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辛兰亭(1912~1965) 名金满,字兰亭。生于后张家河一个贫苦农民之家。幼读私塾3年,12岁入初小,17岁从县第一高小毕业后回乡种地,曾当过长工。1932年春参加革命,1934年3月由惠志明等介绍加入共产党,先后在清涧、延水从事土地分配。1935年任陕北省苏维埃政府土地部长,在土改训练班亲自授课,讲解生动,很受欢迎。后任陕甘宁边区民政厅科长、关中分区代专员等职。1940~1943年,担任延川县县长。时该县工作出色,《解放日报》经常报道其先进事迹。1942年大生产运动中,延川开荒种地,首创陕北大面积植棉经验(1943年2月19日《解放日报》发表辛兰亭文章《论延川县的棉花生产》),为繁荣边区经济、打破敌人封锁作出重要贡献,毛泽东主席曾给予高度评价。嗣后,在担任晋绥边区二分区专署专员,晋绥行署秘书处处长,晋南行署秘书长、财政处处长等职时,为部队筹运粮食,补充兵员,支援前线作有贡献,颇为贺龙等领导人器重。1949年,西北战场进展迅速,为了接管城市,第一野战军组成随军工作队,兰亭任队长,旋为兰州市军管会秘书长兼甘肃省财政厅厅长。同年,经彭德怀司令员亲自选定,兰亭进疆工作。建国后,历任新疆省财政厅厅长、财经委员会副主任、计划委员会主任,自治区党委财贸部部长,新疆分局委员,自治区党委委员,1956年被选为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建政初,百废待举,困难重重,兰亭在分局和王震将军领导下,建立财金、税务机构,统一货币(1950年1月发行由辛兰亭署名的新币)和度量衡,发展生产,恢复外贸,开辟货源,保证了军需民用;继而对新疆各项建设,在财政投资和物资供应方面,竭尽全力,显有成效,被誉为经济专家。1958年面对浮夸风直言进谏,主张经济工作量力而行,翌年被斥为“右倾机会主义”。其顾全大局,没有怨言,仍忘我工作。1965年春,不顾疾病缠身,率员赴南疆考察,历时58天,行程近6000公里,途经28县、3个矿区,心脏病发作4次。回到乌鲁木齐后,在财贸会上抱病作报告,7月12日停止呼吸,年仅53岁。 兰亭鞠躬尽瘁,为国理财,公而忘私。其子女多,负担重,平日粗茶淡饭,便衣布鞋,人不敷出。逝世后,在遗物中发现了一纸账单,上面记录着借支私款数百元,这便是他留给亲属的“遗产”。 辛兰亭被安葬于乌鲁木齐燕尔窝烈士陵园。1979年8月,经中共中央批准,平反昭雪,恢复名誉。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