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韦应文(1914~1982) 马湖乡永平村人。历任马湖民团团副、副保长,国民党三十八军教导队排长。民国34年(1945)加入中国共产党,任马湖区地下党委书记兼马湖游击队指导员,游击于蒲城、澄城、白水交界山沟地带。新中国建立后,历任区委书记,县公安局局长,西北民委副科长,甘南藏族自治州工委秘书长、州工交处处长等职。后调回蒲城,再任公安局局长,统战部部长,县政协副主席。1958年在甘南被错定为右派分子,后乎反。1964年,又在蒲城被定为“许、荆、赵地方主义反党集团”分子,1979年平反。 王圣域(1895~1987) 原任乡富王村人。原名东鲁,化名韩步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理化系。民国14年(1925),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失去组织关系,加入国民党。历任国民军联军驻陕司令部政治部副部长,国民党陕西省党部执行委员,民政厅科长,教育厅督学,省第九区(凤翔)专员公署参议。参与创办蒲城县立初级中学,并首任校长职务。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华北行政委员会文教委员,华北人民博览馆副馆长,天津历史博物馆副馆长,蒲城县政协委员,陕西省文史馆馆员。 樊中黎(1912~1988) 罕井镇人。民国16年(1927)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21年(1932)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中共汉中特委宣传部长、青年部长、民先总队长、三十八军政治部敌工部长、河南军区政治部敌工部长、二一五师政委、第十二兵团政治部联络部长、第二十一兵团政治部组织部长、广西军区政治部保卫部长。解放后任第二机械工业部干部司长、劳资司长。由于受“左”的错误路线影响,1955年以后,他蒙冤受屈,几十年来多次受到政治冲击。1980年平反昭雪,任成都电讯工程学院顾问(副省级)。1988年4月在成都病逝,终年76岁。 张蕙兰(女)(1904~1993) 孙镇东街人。自民国8年(1919)与杨虎城结婚以来,对杨将军的革命事业非常尊重和支持,长期操持家务,默默无闻地侍奉杨太夫人,至亲至孝,众口皆碑。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杨将军身患重病,她日夜陪伴而无暇照顾亲生子拯人,致因急病夭折。罗佩兰夫人、谢葆真夫人所遗子女,她视若己生,多在自己身边教养成长,先后走上革命道路。她所主持的西安杨府,是爱国进步人士聚会活动场所之一。她被人誉为“无名英雄”。新中国成立后,长期担任西安市政协委员及陕西省政协委员。1993年2月7口病逝,终年89岁,安葬在杨虎城将军陵园。 周梵伯(1909~1993) 城关镇人。青年时期就读于上海法科大学、中国公学大学部。民国20年至26年(1931~1937)担任杨虎城将军机要秘书,参加过西安事变。32年(1943)7月,任国民党第四集团军总司令部驻洛阳办事处处长。33年至35年(1944~1946),任蒲城县参议会副议长、省参议员。36年(1947)在蒲城县参加“国民大会”代表竞选,当选“国大代表”,后任国民党中央宪政促进委员会委员。新中国成立后,投身革命,较长时间在长安县一中和西安市二十六中任教,期间曾任长安县政协常务委员。“文革”中受到冲击。1979年平反以后,历任陕西省政协委员、常务委员。 王伯谋((1908~1993) 陈庄乡人。民革成员。民国16年(1927)参加冯玉祥部教导团,接受训练后,任南路第三师骑兵连长。旋任榆林高双成部少校副官,其间与我党我军领导人高岗、贺龙、习仲勋保持密切联系,曾与共产党员李象九、阎揆要、史未然收编黄龙县土匪队伍5个支队。18年(1929)受高岗指示参与营救阎红彦等共产党员出狱。26年(1937)任伊东游击部队参谋长兼第三支队长,参加抗日。30年(1941)任国民党左协中部骑兵团长。35年(1946)任国民党新二十二军第十一旅旅长。于38年(1949)改任该军新兵总队总队长,同年5月20日率部在西安起义。西安解放后,私人投资接办尚友社剧团,并任董事长、社长。1958年调西安市文物园林局工作。“文革”中受到冲击,1973年平反。1979年任西安市政协委员。1985年任陕西省人民政府参事。
上一页 [1] [2] [3]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