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良(1905~1972) 乳名成望,原名启汉。祖籍绥德张家山(今属苏家岩乡·下同)。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其父张棠荫孑然一身,来清涧高杰村给财主打工,后定居晋家塌(今张家塬)。三十一年九月五日(1905.10.3),子良在此出生。县第二高小毕业后,靠学友资助人读于榆林单级师范讲习所,同时在榆林中学作魏野畴的旁听生。未及一载,因参与学潮,被迫辍学。继于第二高小任教,1924年赴国民2军作庶务。1927年加入共产党,任第二高小党支部组织委员。后脱党,1936年重新加入。 1938~1945年在中共中央机关工作,历任中央办公厅采购处、总务处、行政处副处长和处长等职。1945年1月,被评为陕甘宁边区特等模范工作者,获边区政府和中直、军直群英大会奖励。同年秋,受党派遣,奔赴东北,途经中共冀热辽分局时,经组织挽留,任分局行政处长。1947年秋,调任黑龙江牡丹金矿局局长;留有“沙金千粒,不沾一尘”之美誉。1948年11月至1954年夏,在东北林业部门工作,先后任合江、伊春林业局长,东北林业部副部长等职。1954年秋,调任中央林业部木材生产局局长;1956年8月,晋升为林业部部长助理、党组成员。1958年中央号召干部下放,充实基层,他主动放弃首都优越条件,回到东北,任带岭林业实验局党委书记,一度兼任东北林业学院副院长。1964年末,其高血压发展成脑血栓,虽经治疗,无根本好转。“文革”期间,备受摧残,病情恶化,1972年4月3日不幸逝世。 子良毕生奉献,尤以开拓东北林业生产为先。解放初期的东北林区,百废待兴,突出问题是缺乏设备、技术力量和科学管理方法。他深入调查,反复研讨,制定出一整套合乎实情的森工、制材、木材综合利用等操作规程及管理方法,推广了弯把锯、集用材、新工具等一系列森工生产经验,度过了难关。在工作中,善于解决主要矛盾,特别是人工营林经验的取得,开创了中国林业史上森林更新的新篇章,给东北和内蒙林业发展拨亮了一盏灯。有限的森林资源能否达到无限,关键在于更新。中央的方针是“采育结合”,“以人工更新为主”。而人工更新的路能否走通,在50年代中期还有争议。张子良坚持人工更新的道路,成绩显著。为了探索经验,他依靠专家学者,带领管理干部、科技人员和老工人,爬过一山又一山,穿过一林又一林,研讨老树幼林的生长、培育情况,并为多片林子做了档案,继而制定出造林、采种、抚育、人工管理等一整套措施。其经验发表和推广后,在全国掀起了以人工更新为主的群众造林高潮,受到中央领导刘少奇、邓子恢的赞许。在他领导下,带岭从60年代开始,每年坚持造林2.5万~3万亩,更新速度超过采伐速度,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为国际同行所瞩目,外国专家不断到带岭参观、考察。子良撰写了《多快好省地发展森林后备资源》和《高举毛泽东思想的红旗,坚持人工速生丰产林的道路》诸文,发表于《红旗》等刊物和报纸。作为共产党员的榜样,他身上处处有闪光的东西,仅严以律己这一点,足以令人心折。建国初期实行工资分时,给其定为400分,他却只领100分;晋升为800分时,只领200分。改薪金制后,张为8级干部,月薪270元,仅领150元。临终时,又将省吃俭用的1.2万元存款献给国家。张子良在黑龙江乃至东北,影响广泛,威望很高。其多次出席省和东北大区劳模会及全国群英会,模范事迹屡见于东北各省市和全国报刊。影片《万木春》、话剧《森林的主人》和《松涛曲》,均以他为生活原型。黑龙江省委对其评价是:“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全心全意为党的事业而奋斗,真正发挥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先锋作用,堪称忠心耿耿,大公无私,积极努力,克己奉公,埋头苦干的模范”(1963年11月3日《黑龙江日报》)。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