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王徵(1571—1644) 字良甫,号葵心,晚年自称了一道人,明泾阳(今本县)人,中国古代杰出的机械工程学家。天启壬戌年(1622)进士。授职直隶广平府(治所在今河北省永年县)推官,后任直隶扬州府(今江苏省扬州市)推官。上任才几天,瑞王朱常浩就藩(赴其封地),行经扬州,随从各官趁机勒索财物,穷凶极恶,地方官吏敢怒不敢言,王徵挺身而出,与瑞王长史对质。面对仗义执言、不畏“记名参处”威胁的王徵,瑞王随从们只得偃旗息鼓,第二天早晨就起锚离开扬州。王徵在扬州期间,毁祠开坝,裁减盐课,严禁盐商虚报、贿买,改修天长石桥和高邮湖堤,另建泰州水闸,兴利除弊,颇多惠政。天启年间,徽州富户吴养春与其弟养泽争夺家产,吴养泽到东厂(明代由皇帝亲信宦官掌管的官署,无恶不作,恶名昭著)举报其兄霸占黄山,获利不计其数。于是太监收押吴养春,拷打盘问,又派遣工部主事吕好问“追赃”,最后吴养春一家四口惨死,株连无辜百姓甚多,终于激起民变,事件中又有百余人被捕下狱。王徵会审此案时,查明原委,据实上报,严厉指出这伙凶恶酷吏为非作歹,无法无天,致使“虐焰熏天,毒风扑地”,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大冤案。当时各地官僚为了趋附权阉魏忠贤,纷纷为其立生祠。扬州“瞻恩祠”建成后,大小官吏前往拜谒,惟独王徵与兵备副使来复(三原人)毅然不往,因二人均为关中人士,时人誉为“关西二劲”。后遇父丧,归乡守制。崇祯辛未年(1631),经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孙元化奏举,被任山东巡察司佥事、辽海监军道。他从澳门购得西洋兵器,装备明军与清兵作战。由于将领叛变,作战失败,被拘捕问罪,后遇赦归乡。崇祯甲申年(1644),李自成起义军攻占潼关、西安、延安后,遣使四出,招纳贤士,王徵站在封建士大夫立场,拒不应召,绝食七天后去世,时年74岁。卒后,乡人私谥为“端节先生”。王徵在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和中外文化交流史上具有一定地位。呐末万历、天启、崇祯三朝,西洋传教士在中国传教者渐多,当时一部分思想敏锐、比较开明的士大夫开始接受西方科学文化知识,徐光启、王徵等就是其中代表人物,后世称之”南徐北王”。王徵在多次赴京应试期间,接触寓居北京的传教士庞迪我等,对天主教教义产生兴趣,受洗入教,圣名(教名)斐理伯(philippe),并撰《畏天爱人极论》以阐发教义。后来与西班牙传教士金尼阁合作撰写《西儒耳目资》一书,该书开创以西方音韵学研究中国语言的先河,是中国采用拉丁字母为汉字注音的第一部音韵学著作,对现代汉语拼音方案的产生和发展都起到了很大启发作用,书中部分观点至今还有现实价值。王徵对欧洲语言文字的学习,是中国有史以来最早的一人,“迄今中国人习蜡顶文(拉丁文)最先者,犹当推陕人王徵”(陈垣先生评语)。王徵56岁时,将自己早年探究机械制造的成果编成《新制诸器图说》一书,书中载有虹吸、鹤饮、转磑、代耕等八类器物,均为关系民生日用的实用器械。后又与龙华民(意大利传教士)、汤望道(德意志传教士)、邓玉函(瑞士传教士,系著名科学家伽利略挚友,与其同为灵采研究院院士)等交游,向邓玉函学习测量、算指、比例诸术。由邓口授,王徵选择整理,编著《远西奇器图说录最》(简称《奇器图说》)一书,该书收录了起重、引重、取水、转磨、解木、解石、转碓、转书轮、水转日晷、代耕、水镜、取力水、书架、人飞等十五类精妙奇器,建立了重心、地心引力、三角形、椭圆、体积、容积、水平面等数学、物理学基本概念,对求取三角形重心等一类几何命题还阐述详细解法,对伽利略发明的杠杆、滑轮、螺旋及其用法都有描述。书中定名的点、线、面、形、杠杆等为数甚多的数学、物理学名词和术语,至今仍在沿用。“自行车”一词,也是较早在该书中出现的。总之这本《奇器图说》应是“我国第一部机械工程学(著作)”,作者也被后世誉为“我国三百多年前的第一位机械工程学家”(刘仙洲教授评语)。王徵在当时士大夫普遍重道轻器、排斥歧视外来文化的背景下,能摒除偏见,求知若渴,学习西方科技文化,并极力推崇,确属难能可贵,是开一代风气之先的杰出学术人物。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