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陈元方 陈元方(1915~1993),乾县城内陈家巷人。少时就读于乾县第一高小,中途因生活所迫,在敬业图书馆当管理员。后考入西安师范学校,接受进步思想,追求真理。1935年“一二·九”运动后,他积极参加并参与领导西安早期学生运动。1936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西安学委情报科长、农村工作团团长、学校“民先队”队长,积极领导学生开展革命活动。其间,他因组织进步学生上街游行、演讲,要求抗日救国,两次被捕入狱。在中共地下党组织和广大师生声援下,当局只得宣告无罪释放。出狱后又参加了西安青联组织的革命活动。 1938年6月,陈元方在西安师范学校毕业会考获得第一名。7月他被调回中共陕西省委工作。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陈元方历任中共安吴青训班十四连支部书记、中共汉中地委常委兼宣传部长、南郑县委书记、三原中心县委组织部长、县委书记、陕甘宁边区靖边县委常委兼统战部长、三原工委书记、中共陕西省工委组织科长、中共关中地委国民党区工作委员会秘书主任、关中地委组织部副部长等职。在1943年延安“抢救运动”中,陈元方被诬陷为“托派”、“特务”、“红旗党”,被捕关押三年有余。他始终坚持原则,坚持实事求是,经受住了委屈和考验。 1949年5月,西安解放后,陈元方先后担任中共西安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秘书长、副书记、书记处书记和西安市副市长,为西安市的民主改革,政权建设,国民经济恢复做出了贡献。 1956年8月,陈元方调到中共中央党校学习。1958年1月毕业回到西安市委,分管工业与财贸工作。1959年初,他对当时一些“左”的形式主义的东西提出不同意见,主张“工厂要扎扎实实地生产,避免造成人力浪费”。对当时盛行的“放开肚皮吃饭”等错误口号和做法,明确提出了自己的不同见解,并先后发表了《谈谈否定之否定规律》、《论否定》等哲学文章,对“左”的错误观点进行了批判,实事求是地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对制止当时出现的错误倾向起到了积极作用。1959年8月庐山会议后,在“反右倾”斗争中,他受到错误的批判,被定为“严重右倾机会主义分子”,撤销中共西安市委书记处书记和副市长等职务,下放临潼、户县农村劳动“改造”。1960年调回中共西安市委任政策研究室主任、秘书长。 1963年经甄别给陈元方平反,他不顾个人安危,深入实际,坚持调查研究,写出了《八仙庵调查》、《西安人口调查》、《城市私房改造调查》等数十篇调查报告,向中共西安市委如实反映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和自己的建议,对指导西安市工农业建设等工作起了重要作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他对当时“左”的做法进行了坚决抵制。1964年1月调任他为中共陕西省委秘书长。在“文化大革命”中,他又遭受林彪、“四人帮”的残酷迫害,关押长达十余年之久。1978年以后,陈元方得到平反,历任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室主任、中共陕西省委副书记兼西安市委第一书记、西安市革命委员会主任、西安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西安警备区第一政委、中共陕西省顾问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务,并当选为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陈元方晚年致力于地方志的研究与编纂,担任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成员和陕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主任。他潜心著述,笔耕不辍,撰写了大量历史、方志论文。他的《新编地方志不记述“文化大革命”是对我国现代史的歪曲》一文,在史志界引起很大反响。专著《陈元方方志文选》从诸多方面阐述了新编地方志的原则、方法等,解决了新编方志的许多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对当代修志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他出版的《风雨楼诗稿》,以诗纪事,以诗抒怀,已经成为他半个世纪政治斗争的形象写照。 从1990年以后,陈元方心力交瘁,辗转病榻,但他仍关心修志事业,在病床上写稿、改稿。1993年5月15日他抱病改完《〈西安围城诗注〉序》,16日晨即与世长辞,享年78岁。元方先生去世后,生前好友白纪年等把他未出版过的著作,辑为《陈元方文稿选》出版,以纪念这位为革命鞠躬尽瘁的老战友。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