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汪成林(1871~1937) 字输琴,别号尘僧,安康县人,出生于王彪店丝织手工业者家庭。光绪二十五年(1899)中秀才。欲攀仕途,染病卧榻,深受疾病之苦。后求客居安康的四川籍医生马纳川大夫诊治,竟妙手回春。自此萌生学医志向,拜马纳川为师,马氏见其意诚志笃,延纳为徒。1907年,携长子汪秀毓赴省考入陕西省医学堂,分别编入甲、乙班。父子二人学业优秀,校友传为佳话:“陕西医学堂,红了父子汪。甲乙两班考,第一不让当。”辛亥革命后,军阀陈树藩主持陕政。汪成林因属同乡,任西北混成旅军医。见军阀混战,国是日非,生灵涂炭,1915年愤然离职回乡,悬壶行医济世,作诗明志:“谁说诗书固国基,依然满目病疮痍,何如灵素勤研考,不为良相为良医。”并自书作屏。汪成林医德高尚,对贫者免收诊金,常解囊相助。恐药店药材不真,份量不足,延误病情,常在处方上特书“各味分包戥足为佳”。对于危重病人决不图虚名而见死不救。一张姓子患腹痛泻泄,气息奄奄,求医数家皆拒之门外,汪成林搭手诊治,投以益黄散加减三剂告愈。因医德人品誉满梓里,乡人赠“是庵”金匾。在医术上他推崇张仲景之说,并教子:“不宗仲景不能言医”。善用经方,人称“桂枝汤先生”。著有《从军医学录》,是在军中任职时的临床著述。《万病其宗集》是探求用桂枝汤治瘠伤寒症的专著。无论从医或经文习武,数十年间皆不忘国是。1915年袁世凯接受日本提出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他义愤填膺,以“输琴”二字作联,愤书:“输墨耻书和议字,琴棋聊贺太平年”,张贴门前,观者咋舌,汪成林泰然自若。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