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直 耿直(1895—1918),字端人,交道十甲沟人。父耿元耀,清末武举。1908年由县立高小毕业,考入警察训练所,1910年毕业,至寺前镇创办警察所。受严维翰、杨子廉等影响,矢志维新,与西安同盟会之宋相臣、范耀明相联系。 1911年西安反正,耿直闻讯驰赴西安参加战斗,为军政府外交司长宋相臣作弁卫。省垣光复后返回大荔,与蒲城郭坚号召渭北精壮成立冯翊军,投入东路战斗。共和告成,冯翊军编入陈树藩之陕西陆军第六混成旅。 袁世凯阴谋篡权,派陆建章为陕西督军,耿直出走晋南,结识民党李岐山等,策划“反袁逐陆”,北洋政府悬重赏通缉不得。 1916年2月21日,高峻、曹世英、郭坚、耿直以陕西护国军名义,在白水宣布独立,因陈树藩背信弃约,起义军在蒲城受阻被逼转移。郭坚、耿直率军北上。一路,耿直身先士卒,恃其神枪,攻无不克,连下同官、宜君、洛川、富县、绥德、米脂,定边等十余县。 4月,陈树藩趁关中空虚欲取代陆建章。郭坚、耿直回军南下,至耀县、三原,关中震动,又迅即进占西府各县。“逐陆”后,郭坚、耿直分任陕西游击军司令、副司令。后改编为陕西警备军司令、副司令。 张勋复辟,郭坚出兵讨伐。陈树藩乘机分化,升耿直为警备军司令。郭坚受陈树潘、阎锡山围剿败回咸阳,耿直巧与陈树藩周旋,秘密护送郭坚去凤翔。辛亥革命元老张钫回忆:“耿忠于党,陈不之知,陈的聪明诈骗,部下害怕,耿能使陈一点不觉,才略可谓在陈之上。” 1917年8月,耿直派参谋范润生至广州谒见孙中山。孙中山以大元帅名义委任耿直为陕西靖国军招讨使。 10月,高峻、郭坚、曹世英、刘锡麟一致同意耿直提出的“倒陈计划”。按照计划,高峻于12月3日在白水宣布独立。陈树藩急调重兵围剿。耿直正准备在西安向陈树藩发难,而刘锡麟亦欲借陈树藩用兵白水,要在临潼截取北京运往新疆的一批枪械,不能来西安接应。刘锡麟派其部属廉安儿来西安,图谋刺杀陈树藩。9日,廉安儿随耿直进督军府见陈树藩,因临事慌张,刺杀未成。10日晨,耿直电话告陈:廉安儿果有行刺企图,请陈亲自发落。得陈同意,派精壮押解廉安儿,二次进督军府行刺。精壮解廉安儿至督军府,适值关中道尹陈友璋来向陈树藩辞行,精壮分辨不清,将陈友璋击毙。陈树藩逃出督军府,急急调集兵力,向耿直猛扑。耿直据守钟楼至南门一线,以不足600人与陈树藩3000之众激烈拚搏。陈军死尸遍地,不能得逞。高峻于10日突围,撤向纵目。刘锡麟于11日赶来接应,但截枪后所编新兵,一触即溃。曹世英联络不灵。郭坚路远迟迟不到。耿直坚持三昼夜之后,于13日晨整师由南门撤出,西安发难遂告结束。数十年之后,西安人仍常常提到“耿直打炮”之盛况,于右任题耿直小照云:“覆局何尝古异今,义旗虽倒果成因。英雄关内知多少,血战长安有几人。” 耿直撤离西安,与郭坚会合,至周至,按孙中山委令,成立陕西靖国军,推郭坚为司令,已任副司令,通电各地,声讨陈树藩,揭开陕西靖国军时期的序幕。 陈树藩东路无战事,全力压迫郭、耿,耿退守岐山、凤翔一隅。耿直在岐山鏖战八昼夜,突围至富平美原与高峻会合,攻战白水。郭坚随后赶到。 1913年1月25日,郭坚、耿直出兵蒲城。陈军李天佐一闻耿直之名,节节败退。耿直亲率所部最先由西门南侧登上城头,打开西门,占领城内西半部,胜利在望。部下因争夺缴获马匹等发生混乱,又遇岳维峻回家在城内,帮助李天佐拚死撕杀。耿直左臂负伤,从城上跳下,奋力突围,死于枪林弹雨之中。 耿直罹难后,其弟耿庄带领部队继续投入靖国军战斗。 孙中山亲笔为耿直题词:“为国捐躯”,并追赠陆军中将。1923年葬于本县原畔,建立陵园,于右任书纪念碑及墓志铭。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