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于右任(1879—1964) 名伯循,字右任,笔名神州旧主、骚心、剥果、大风、太平老人。祖籍云阳镇斗口村。国民党元老,著名书法大师。幼年家境贫寒,两岁时丧母,由伯母房氏携至云阳镇杨府村娘家抚养。7岁入村中私塾启蒙。11岁在三原随名儒毛汉诗、毛班香父子读书。后在三原宏道书院、泾阳味经书院、西安关中书院学习,受进步学者刘古愚、朱佛光等人思想影响,痛恨满清政府腐败无能、丧权辱国,萌生反清革命意识,作《半哭半笑楼诗草》,以犀利诗句直斥西太后误国罪责。被人告密后,清廷下旨“拿获正法”,经乡绅李雨田报信,从河南开封试场逃走。避居上海时,化名“刘学裕”入震旦学院学习。后在中国公学教文学,其间创办《神州日报》,以打倒满清、建立民国为主旨。《神州日报》(后曾易名《民呼日报》《民吁日报》《民立日报》)在宣传革命中影响很大,时有“一支笔抵十万毛瑟(枪)”之誉。1907年,东渡日本,在日本见到孙中山先生,加入同盟会。民国成立后,就任南京临时政府交通部次长。1918年1月,被诸将领推为陕西靖国军总司令。就职后,率领靖国军各部,与北洋军阀爪牙、陕西督军陈树藩反动势力坚持斗争四年之久。1921年冬靖国军解散后,辗转各地,后复至上海。1922年,与叶楚伧等人创办上海大学,任校长,聘共产党人瞿秋白为社会科学系主任,极力拥护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1924年1月,在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兼上海执行部工人农民部部长。1926年,刘镇华勾结直奉军阀攻入陕西,包围西安,陕西形势危急,他按照“进军西北,解西安围,出兵潼关,策应北伐”的方针,先率部队由甘入陕,设立驻陕总司令部,组织各军向西安推进。在陕西军民配合下,一举击溃刘镇华的镇嵩军,西安之围告解,困守孤城9月之久的军民终于得救。后任陕西省政府主席兼国民联军驻陕总司令,与共产党人合作,主办政治队、中山学院、中山军事学校等,为陕西培养了大批革命干部。1927年,率军东出潼关,与北伐军会师于郑州。国民党南京政府成立后,先后任国民政府常务委员、军事委员会常务委员、审计院院长等职。1931年起任监察院院长,此后担任该职直至去世,前后总计34年。1938年任国防最高委员会常务委员。抗日战争期间,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对汪精卫投敌活动口诛笔伐。积极赞同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曾为中共在重庆出版的《新华日报》亲笔题写报头。重庆谈判时,设宴欢迎毛泽东,公开支持两党再次合作,和平建国。1949年,国共两党在北平和谈,于右任积极促进,并准备亲自参加,为蒋介石所阻挡。和谈破裂后,他极为沉痛。同年11月,被迫离开大陆去台。在台期间,对大陆和故乡充满眷恋之情,1962年1月写下“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的诗句,真挚哀惋,感人至深,成为传达在台人士怀念家乡、渴望结束隔绝状态普遍心声的名句。他同时还是一位具有崇高地位的书法巨匠,早年苦研魏碑,博采众长,书势险劲峭拔,气度磅礴豪放,1937年后致力于标准草书研究,开创个人风格,形成著名的“于派”草书,苍劲精妙,时人誉为“舞鹤游天”,在20世纪书坛上独树一帜。他也是一位久负盛名的诗人,其旧体诗词雄健开阔,洗炼爽洁,矢矫不群,率多佳作。他重视教育,靖国军时期曾创办三原民治学校,以后又相继支持兴办渭北中学、渭北师范和三原女中;在南京政府任职期间,亲自争取并实地筹建西北农学院(今西北农业大学),办成西北第一所农业高等学府。他关心家乡公益事业。1920年关中大旱,为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创立“渭北水利委员会”,延请水利专家李仪祉为工程师,经过实际勘察,制定了泾惠渠灌溉工程规划。此后又努力促成修建,造福泾阳、三原等五县群众。1931年,为了改良农业,以祖田和购买的总计1200余亩田地为基本耕地,在云阳镇斗口村设立“斗口农事试验场”(今陕西省棉花研究所前身),聘请农业专家杨蕴章箦主持场务。农场引种各地名优苹果30余种,开办三期农技训练班,培养了一批农业技术人才,在普及农业科技知识,改良作物品种,发展果业生产方面发挥了较好的示范作用。为了杜绝弊端,又亲笔写下留言,嘱逝后将农场“即行奉归公家”。他在保护祖国珍贵文化遗产方面也有贡献,历年精心搜购珍藏名贵碑刻200余块,命名为“鸳鸯七志斋藏石”,抗战前夕运回陕西,捐赠给西安碑林(今陕西省博物馆)收藏,长期公开展出。1964年11月10日,在台湾病逝,享年85岁。著有《标准草书》《右任诗存》《右任墨存》等。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