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蕙徵(1875~1953) 字次峰,祖籍安徽桐城,父马兰徵(剑峰)于同治四年(1865)定居县城安巷子。次峰自幼喜爱读书,博学善文。光绪十七年(1891)入庠,以后补廪。1892年自办私塾教书。中日甲午战后,阅读康有为、梁启超维新书刊,赞同变法主张。认为“泰山不辞坏土,故能成其高;沧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大。救国必先从教育入手”,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利用城北真武庙创办盘龙山公学,推行七年制教育,废除“八股文”。并编印《日日报》传播维新思想。县内封建势力以“离经叛道”、“庙堂授业冲撞神灵”、“外来人侵犯地方教育”等阙词向他发难;绥德知州也想把公学改为官办,剥夺他的办学资格。面对多方困难,他毫不动摇。宣统三年(1911),地方豪绅煽动数十人“问罪”,深夜闯入学校骚乱,他得到武术教师和住校学生的护卫,未遭伤害。被迫出走北京,经于右任介绍加入同盟会,从事反清。随后返回陕甘,在凉州(今甘肃武威)师范、凉州中学、瓦窑堡女校、榆林中学等校任教师。一度担任榆林骑兵团书记官,因不满黑暗时政辞职回家。1935年任米脂女子完全小学校长,1942年调任东街完全小学校长,直到晚年。他毕生追求民主进步,献身教育事业,大批学生在其熏陶下获益成长,受到人们尊敬爱戴。1944年以县文教代表身分出席陕甘宁边区文教大会,积极建议发展人民教育事业。因其教绩卓著被评为边区甲级文教模范,名列延安《解放日报》。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