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陈同熙(1883—1914) 字会亭,号敬甫。上洼村人,幼受祖父启蒙,12岁考中秀才。后攻读于泾阳味经书院,受翰林学士贺子言、彭小皋及寿轩、沈淇泉等人的资产阶级革命教育,于光绪壬寅乡试时,中第11名举人,他在乡试论文《劝农桑慎选举论》、《尚文言满口不塞便论》、《种树宜仿西策》、《乐天者保天下畏天者保其国义》中,“言之井井”,“不假粉饰”,对“古今时势,政治得失,洞若观火,且笔力矫健”。 光绪二十八年(1902)后,同熙于三原宏道学堂充司书7年,先后又于华县高塘学堂、临潼关山学堂、蒲城学堂、富平学堂、西安健本学堂任教习,培养出胡笠僧等一批人才。此间,与于右任、李希堂、张奚若、常明清、井勿慕等来往密切,经井勿慕介绍,加入同盟会。光绪三十四年(1908)“蒲案”爆发时,陈同熙为蒲城县高等小学堂教习。当时,民主革命蓬勃发展,学潮日高,县令李体仁于是年10月16日(古历九月二十二日)借故带领衙役200余人镇压,并逮捕进步师生。陈同熙“遂星夜赶西安,向有关方面报告了事件经过,痛述了蒲城县学堂师生遭受残酷迫害的情况”,要求罢免县令,释放师生,获各界人士支持。此次斗争,轰动了陕西,影响北平及至日本陕籍学界,为3年后陕西辛亥革命爆发,产生了有力的促进作用。 宣统二年(1910)1月2日,庚戊会试陈同熙中进士,御笔钦点为户部主事。 民国元年(1912)1月2日,临时参议院成立,陈同熙当选为议员。同陕籍议员(每省定额2人)于《大公报》撰文,陈述治国主张。翌年4月6日,袁世凯就任总统,8日成立国会,解散临时参议院。陈同熙东渡日本,投入反袁斗争,积劳成疾。民国三年(1914)返回北平,病故,年仅32岁。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