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石锋 清宣统二年(1910)生,城关镇西关村人。民国21至25年(1932~1936),先后毕业于西安师范学校和上海美专。24年(1935)12月,在上海参加中国人民武装自卫会。25年(1936)1月3日,加入抗日青年团、共青团(跨组织),同年暑期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上海秘密学联南市区负责党的工作及抗日救亡和全国学联《学生新闻》发行工作。次年在山西加入荣河县人民抗日游击队,同年8月到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28年(1939),任八路军后方留守处联络科长,同年8月受组织派遣赴西安陪同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二次访问延安。35年(1946),去东北参加了辽西工委根据地建设,为配合东北四平、本溪、抚顺的解放战争,参加了破击北宁线战斗。次年调冀察热辽十八地委任宣传部副部长,曾与城工部副部长杜星垣率领一批平、津大专学生通过冀东地下交通至热河,筹建了冀察热辽联合大学,任行政学院院长。37年(1948),辽沈战役后随军进关,在北平任第4野战军南下工作团3分团秘书长。1949年9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南军政大学江西分校党委常委、政治部主任。 1951年8月转业,任西北局干部处副处长。1955至1966年,任陕西省劳动局局长、陕西省计划委员会主任。1969年10月,负责汉中石门水电站建设。1970年5月,任汉中地委第二书记。1972至1978年,任中共陕西省委办公厅领导小组组长、中共陕西省委代秘书长、省革委会办事组组长。1979年12月,当选为陕西省第五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工交组长、法制委员会主任。1983年5月离休。 王佐贤 民国7年(1918)生,城关乡麻坊铺村人,中共党员。29年(1940),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30年(1941)后,任延安八路军留守兵团警1旅司令部参谋,冀热辽军分区司令部、热辽军区司令部、热河省军区司令部、中国人民解放军高射炮兵4师司令部科长,曾在延安大生产运动中被评为劳动模范。1950年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防空司令部、东北空军司令部作战值班副参谋长,空军高射炮兵1师司令部副参谋长,空军炮兵团长、副师长,空二军司令部副参谋长(副军职)。1980年离休。 邓效南 民国9年(1920)生,曹家湾乡曹家山村人。27年(1938)6月,在陕西省洛川县八路军随营学校参加革命,后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28年(1939),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任晋察冀军区司令部警备参谋。31年(1942),任军区30团3营副连长,曾参加百团大战,在反扫荡中与日寇作战,负伤致残。32至38年(1943~1949)7月,曾任团作战参谋、营长、师司令部科长、军教导团队长等职。参加了解放榆林、荔北、瓦子街和解放大西北等战役,立功多次,负伤3次,致三等甲级残废。1950年,转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曾任航校训练处长、部长、空军气象专科学校教务处长、飞行预科学校副校长、军事科学院空军教研所所长(副军职)。195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授予他三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三级解放勋章。1984年离休。 胡宗贤 现名洛克,民国9年(1920)生,城关乡麻坊铺村人。27年(1938),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28年(1939),加入中国共产党,一直在部队工作,历任参谋、科长、连长、营长,团、师参谋长和团长、师长。1958年,任广州军区空军司令部副参谋长、后勤部长、广州军区司令部顾问等职,现已离休。 张志祥 民国22年(1933)生,温水乡王家壕村人,中共党员。1949年9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入洛阳步校学习,毕业后曾任189师司令部参谋,工兵营连长、指导员,北京卫戍区警卫师工兵营政委、营长,北京军区步校正团级教员、营建施工处长、营建办公室主任,副师职教员。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立三等功1次,他负责营建的北京军区步校被评为优质工程,受到校党委和总后嘉奖。1988年离休。 苏万良 民国25年(1936)生,李家河乡庙背后村人。1952年9月,先后在宝鸡师资短训班和西北局机要干部训练大队学习。1968年,任青海省玉树州抓革命、促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兼农牧组组长,囊谦县委副书记、县革委会副主任。1976年后,任中共青海省委办公厅政研室、政治处、清查办公室副主任。1980年,任中共青海省委机要局副处长、处长、局长。 苟拴定 民国25年(1936)生,城关镇人。1958年7月,毕业于西安煤炭学校机电专业,同年分配到甘肃省窑街矿务局(师级局)工作,曾任矿务局二矿技术员、队长、生产处、政治处副主任、主任,矿革委会主任、矿务局处长、一矿矿长、书记。1983年任矿务局副局长、党委常委、工会主席。他主持的两项科研项日,分别获甘肃省科委成果奖、煤矿科技成果二等奖。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
[1] [2] 下一页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