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程海清 程海清(1887~1960),洋县马畅镇东湾村人。出身于贫苦民间艺人家庭,祖父和父亲均以演桄桄戏旦角著称,艺名“黄瓜娃”、“黄瓜妞妞”。他在老一辈的艺术生活熏陶下,12岁入本县“海”字科班学艺,工正旦。14岁登台演出,以做工精细,唱腔优美,生活气息浓郁而崭露头角,被誉为“胎里红”。民国初年,他担任“海兴班”箱主,带领红班赴四川、甘肃和本省关中等地演出,并邀请秦腔艺人来县传艺。民国30年(1914),因患风湿病牙齿脱落,但仍献艺于舞台,以演老旦著称,人称“没牙海清”。37年初,他在沙溪乡与谢兴隆办起“俗”字科班,后成立“化俗社”戏班,在洋县、西乡、城固、汉中等地巡回演出,为群众所喜爱。 1949年12月洋县解放后,“化俗社”被中国人民解放军五十七师政治部接收,更名“汉江剧团”。海清因年老多病,于1950年初辞职回家。此时,尽管他已年逾花甲,体弱多病,但在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方针指导下,又招徕民间艺人,组织起“新民社”在乡间庙会演出,满怀激情地为戏剧事业出力。1951年初,“新民社”改为洋县新民秦剧团,排演了《枪毙郭恺》、《徐州革命》等新编剧目,配合形势,宣传党的政策。是年秋,该社被洋县人民政府接管改组,并于1952年2月10日宣布成立洋县人民剧社,海清为名誉社长。 程海清晚年,潜心于传统剧目的挖掘、研究和整理。1953~1956年,他组织部分名老艺人,口述、整理出《蝴蝶媒》、《帝王珠》、《福寿图》等传统剧目72本,其中54本被西北文化局选用。1956年,69岁的程海清参加了陕西省首届戏曲观摩会演,扮演传统剧目《火焰驹》中的“李老夫人”,《陕西日报》以“七十四岁的活老太婆搬上舞台”为题,赞扬他演出成功。这次会演,他获得“名老艺人”、“艺术家”的光荣称号。1957~1960年,他参加汉中地区传统剧目挖掘组,和城固、南郑等地的老艺人一起口述、整理出桄桄剧目《秦琼卖儿》、《秦琼认姑》、《四连梦》、《芙蓉剑》、《碧天沙》、《刺目劝学》等剧目。从1953年起,他共向省剧目工作室提供、挖掘、整理出的历史剧目和传统剧目723本,为地方戏剧的继承和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1960年病逝。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