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淳风 李淳风(602~670),岐州雍人(今岐山县风鸣镇李家道人)。祖籍山西太原。父亲李播,曾任隋高唐尉,颇有才华,精通文学,且知天文、晓地理。李淳风受其熏陶,自幼好学勤勉,博览诸子百家,对于天文、历学、算学、农学、阴阳学等极有兴趣,苦钻不辍,渐趋精通。 唐贞观元年(627),25岁的李淳风上书,对著名道士员外散骑郎傅仁均所著的《戊寅元历》提出18条意见,引起时人重视。太宗采纳他的7条意见,授他将仕郎,入太史局供职。 他在此学习和研究天文、历法、算学以及天象仪器,颇有所得。不久向唐太宗上疏,建议改制浑天仪,太宗欣然同意。于贞观七年(633),终于制成新浑仪,即铜铸浑天黄道仪。将古代的两重浑仪改为三重,最外为六合仪,中间是三辰仪,最内系四游仪。在此之前的浑天仪,只相当于四游仪及六合仪两个层次。此仪黄道经纬、赤道经纬、地平经纬均可测定,时称极妙。太宗以功加授李淳风为承务郎,令其将浑仪置于凝晖阁。他在研制浑仪过程中,研究了古代浑仪的发展与特点,写成《法象志》七卷,评论了前代浑仪得失之差。 贞观十五年(641),李淳风官至太常博士,十八年官至太史丞。撰写《晋书》时,他写的《天文》、《律历》、《五行》三志,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尤为精微。二十二年(648),被任命为太史令。显庆元年(656)封昌乐县男,又与国子算学博士梁述、太学助教王真儒等受诏审定并注释《十部算经》,颁行于国子监。这部算经是世界上最早的算学教材,在中国、日本和朝鲜的学校中沿用多年,且是考核技术官吏的一部重要书籍。闻名中外的计算球体体积的“祖恒定律”就是李淳风注释《九章算术》时,介绍传播开的。 唐高宗麟德二年(665),李淳风根据近40年的观测、推算,认为傅仁均的《戊寅元历》漏洞百出,要求废除,另造新历,得到唐高宗的支持。他根据隋代天文学家刘焯的《皇极历》,并有所损益,借鉴其先进的计算方法完成新历,并很快应用,称作《麟德历》,并传入新罗(今朝鲜)。又经过长期观察树木被风吹动的状态,在其所著的《乙巳占》中,将风划分为八级,是世界上给风划等级最早的人。咸亨元年(670),李淳风卒。 李淳风一生著述颇丰,除前所述外,还有《乙巳占》、《皇极历》一卷、《悬镜》十卷、《文史博要》、《典章文物志》、《秘阁录》十几部,并对《齐民要术》、《本草》等几十部书籍进行过校注。明代杨维桢在其所作的《说郛序》中指出:“古今知天文历数者,应首推李淳风和僧一行。”其子李谚、孙李仙宗,均任过太史令。四世长于天文历算,三代官拜太史令,闻达于世。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