓所。他一生清贫,衣食全赖朋友、门人接济。往往灶不举火,而谈诗不少衰,下笔千言立就。警奇句辞,大率自饿腹中诵出。诗作多收入《弱水集》共2217首。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