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张奚若(1889~1973) 原名耘,字亦农,号熙若,后改奚若,朝邑仓西村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毕业,获硕士学位,留学英、法、德、苏等国。20岁参加同盟会,追随孙中山从事革命活动。经井勿幕指派,赴日本购买起义用的枪支、弹药。其后,同盟会派张前往武汉,与黄兴建立直接联系,行至河南淅川,被清军逮捕,押于南阳监狱两月有余。南阳光复,方得免难。历任国民政府教育部国际交换局长、高等教育司长,又任清华大学及北京大学等校教授十余年。民国二十六年(1937),抗日战争爆发后,任西南联大教授。 奚若曾写有《辛亥革命回忆录》,对辛亥革命前后国内外革命形势及陕西响应武昌起义,光复西安的情形,记述甚为翔实。民国二十四年(1935)“一二·九”运动时,曾写有《冀察不应以特殊自居》一文,遭到当局反对,致发表该文的《独立教诲》杂志社被封闭。民国二十六年至三十四年(1937~1945),抗日战争时期,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反对国民党召开国民代表大会,拥护中国共产党提出成立“联合政府”的主张,拒绝出席国民参政会,积极支持与参加国民党统治区的学生民主运动。 民国三十年(1941)三月,国民党召开的二届一次参政会上,奚若应邀参加。他尖锐地批驳了孔祥熙的财政报告中为掩饰通货膨胀真象而设的遁词,言锋犀利。主持会议的蒋介石大为恼火,长时间按铃警告,要张终止发言,张坚持说完话始离场而去。 民国三十三年(1944),著文揭露国民党一党专政与蒋介石个人独裁所引起的严重后果。并提出“废止一党专政,取消个人独裁”的方案。蒋介石举办庐山军官训练团,欲请张为教官,他断然拒绝。民国三十六年(1947),在昆明爱国人士纪念闻一多死难一周年大会上,他蔑视忌害,慷慨陈词:“谁能像你绝对地鄙视‘明哲保身’哲学,而将‘威武不能屈’的精神发挥到顶点,为民族增光,为懦夫增耻。”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在讨论国旗、首都、国名、国歌时,张力陈己见,认为居安不能忘危。主张仍用《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作为国歌歌词。当有人提议将国名定为“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时,张表示不赞成,提出把国名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张。他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已说明了我们的国体。“人民”二字指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这已经把人民民主专政的意思表达出来了,因此,不必要让“民主”二字再出现,以免重复。张的意见受到大多数代表的赞同和支持,获得了大会的通过。张后曾代表无党派民主人士,出席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华北人民政府高等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校务委员、政务院政法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长、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主任、第一、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二、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外交学会会长等职。 张虽一直在外工作,却时刻关怀故乡教育事业。民国二十四年(1935)春,回乡探亲,在朝邑各界人士的欢迎会上,讲述世界局势与我国抗日方针后,着重谈了朝邑教育方向问题。他曾召集在京朝邑籍大学生去其家聚谈,对他们热情地说:“我请大家来,不是拉帮结派,而是鼓励同学们努力学习。愿故乡能够输出更多的大学生”。张教学严谨,时刻不忘以爱国热忱与民族气节激励学生,从不牟名求利。生活俭朴、公私分明。建国后从教授到部长,不占国家一分便宜,不让子女亲属坐公家小汽车。为人言而有信,爱憎分明。建筑学家梁思成曾于巴黎约张回家乡时拍摄一张“岱祠岑楼”照片,以作研究古建筑资料。张经久不忘,返乡后当即拍好寄去。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