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高彦发 高彦发(1855~1896),绰号高胆大,洋县罗曲乡高家沟村人。幼年父母双亡,靠亲戚邻里周济,以至乞讨为生。稍长,就给财主放牛、当长工,受尽人间磨难。清光绪元年(1875)起,给财主当挑夫,运货来往于洋县至四川万源县之间。他为人忠厚,能团结同伴,性格直爽,不畏豪强,敢伸张正义,有一股天不怕地不怕的气慨,人称“高胆大”。因在挑夫中人缘好,从光绪三年起,财主让他一面挑担子,一面领队。这一时期,陕南入川经商的挑夫有1000多人。高由于长期出门在外,既受风霜劳累之苦,又遭掌柜及豪强打骂,有时还被土匪抢动,加上贫病折磨,需要同伙相帮自卫。因此,他同绝大部分挑夫结拜为兄弟,以“洪帮”的组织形式,被推为“大爷”,患难相扶,同路共济。为在外地能立足,他又和万源县洪帮大爷易连升联谱,结为异姓兄弟。有时,他为兄弟们解决困难,不得已时向财主借钱,有借有还,很讲信义,不失和气。如遇豪恶故意陷害,他豪不留情地给以惩治。光绪八年,他出于无奈向西乡县桑园铺大财主邓克勋借钱,邓不但不惜,还捏造罪名报官,要求查办。他组织弟兄们深夜进入邓宅,将邓的双眼挖掉。随着时间的推移,高彦发的名望越来越大,威信越来越高,投靠他的人也越来越多,著名的骨干有“二才子(石槽乡白家沟的楚玉和石关乡康沟村姚家梁的姚宏)、四条龙(黄家营乡槽家楼的高士龙、安岭乡潘家沟的潘子龙、黄家营乡寨沟村的华大龙、西乡桑园铺王河村的王化龙)、两举人(桑园铺四坪村武举人傅广孝和金水乡关岭村文举人高祥)”。这些人,有的当拳师教武术,有的当参谋出谋划策,有的当耳目搞情报,有的搞武装执行任务。他们经常抗捐抗税,打富济贫,受到广大群众的拥护和爱戴。同时,遭到官府、民团和财主们的仇视和痛恨。 光绪二十二年九月,高正在家乡修房时,洋县民团团总李岱岳带人捉拿楚玉和姚宏未获,抄了姚的家。彦发闻讯后,立刻派人四处联络准备起义,很快聚集500多人,十月初二日攻占了石关乡的石关垭,消灭驻守的民团分团武装人员后,正式宣布起义。起义军选定黄家营与桑园铺交界的黄老爷山为营地,驻守300多人,修筑壕沟,造土枪、榆木炮,周围用大量滚木擂石。并命黄家营李树林、刘万鉴两个大财主往山上运送粮草。山下驻200人,流动放哨,通讯联络。同时,联系万源县易连升前来支援。 其时,新任洋县知县张鹏翼闻报,一面派人向汉中道和陕西省府告急,一面调集各地民团兵力,于十月初九日亲率团总李岱岳和1500多名民团士兵,包围了黄老爷山。高临危不惧,指挥义军与敌顽强战斗。张为了很快“剿灭”义军,又调集各地民团3000多人相继增援。并将民团分成5路向山上进攻,火炮密击,山上系滚木擂石的葛条,几乎全被火炮击断,加之火药房失火,防卫力量大减。高率义军与敌展开拉锯战,拼搏一个多月后,不得已于十一月二十一日,由黄老爷山主峰北面的铁姜崖突围。突围中,姚宏、楚玉等战死,高彦发负重伤,错迷中被俘,不久即故。突围出来的义军士兵,因失去指挥而四处逃散。当万源县易连升带领1000多名援兵赶至西乡时,听说高部已失败,非常痛苦,派人到罗曲乡把高的妻、子接去四川抚养。此次起义虽被官府重兵镇压而失败,但高彦发抗暴壮举永垂青史!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