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杨宜瀚 杨宜瀚,字吟海,四川成都人。清光绪二十年(1894)以举人任兴平知县。精通经史,喜爱文章、书法,待人谦恭,事上以礼,百依百从。杨任知县期间,仰慕庐陵欧阳修治理之法,为政尚宽而百废俱兴。重视教育事业,为纪念农学家、教育家杨双山,于杨家乡修造“双山祠”,附学校。并派张元际、张深如去上海,考察兴办教育事业,采办教学用品。当年在县城设立学生经费处,由张元际负责,筹集办学基金,利用古庙闲舍兴办初等学校180余处,为兴平初等教育的发展、普及奠定了基础。 光绪二十六年(1900)兴平遭灾荒,庄稼多被旱死。江南义绅唐桐卿、刘朴生等,集义款三十万金(银),来陕赈灾。杨宜瀚同刘早有交情,亲自找刘,恳谈兴平灾情,拨得赈款二万,先以赈粮款,救济了饥民。还用余银五千,在南乡开井灌田,散发籽种,庄稼得收。后又将义款五千金,在县城内成立义生善堂,委张元际司其职,收养孤儿,延师教之。光绪二十七年(1901)六月,典东街房,收孤婴育养,并延师授读。 八国联军打败清军后,大量赔款和名目繁多的苛捐杂税,使人民负担日益加重。这时的杨知县只顾效忠朝廷,唯命是从。他在兴平又将盐商交纳的盐税,编入地丁征收,每斤盐加价由15~16文涨到70文左右,又以办学为名,向农民加派学捐,城乡民众普遍不满。桑园举人刘锡纯联络县城南乡生员张鹏翼等人联名向知县提出三项要求:第一,取消学捐等苛捐杂税。第二,将农民历年代纳的盐税,责令盐商退还,用盐商退款支付学费。第三,把县城内最大的盐商赵思敬的盐店迁往他处,在县城另设盐官局。杨宜瀚对民众的呼声不但不理,反同刘、张在县衙争吵,僭故对张毒打,遂将刘、张监禁于县署。桑园、赵村、界庄群众选代表赴县要求释放刘、张,杨宜瀚置之不理,反而乘轿到桑园、赵村、界庄一带催粮收捐,并对群众威胁说:“拔一个也疼(指抗税的农民),拔两个也疼,要拔不如全拔”。激起群众义愤。 1904年3月25日(光绪三十年二月初九日),在刘锡纯之弟刘坎坎和赵村刀客刘三的带领下,集合桑园、赵村、界庄约17村200多农民,各携镢头、锄头、铁锨等赴县“交农”,沿途各村农民纷纷响应,集合民众千余人,杨知县紧关城门,群众遂包围县城,提出免除学捐、取消盐税、纳入地丁和释放刘、张等要求。杨见众怒难平,在城门内敷衍答应,群众开始散去。后杨一反前言,亲自向西安府谎称兴平民众叛乱,把刘、张两人解往西安治罪。省上派参将刘钰带领马队40余骑包围了桑园、赵村、界庄,到处捕人,刘三被追到武功渭河边,投河而死。刘坎坎被捕判刑5年,刘、张二人被扣押两年,后释放回家务农。刘锡纯的举人名号被革除。 这一清末陕西著名的“交农”运动,在关中影响极大,使杨宜瀚的德望名声大大下降。后来正值辛亥革命,地方土匪横行,杨在组织民众保卫县城中,以身殉国。尽管他在“交农”运动中犯有过错,但终是“功大于过”,死后,兴平百姓仍为他立祠纪念。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