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旧志设“彝行表”,“所以劝善而惩非也”。褒扬明清代地方楷模乡贤和名望人士71人。又设“节妇表”,记述请旌彰表之节妇烈女113人。这些人物大抵出身黎民百姓,其事迹反映着不同时代的社会风貌。旧志收录,虽为宣扬封建伦理道德观念,但仍不失具有一定的启迪教化作用。故选择节录,以存木本水源之乡情世俗。 刘 霞 进贤里人,成化元年父亡故,守墓三年。盗贼行劫,得知孝子的财物,如数归还。冬夜寒冷,有白兔俯卧共暖。乡民以为刘霞事亲至孝而感天地,官府赐田50亩,命其滩为孝子滩,后传为孝村。 李自勉 拾银500两,送交官府,询查归还失主山西商人。谢银50两,坚辞不受,知县赠匾“还金高谊”。 王授恩 宜禄里人,父早丧,与母相依为命,孝顺侍奉。新鲜瓜果蔬菜,老母未尝,他绝不吃。县官表彰为“孝子之门”。 崔 岩 待人宽厚慈祥,明医理,施方药,不论酷暑寒冬,为人治病从不怠慢。 李良柱 信奉佛教,对顽愚者劝以行善,贫不能葬者施棺椁。春播时节向穷苦人散发种籽。 高 阶 为人慈善,和睦邻里,教化乡党,忠厚纯朴。县官表彰为“一乡善士” 赵 许 亭口里人,祖母病瘫,他每餐饮食亲尝,大小便背进背出,守护侍奉十数年。后父母病卒,“不剃发,不茹荤,不入内室”二载有余。寒暑如一,守墓三年。 鱼伸谦 宜禄里人,父病,尽心照料。夜晚听到咳喘,即起身问疾。父殁安葬后守墓三年,每逢节日思亲,流泪不止。 鱼 霈 宜禄里人,家道殷实。后来父亡,无人经管,渐次衰落。其母将所存借据交付,嘱托讨债度日。他说借钱的都是穷苦人,自家既贫再逼别人,于心何忍?故从不讨要,以教书为生,清贫至老。 贾 采 宜禄里人,性刚正,重信义。弃学经商,事亲至孝。乾隆三年,董某携银10两赴县交纳,半夜寄宿,暴病而亡。他便将存银如实取出示众。次日,董某孩子证实无误,感激不尽。 惠 博 宜禄里人,轻财好义,亲邻婚葬无力者,必多方周全。乾隆年间庄稼薄收,粮价飞涨,家人乘机高价出卖。他说乘人之危,灾年贵粜,有何面目见乡亲。经他阻止劝说家人,给村邻穷人接口借粮。无力偿还者,一概舍赐。 鱼 习 宽厚容人,受到误解辱骂,从不计较。地畔相争,慨然让其所占。城外一处庄基,赁出20年,因住者贫穷从不讨要租费。 周 鼎 光绪三年荒旱,斗麦值钱两千。他慨然以八十石平粜,散给乡邻,恤灾好义,毫不吝惜。乡民无不感恩。 鱼超化 赋性宽厚,常以资财舍赐乡党。道光二十六年亢旱,斗价日昂,他却以平价粜出,解救民饥。 魏寅道 居于大路旁,每夏舍茶水,以供行人解渴。道光二十六年荒旱,赈济数村饥民。 樊正宗 顺事父母,守分安贫。光绪三年荒旱,拾银70两,如数归还失主。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