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附:武钧《临潼武氏重修宗祠记》 临潼武氏重修宗祠记 吾族宗祠创自明季七世祖叔卿公之手,原穷末迁临世系年月俱详载诸旧碣。清初,族人念叔卿公官居风宪,学问渊博,亮节清风,足为后裔所矜式,遂移主祠中,且将公手著《济阴济阳纲目》、《举业卮言》、《海防疏》、《鸡肋编》、《疾疹痘病》等书及版庋两庑中,时合六房始祖而共祀之,用以激励子弟。举数传至十三世懋赏公,公重整家法,又著《十劝》、《十戒》诸作续谱尾,诏勉同宗。祠中规模,灿然一备。同治纪元,花门乱起,焚两庑书册,牍版悉火烬,岿然存者,仅余寝堂一座。谱牒以匿窨中,劫后检出,多朽腐。先君并壁公敬谨修葺缮完本,藏置祠中。而寒素乏资,两庑卒难复旧观。钧时承训膝下,先君召钧而谕曰:“后能重起两庑,始为我家之肖子。”钧聆谕唯唯,镂诸心。后以居外舌耕,未能继志。言念及此,五内怦怦。辛亥变后,闭门家居,回忆先君谕言,方寸不胜怅触。甲寅春,捐资为倡,庀材鸠工理厥事。狭者扩之,毁者复之,无者创之。新建飨堂、街房各五楹,抱厦一座。因两庑旧址重起回廊八楹,增寝堂三楹为五檐,外箍两小鱼池,未终岁,次第落成。藉旧房祖资聘名宿,右庑设一学校,俾族人穷经其中;左庑储仓防饥馑。享祭者六房始祖外,仍以叔卿公从祀,遵故规尔。时栋宇巍然,合族毕集,佥谓十三世祖懋赏公整家法,先君并壁公修谱牒,承先启后,均宜附祭彰□,□□议决许时移二主入祠。祠规,祖宗已先钧言之,惟祭田未置,自问不无惭歉,备而无憾,以待继起者。 迁临潼十六世孙岁贡候选训导钧谨撰记 赐进士出身资政殿大夫、太常寺少卿、弘德殿上书房行走、陕西陕安道翰林院编修、通家后学宁河高赓恩书 款目由县领裔孙恒敬出罚款银三百两、裔孙钧捐助大钱十缗、裔孙炳略捐助大钱五缗、裔孙天智捐助大钱伍缗。 岁次疆圉大荒落□陬月谷旦,十六世孙钧率族弟恒敬、子侄德顺、炳略,孙天智等敬摹上石 富平杜金恒刻字 高赓恩(1841—1917),字曦亭,北塘(今属天津塘沽区)人。清光绪二年(1876)丙子恩科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三年馆散,授职编修。后充国史馆协修,奉旨在上书房行走,间放四川学政,充湖南正考官,奉旨授溥侗读,教习庶吉士,充任协修,奉旨记名以道府用。光绪二十六年(1900),赏四品京尝入值弘德殿。 高赓恩学识渊博,诗、书俱佳,尤善楹联。在京为官期间,乡亲有事进京,他多有资助。回乡省亲,常用字画周济贫困乡亲。晚年还乡后,迁居宁河芦台镇,草屋茅舍,布衣粗食。其任四川学政,湖南主考时,学生众多。后有成为民国重要军界将领者,路过芦台,必看望恩师,有所馈赠,高赓恩一律谢绝,甘心淡泊,日常以诗书自娱。 《临潼武氏重修宗祠记》系高赓恩去世当年的作品,弥足珍贵。 武之望墓 明崇祯二年(1629年)二月,武之望病故于三边总督任上。相传,其家人遵崇祯皇帝旨意将其遗体秘密运回故里安葬。他的墓地在今武屯镇东约7里的中合村(霰家庄)。他之所以葬在这里,我想可能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一是这里本来就是武家的田产;二是武之望是武家最显赫的人,另辟新茔以彰显其业绩;三是这里地处秦汉栎阳故城南部,东临石川河水,南眺巍巍骊山,是一块风水宝地,早在秦汉时期就是先民的墓葬区。之望的墓园座北向南,占地约有5亩。墓前神道长约有500米,神道两侧从南向北至墓前依次为石棋杆、石羊、石猴、石马、石人等5对石刻,墓冢直径约4米多,高2米余,墓前有碑石4通。解放前,每逢清明,武氏族人都要抬着丰盛的祭品来此祭奠,追念先祖。“文革”中,武之望墓园被毁坏无余,墓前石刻被拉去烧了白灰,墓冢被夷平;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逐渐为居民宅院占据。上世纪80年代初,武之望的研究者渭南姜亚洲先生曾到武之望墓故地考察,还见过碑座、石羊座、旗杆座等石刻四件。据中合村(霰家庄)村民霰西安讲,武之望墓前的石龟碑座被埋在其宅基地下。他到过阎良周边不少区县,见过许多明清时期的石刻,但无论是体积还是雕刻工艺都远逊于武氏墓前的石刻。武之望墓是阎良区在册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作为我国中医史上杰出的历史名人,其墓园应受到重视和保护。 武之望墓原由一姓王的铁匠守护,住于墓旁。经历三百多年,王铁匠的后人在此不断繁衍,成了附近的大村,人称王铁村。 除武之望墓外,武氏家族的较大规模墓地还有三处。一处在今武屯镇广阳村广西堡西南,为武之望的祖坟,昔年我曾在故地见过遗留的两尊石羊。另一处在武屯街南,阎渭公路东约400米处,相传为武之望父母和长子武献哲等人的坟墓。墓地在一高阜上,今已破坏得面目全非。墓葬在“文革”中被毁,墓前原石马、石羊多件,今仅留三个石龟碑座、一个蟠龙碑首,一圣旨碑(已一分为二),系天启元年(1621)三月初四,天启皇帝敕封武之望父亲武寅和母亲的一块圣旨碑。据武氏十二世孙武也夫讲,这个墓群东西排列了七八座墓冢,武献哲的墓是西头第一个,墓前仅有一石碑,且献哲的墓早在民国时已被盗掘。早年我曾在武屯镇槐树村小学旁的泾惠渠上一水泥桥侧见过一块“圣旨碑”,碑文系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九月九日,武之望任江都知县时,万历皇帝敕封武之望父母的一道圣旨,原立于武屯街南武之望父母坟前。这些圣旨碑说明随着武之望的升迁,其父母也多次受到皇帝的加封。第三处在武屯街南二里许的武家庄北,这里是清朝中期武氏族人的一处墓地,因墓地原有一倒着尚未雕刻完工的石马,故人称“倒马坟”,这处墓群是不是武之望后裔的坟墓,待考。该墓群在“文革”中被挖掘,出土的墓志铭及石碑起初存于武屯镇武家庄的仓库,被铺地用了。姜亚洲先生曾详细看过乾隆三十五年(1770)侯铨知县刘成钧为广东梧州府怀集县知县武懋仁(1702-1768)所写的碑文。2008年6月笔者到武家庄走访时,仅发现武氏族人武玉贵收藏的清代武宜庵墓志盖,上书“皇清处士宜庵武公墓志铭”十一个篆字,其余墓志均已散佚。 栎阳桥、三眼桥 栎阳桥,在今阎良城区南6公里的清河上,因在临潼县栎阳东门外,故又称东阳桥。康熙《临潼县志·建制志·桥梁》:“东阳桥,在栎阳之东一里,武总制之望之所建也”。 早在武之望建桥一百多年前的明正德年间(1506年——1522年),杜居士曾建栎阳桥(见嘉靖《陕西通志》)。后因清河水涨,桥圮。武之望幼时在栎阳读书,那时从广阳屯去栎阳镇有一条由东北斜向西南的大道(这条大道一直沿用到解放初),每次往来四十余里,到了栎阳镇东门外的清河,又要来回摆渡,十分不便,他便暗下决心,长大之后一定要在这里修桥,造福家乡。天启七年(1627年),之望在家休养期间,在栎阳镇东门外的清河上修建了栎阳石桥。桥长30米,高8米,桥面宽7.5米,为青石砌成,共存两个桥洞。栎阳桥建成后,方便了当地的交通,促进了商贸的发展。同时它也一直是临潼渭北的交通咽喉,军事意义十分重要,历代在此多有战事。乾隆二十年(1756年),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古桥曾两次重修。2001年栎阳桥被列为西安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9月,阎良区政府在市文物局的支持下,对古桥进行了整修,更换了两侧的栏杆,修饰了桥身,古桥又重放异彩。 旧时武屯镇南有一条小河,之望在小河建了一座石桥,名曰三眼桥。民国时,河水干涸,石桥亦为淤泥所没。上世纪30年代当地李虎臣将旧桥挖开,将条石运往武屯镇北的石川河边,为自己建了别墅。 结束语 历史是现实的镜子,是我们对照人生,认识人生,理解人生,省悟人生的重要凭证。关注历史,以史为鉴对于我们无论是独善其身还是兼济天下都大有裨益。吾乡贤武之望先生本人就是一部为官、为人、为学的极好教材,愿读者从中吸取养料,学习武之望刚直不阿为人,孜孜不倦治学,心系群众、造福社会的高贵品质,在武之望精神的鼓舞下,为建设繁荣和谐的新阎良作出了更大的贡献。上一页 [1] [2] [3]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