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杨钟健 杨钟健(1897—1979),杰出的古生物学家,我国古脊椎动物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字克强,龙潭堡(在今少华乡)人。陕西著名教育家杨松轩之子。 1910年,毕业于华州教育会附设两等小学堂,1913年考入西安三秦公学中学班,后转入西安省立第三中学。1917年赴北京求学,先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9年入北京大学地质系。在新文化思潮影响下,他热心阅读《新青年》等进步书刊,参与组织起“陕西省旅京学生联合会”。“五四”运动中,他以满腔热血参加了天安门游行示威大会,接着参加了邓中夏等人发起的北大平民教育讲演团,还作为北方学生代表赴上海出席全国学生代表大会,主编了以揭露陕西社会黑暗为主的刊物《秦劫痛话》。在陕西旅京学生联合会主办的《秦钟》月刊上,挥笔痛斥陕西军阀。1920年,经邓中夏介绍,参加了少年中国学会和北京马克思学说研究会。1921年7月至1923年7月,他两次当选为少年中国学会执行部主任。与此同时,杨钟健与陕西在京进步学生刘天章、魏野畴、李子洲等,于1921年10月又发起创办《共进》半月刊,并于次年成立政治性社团共进社。在1923年10月以前,他一直是共进社负责人之一并担任《共进》半月刊的主编。1923年上半年,杨钟健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共关于同国民党建立统一战线的策略制定后,他由李大钊、邵力子介绍参加了中国国民党。 1923年夏,杨钟健从北京大学地质系毕业,接受老师李四光的建议,于同年10月赴德国留学,于1924年4月正式考入德国慕尼黑大学地质系古生物专业,专攻古脊椎动物学。1927年,以优异成绩通过毕业论文答辩,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当时西欧学自然科学得博士学位,一般授哲学博士)。他的博士论文《中国北部之啮齿类化石》发表后,立即受到国内外学者的赞誉,被认为是中国古脊椎动物学诞生的标志。1928年2月,杨钟健离开德国返回祖国。 1928年春,他在北京国民党政府实业部中央地质调查所,主持新生代研究室对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的发掘工作,翌年又担任这个研究室的副主任。从1929年到1934年,杨钟健的主要学术贡献在古哺乳动物学和第四纪地质方面。他在这一时期的研究工作使他成为我国哺乳类化石和新生代(特别是第四纪)地质研究的奠基人。从1934年起杨钟健研究的重点逐步转向爬行动物,但一直到1940年前,新生代地质和哺乳类化石,仍然是他野外考察和研究工作的主要对象。由于他在学术上的卓越成就,曾被选为1936年和1937年中国地质学会的两任理事长。 “七七”事变爆发后,北平被日本侵略者占领。杨钟健只身南下,辗转到达昆明,任地质调查所昆明办事处主任,并兼任西南联合大学名誉教授。在昆明的几年中,他的主要学术活动,是对云南禄丰动物群的发掘和研究。这一研究,使禄丰动物群成为世界上研究这一重要地史时期,脊椎动物和古地理的一个经典与标准的化石地点,而杨钟健本人也因此成为当时国际上最活跃和最有成就的一位古脊椎动物学者。1940年夏,杨钟健被聘为地质调查所古生物研究室脊椎古生物组主任和地质调查所新生代研究室名誉主任。同年10月,他随昆明办事处迁到重庆,应邀兼任重庆大学名誉教授。1944年4月杨钟健赴欧美考察和讲学。 1946年3月,回国以后,至南京继续在地质调查所工作,同年冬任中国古生物学会理事长。次年春,兼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1948年秋,杨钟健出任西北大学校长,抵制了胡宗南将学校迁至成都的图谋。1949年4月,他拒绝了国民党胁迫他去台湾的引诱,在南京迎接了解放。 1949年12月,杨钟健任中国科学院编译局局长;1953年,任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室主任;1957年8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成立,他担任所长;1959年又兼任北京自然博物馆馆长。从此,他将全部精力倾注于古脊椎动物学研究和自然博物馆的建设上。1962年,他以卓越的学术成就和崇高的国际威望,被美国古脊椎动物学会选为名誉会员。在解放后的17年间,杨钟健不仅在学术研究方面做出了极为突出的富有开拓性的贡献,而且为我国古脊椎动物的研究和自然博物馆的建设,培养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骨干。1956年4月,杨钟健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还曾被选为第一届至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文化大革命”中,杨钟健被打成“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但他顶着政治上的压力和肉体上的折磨,仍孜孜不倦地坚持科学研究工作。1975年,被英国林耐学会选为会员。 “文化大革命”后,杨钟健兴致勃勃地投入振兴祖国科学的伟大事业。但却因病于1979年1月15日与世长辞。 杨钟健一生学术研究的范围,涉及地层古生物、古人类及考古学等广阔的领域。他先后完成学术论著600多篇(册),其中包括20多部专著,是我国古生物学界著述最多的学者,在世界上也称得起是丰产学者。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