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 钧(775~862) 字子和,祖范阳(今河北涿县)人,后迁居京兆蓝田,唐德宗贞元年间中第,补秘书正字。历任山南府推官,长安尉,太原观察支使,监察御史等职,以审冤狱而知名。后任吏部郎中,常州刺史,升迁至给事中。皇帝下达诏令,卢钧反复审查,驳奏无私。后拜华州刺史,升岭南节度使。唐时岭南节府驻地(今广州),商贾云集,海道商舶来往频繁,帅府人员争先购买海货,巧取豪夺,中饱私囊,卢钧廉洁坚不取一,并请监军任市舶使,专管此事,商贾人士无不称颂于道。 唐时五岭以南,经济文化尚未开发,外籍人与华人错居,相互婚嫁,多占田地房舍,并与地方吏绅相互勾结,败坏国家纲政。卢钧下令蕃(外籍人)华不得通婚,禁止购置田产,使朝廷政令得以贯彻。贞元年间,官吏犯罪,往往连同家人一起被流入岭南,有的客死异乡,有的虽经大赦,其子孙穷弱无力还乡。卢钧扶危济困。为其营棺还葬,有病则接济医药,无力婚嫁的稚子孤女,卢钧为其择偶,先后资助有数百家。卢钧又奏请朝廷废除了百姓难以承担的采金税,当地民众(汉人及少数民族)数千人,奔走于官府门外,请求为卢钧立生祠,刻石颂德,钧坚决予以谢辞,后被朝廷召为户部侍郎。 唐武宗会昌年间,汉水泛滥,多次危害襄阳,朝廷调卢钧任山南东道节度使,他率领襄阳民众修筑河堤六千步,防止了汉水对襄阳的危害。潞州刘稹背叛朝廷,武宗以卢钧善得民心,下诏令卢兼任昭义军节度使。不久刘稹死,朝廷又晋升卢钧为检校兵部尚书,专领昭义军,卢钧抵潞地,节度石雄已派兵攻潞,而刘稹部将白惟信率残兵三千死守,石雄久攻不下,派人招降,先后有十余名使者被杀。卢钧到高平,以仁慈先声夺人,石惟信感悟派人找卢谈判献城,并说:“不降是因为害怕石雄的缘故”。卢钧与惟信使者相约并送返潞城。而石雄欲将潞州叛兵全部杀死,卢钧不允至石府,石府左右皆石雄亲信,击鼓传漏,杀气腾腾,而卢始终稳坐公堂,神态自若,雄无奈引兵退去。卢钧召白惟信到来,送往朝廷,而其余士卒赦免仍为戍卒。保留了3000余名士兵的性命。不久,朝廷派遣5000名昭义军守卫代北,卢钧犒军,戍卒骄横,恋家不思远离,酒酣,反群起攻城,胁迫大将李文矩为元帅,卢钧仓卒奔回潞城,文矩躺卧于地,警告教育叛军,众军悔悟,感谢文矩,谢罪迎还卢钧,钧斩其首恶,平定了叛乱。 唐大中九年(855),卢钧被调入朝廷任左仆射,而比他年轻而资历尚浅,功业逊色者多已任宰相。卢钧为此郁郁不乐,多日称病不朝,又如闲云野鹤浪迹林泉,多日一归。令狐綯厌恶他,罢免了左仆射,改任空有虚名的检校司空,太子太师。春节元日,皇帝在含元殿赐宴诸臣,卢钧80高龄,起止行动完全依照朝仪,博学宏畅,谈吐不俗,为诸大臣所叹服,并认为卢钧为朝廷宿臣柱石,德威卓著,而任所非任,谴责令狐綯妒贤嫉能,令狐綯迫于舆论压力,奏知皇帝,即升任卢钧为中书门下平章事,山南西道节度使。不久又任检校司徒,东都留守。唐懿宗初年,复任宣武节度使,而卢钧谢辞,以太保致仕,卒年87岁,朝廷追赠太傅,谥曰元。卢钧三世老臣,与人相交淡若秋水,但愈久愈坚。一生为官,政绩卓著,廉洁自守,死后家无余财,为世人所敬仰叹服。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