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七年(633),王珪不慎泄漏宫中机密,太宗一时震怒,贬为同州(今陕西大荔)刺史,但不久即被召回,拜为礼部尚书。任内经三年主修,终于编成《五礼》(吉、嘉、宾、军、凶等礼仪)。太宗非常高兴,厚加奖赏,殇珪锦帛300匹,还封长子为县男,次子敬直尚娶南平公主为妻。 贞观十一年(637)太宗选珪兼爱子魏王李泰之师。他对房玄龄说:“古来帝子,生于深宫,及其成人,无不骄逸,是以倾覆相踵,少能自济。我今严教子弟,欲皆得安全。珪我久驱使,甚知刚直,志存忠孝,选为子师,卿宜语泰,每对王珪,如见我面,宜加尊敬,不得懈怠。”珪对泰荷傅相训导,匡其过失之任,更是以师道自处,得到时议称赞。 王珪作为朝廷的最高礼官,奉君待友以礼为先,家礼亦然。次子媳贵为公主,婚后初见翁婆,珪坚持要行见面之礼。他能恩能报,对自己身处贫贱时曾经帮助过他的人,尽力馈赠答谢,即使有的已经故去,他也尽心赈赡其家小。许多孤寡贫穷的人,也常得到他的周济。他崇尚节俭胜过家礼。按唐制,官员“三品以上,得立家庙,祭三代”。独王珪不曾兴土木建家庙,四时八节对祖先的祭奠,只在寝室内从简举行。这种违背封建礼教的举动,自然被朝廷法司以“不中礼”的罪名弹劾。太宗深知王珪,未加责备,下令有司专为他营建家庙,以维护封建礼制。 贞观十三年(639),王珪病逝。太宗为失去一面“人镜”而十分悲痛,他一面着丧服致哀,一面让魏王李泰率百官往灵前哭祭,将其赞像入《凌烟阁》。并以其长子崇基承袭父爵。 王珪的著作,还有《北齐职官仪》五十卷。
上一页 [1] [2]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