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杨述祖 杨述祖(1903—1983),本县时村(原在今柳枝镇,1959年迁至西安草滩)人,我国著名的病理学家。 他出生农家,在县教育会高等小学毕业后,于1916年在西安一中求学,次年又转入天津南开中学,1918年东去日本留学。1928年从日本名古屋医科大学医疗系毕业后,又考入东京帝国大学,为病理部研究生,1931年获博士学位。同年回国后进入上海自然科学研究所,历任助教.副研究员、研究员。以后曾任上海东南医学院、同德医学院及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病理学教授。解放后,调至武汉医学院,曾任病理解剖学教研室主任、基础医学部主任等职。他是国家高教一级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还曾任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五届与第六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委员、中华医学会病理学会副主任委员。 杨述祖以其病理学研究方面的高深造诣,在医学界享有声誉,他发表了数十篇高水平的学术论文,编写了多部著作,特别在寄生虫病和我国地方病的研究中作出过独到的贡献。他治学严谨,课题设计目的明确,针对性强,而且周密,所得结果十分可靠,其中一些独特见解纠正了当时的一些错误认识,其论文在多年之后仍为国内外文献所引用。早在日本留学时,他就曾用狗作绦虫病与贫血的研究实验,证明绦虫不能引起恶性贫血,纠正了当时的错误观点,使他的导师十分惊讶。地方病、寄生虫病研究离不开现场调查,杨述祖曾多次深入疫区,访病问病,亲自给患者作各种化验,得到了第一手资料,并取得出色研究成果。在他72岁的时候,领导主持了《外科病理学》一书的编写。在这部200多万字的巨著中,他亲自撰稿30多万字,并对全书逐字逐句地审查修改。《外科病理学》填补了我国在这一方面的空白,成为活体组织检验工作必备的工具书。书成后,杨述祖坚持以集体名义发表,不同意署自己的名字。 杨述祖除进行教学研究外,每天还要会诊大量来自全国各地的疑难病理切片。他对每例切片都认真仔细观察,详细记录,必要时还绘图,诊断准确率极高。他对待病人,不论身份高低都一视同仁,对于登门请求会诊的普通病人,他总是满腔热情予以接待。他曾说:“作为一个医生,要为病人和病人家属着想,我们虽花费了一些时间精力,心里却坦然。” 杨述祖虽有较高的社会声望,但对学生谆谆善诱,对同志亲切和蔼,对身边的每个人都热情关怀。偶有失言,便寝食不安,唯恐伤害他人感情,往往登门道歉。 他对党对社会主义无限热爱,他曾说过:“我坚信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中国只能是一盘散沙。”从1956年起,他就申请入党。1982年3月,在他79岁高龄之际,多年夙愿终于实现,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83年12月5日,因癌症医治无效,杨述祖不幸与世长辞。临终时,他要求死后丧事从简,遗体进行病理解剖,不开追悼会,不留骨灰。武汉医学院党委遵照他的遗愿,将他的骨灰分为三份:一份撒在学院图书馆前的花坛内,一份埋在学院病理教研室门前,并种植一棵长青树;一份撒在他的故乡华县的土地上。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