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AD] 1931年生,植物遗传育种学家,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山东淄博人。1951年毕业于山东农学院。历任西北植物研究所副所长、所长,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陕西省科学院院长,陕西省科协主席,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等职。现任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协副主席兼中国遗传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曾先后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十三次代表大会代表。长期致力于小麦与偃麦草远缘杂交育种及小麦染色体工程研究工作。在小麦远缘杂交育种过程中,克服了远缘杂交不亲和性、杂种不育性和杂种后代疯狂分离的三大困难,探索出一整套科学的远缘杂交育种程序,成功地将偃麦草的染色体组、染色体、染色体片段导入小麦,育成了小偃麦八倍体、异附加系、异代换系、易位系以及“小偃4号”、“5号”、“6号”等高产、抗病、优质良种小麦。其中“小偃6号”1981年通过审定,至今累计推广面积1.2亿亩,增产小麦30亿公斤。1985年获国家科学发明一等奖,1988年获陈嘉庚农业科学奖,1992年被评为国家级优质面包小麦。自1978年起,开展了小麦染色体工程研究工作。育成了以胚乳糊粉层细胞蓝色色素为遗传标记的兰粒小麦和自花结实的缺体小麦系统,建立了一种快速选育异代换系的新方法——缺体回交法,开创了染色体工程育种的可能性。90年代初又开展了高效利用土壤营养元素小麦遗传和育种研究,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生态工程室土壤化学组合作,鉴定筛选出一些能够通过根系向土壤中分泌较多的根酸,从而活化并高效利用土壤中难溶性磷的小麦种质资源,为高效利用土壤营养元素小麦提供了新途径。在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期间,组织领导了中国科学院在黄淮海地区的中低产田治理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为我国粮食生产的持续稳定增长提供了经验。发表了《普通小麦与长穗偃麦草杂交育种及其遗传分析》、《兰粒单体小麦的研究》等论文。著作有《小麦远缘杂交概说》、《小麦远缘杂交》、《小麦育种学》等。1979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1985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先后赴日本、印度、美国、英国、法国进行科学考察和学术交流,1986年被选为第二届国际植物染色体工程学术讨论会主席。1995年获何梁何利基金农业科学奖。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