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纪小城 原名纪光烈,字小城,民国十七年(1928),出生于户县军旅中,其父纪连城,本县铁佛寺人,辛亥革命时从军在外,曾任杨虎城部上校参议。纪小城幼年随父母辗转南北,少时曾就读于西安、户县、安康学校。学生时代,深受鲁迅、茅盾、巴金、朱自清等作品熏陶,又受名师教诲,酷爱文学创作。17岁时,在安康县立中学读书时,发表反映抗日战争处女作《胜利后的希望》。三十六年(1947),考入铭贤学院,因院址迁成都而辍学,遂受聘于岚皋中学任国文教员。岚皋解放时,他协助组织召开解放军与中、小学师生庆祝岚皋解放联欢会,深得五十五师政委张明、副政委王文英赏识与器重。纪小城遂率在校部分学生入伍,被破格任命为师文工团教员,负责编导。随军解放紫阳、汉阴、石泉、西乡进军途中,在各县召开知识分子座谈会,在首长授意下,积极配合宣传动员数百名知识青年和学生参军,参加解放大西北及大西南战斗。当年,为配合巩固部队,创作发表小歌剧《送子归队》;1950年冬,调师政治部任文艺干事负责部队文艺创作;1951年,他开创群众性练兵快板运动,受到西北军区及十九兵团兼陕西军区奖励;1953年,创作的中篇小说《英雄的幼苗》在《青海日报》连载,并获青海省第一届文学创作一等奖;1954年,以文学创作成绩突出,当选青海省第一届文学艺术界联合委员会委员;1958年,在部队组织发起群众性的诗歌创作运动和小小说创作活动,受到军区表彰;1959年,调任师文工队队长,他创作的电影文学剧本《红仙女》在《电影文学》发表后,引起全国各制片厂竞争拍摄权。后经纪小城主笔改编成六场大型歌剧《红鹰》,代表解放军总部参加建国十周年大庆献礼;在北京演出后,又到天津、上海、武汉、成都、昆明、西安、兰州等各大城市巡回演出,受到好评。并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再度出版;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成彩色艺术片,亦作为国庆献礼片。是年,参加整理、修改的歌舞剧《战地音乐》在京献礼演出,轰动京城,亦拍成舞台艺术片。1964年,调兰州军区政治部任专业作家,当年即创作出独幕话剧《第一流风格》,在《解放军文艺》发表。1965年,兰州军区以纪小城创作的独幕话剧《刺刀见红》参加西北五省戏剧汇演,评为优秀剧目,作为中共中央西北局向国庆献礼节目,在中南海怀仁堂为中央首长演出,受到赞赏。被首都戏剧界名家誉为:“全国独幕剧的代表作”。该剧并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中国作家、戏剧家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甘肃人民出版社先后出版;《解放军文艺》、《延河》、《甘肃文艺》发表。此外,还创作有散文《夜战西山口》、《英雄第七班》等和文艺评论《群星灿烂——试谈战士诗》等以及诗歌百余首,均在中央和省级报刊发表、出版;他还参与编辑出版百万字的《平叛英雄传》和反映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的纪实文学集《西山口之战》、《战士诗选》、《军营歌声》、小说、散文集《连长的荣誉》和剧本集各两本。他先后发现、培养与辅导了全国闻名的战士作家崔八娃和韩正旺以及战士诗人方存弟等,创作发表了小说、散文《狗又咬起来了》、《卖子还账》、《三十里水路》、《炮打狗脊关》等作品及诗歌《列兵》等,使这些战士作家蜚声中外文坛,其作品翻译成十几国文字,在国外出版。他精心培养的陕西快板表演者刘志鹏,从部队复员后,在陕西曲艺团任副团长,被誉为“陕西快书”的创造者和“陕西快书大王”。“文化大革命”中,纪小城被“莫须有”的罪名开除党籍,复员回岚皋。直到1978年平反,恢复政治名誉,重返兰州军区。1979年,转业到中国作家协会甘肃分会任专业作家,1980年当选常务理事兼秘书长。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