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仲山,晚号“芝叟”,芝川镇人。启蒙于塾师郭春城门下,毕业于陕西省立同州第二师范学校。 民国20年(1931)3月,樊仰山考入西北军杨虎城主办的陕西省区长训练所,次年6月结业。由于他记录整理杨虎城一次讲话而深得器重,被委为上尉书记。25年(1936),樊仰山在杨虎城的资助下,创办了《青门日报》,后又增办《更生》半月刊。因其宣传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被“西北剿总”捕押,至“西安事变”次日获释。后到西北军第十七师赵寿山部任文职,并被聘为《西安平报》编辑、总编辑。 樊仰山曾潜心于戏剧创作,兼任陕西省戏曲学校校长。民国21年(1932)为西安易俗社写过秦腔古典戏《杨贵妃》,接着又编写《红梅教》、《李秀成》等剧本,被易俗社聘为社员兼编辑。抗日战争时期,既编报,又编戏,先后创作秦腔大型现代戏《大江会战》、《血战永济》、《牧童艳遇》、《湘北大捷》、《民族魂》等,总称《抗战五部曲》,曾在西安演出。1949年5月,西安解放,公安机关对樊仰山审查后,继续留用。1951年“镇反”时,被西安中级人民法院以反革命罪判处无期徒刑。1975年特赦还乡。樊仰山大半生是资产阶级文人,又受历史的局限,做了些损害人民的事,因此晚年深感懊悔,决心弥补半生之过。回乡后,白天在林场劳动,晚上仍坚持创作,编写了歌颂农民起义英雄李自成的历史剧《谷城会》。1978年5月,应聘到韩城县文化馆搞戏剧创作和业余创作辅导,编辑《韩城文艺》。1979年他创作大型历史剧《司马迁》,由县剧团排演,代表渭南地区参加了庆祝建国30周年献礼会演。同年被吸收为陕西省戏剧协会会员。1980年被邀请为政协韩城县第四届委员会委员。1983年参加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并应邀撰写了对台广播稿,竭力为祖国统一大业贡献力量。1984年被聘为陕西省文史馆馆员。他是韩城市司马迁研究会的发起人之一,为司马迁研究做了不少工作,参加了《司马祠碑文注解》的编著工作。 1985年7月,樊仰山患食道癌,生命垂危之际,还感叹:“一生糊涂不识党,蚕老丝尽方明白。”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