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启六年(1626)八月丙寅,之望因疾乞休,得到明熹宗的应允。 崇祯元年(1628)五月己巳,之望病假已满,迁为南京刑部左侍郎,仍管右侍郎事。六月庚戌,因其“谙练边事,猷略过人”,出任都察院右都御史兼兵部侍郎,代史永安总督陕西三边(陕西、甘肃、宁夏)军务。陕西三边总督,全衔为“总督陕西三边军务”,明弘治十年(1497年)置,以后或置或罢,嘉靖四年(1525年)始定置,初称提督军务,后改称总制,十五年(1536年)始称总督。三边总督号称“天下第一军门”,军门即为总督,故里群众至今仍尊称武之望为武军门。总督府在宁夏固原,十分气派。据清刘献廷《广阳杂记》载,总督府的照壁上精雕细琢了一头麒麟,三头孔雀,九头豹子,隐然是指一总督、三巡抚、九总兵。三巡抚是延绥、甘肃、宁夏巡抚,也就是所谓的三边。之望出任三边总督时,时值陕北连年大旱,朝廷出于对后金作战,加重了农民的赋税,农民流离失所,边塞士卒缺饷,各府时有小规模的农民起义发生。当时军中有图谋作乱者,之望“乃廉治其魁,一军肃然”。这年十二月,固原发生兵变,参加兵变的士卒劫走了固原州库的财物,接着转攻泾阳、富平、三原,官军游击李英也被浮。之望将此事上报了崇祯皇帝。崇祯二年正月,之望的手下陕西巡抚胡廷宴、延绥巡抚岳和声向朝廷报告:“洛川、淳化、三水、略阳、清水、澄县、韩城、宜君、中部、石泉、宜川、绥德、葭州、耀、静宁、潼关、阳平关、金锁关等处,流赋恣掠。”(《国榷》卷90)。面对各地的农民起义,曾有官员建议朝廷安抚义军,救济灾民,但明政府这时已是国库空虚,无能为力。这一切,使年愈六旬且素来体恤民疾的武之望感到万分困苦,以致忧郁病倒。崇祯二年(1629)三月戊寅,之望在宁夏固原三边总督府病逝,终年六十余岁。他死后,归葬故里,被祀为乡贤。 武之望生活在我国明代后期,当时政治黑暗,朝纲不振,武之望在极其复杂的环境中度过了自己的一生。他先后两度出仕,宦海沉浮三十余年,最终以其正直、清廉的形象留在了世人的心中。 二 杏林一杰 武之望自万历十二年(1584)已能读医书起,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竭四十年之毅力钻研医学。于晚年十余年间,先后共完成了近三百万字的各科临床文献辑著工作,在中医学的发展史上写下了极其光辉的一页,把他称为我国医学临床文献整理大师实不过誉。 武氏“幼治儒经,长嗜岐黄”(《济阳纲目·自序》),儒经而外,兼涉医书。当地名医,其族叔武带川是他在医学方面的启蒙老师。至20岁左右,武氏已能看懂医书,留意医学。《济阴纲目》卷二·传尸劳附叔卿按云:“岁万历甲申,余一嫂二十余,患虚劳日久……余时亦能稍阅医书。” 万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武氏被罢官免职,这是对他致力仕途的一次重大打击,也是他由儒而医的一次重大转折。在长达17年的平民生活中,钻研医学,诊疗疾病,讲学授徒,成了他免职生活的主要内容。武之望正式行医可能是先从救治自己夫人的难产开始的。据《济阴纲目》产后门上·论产后寒热变证记载:“余庚子年改官南驾部,内人于十二月中产难,经一宿始取下,危困殆甚。越数日,忽洞泻清水,顷刻数十行,点水入口即下,而口鼻气皆冷。余时从外夜归,仓皇无药,偶挟有止痢神效参香散,抄一匕,以米饮调下,顷刻即止。次日,以参、芪、姜、桂温补大剂服之,数日始平。”明末战乱频仍,疫气时有流行,加上故里缺医少药的现状,给武氏从医提供了实践的条件和机遇。公元1606年春,疫气流行,武氏故里的儿童因为麻疹而死亡者十居八九。连武之望刚满二岁的孙子,也患了麻疹,“举家惶惧涕泣,以为且不救。”武氏参考管舜所撰《保赤全书》有关治法,按方投剂,应手而痊。家乡周围的人听到武之望治好自己孙子麻疹的消息,接踵求治,十天之内就治好了近百例麻疹病儿,而且没有一例发生意外。这一次比较大的医疗实践活动,使武氏亲自体会到医药疗效的神奇功能,也坚定了他钻研医学,誓为良医的决心。 自此之后,武之望的医学活动已不限于被贬官或休假期间,即便是戎马空偬的任上,也从未放弃医疗实践和著书立说。公元1620年,《济阴纲目》告成;1625年,在山东登莱巡抚任上,修订并刊行了《疹科类编》;直到临去世前三年,即公元1626年,又在“七历寒暑”之后编成《济阳纲目》108卷,并刻梓印行。 武之望在出仕之后的三十余年间,“十三在官,十七在里”,把毕生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献给了弘扬医药学术的事业。前人云:“不为良相,便为良医。”而武氏更嗜医术,和药济人,著书传世,集良医良相于一身,诚为医学史上所罕见者。现将其医著略述于下: 1、《济阴纲目》 《济阴纲目》是一部影响较大的中医妇产科专著,初刊于之望备兵永平时,后经修订,于万历四十八年(公元1620年)正式梓行,共5卷,卷一为调经门、经闭门、崩漏门、赤白带下门,凡四纲二十九目;卷二为虚劳门、血风门、积块门、浮肿门、前阴诸疾门,凡五纲三十四目;卷三为求子门、胎前门,凡两纲四十八目;卷四为临产门、产后门上,凡两纲二十八目;卷五为产后门下、乳病门,凡两纲三十八目。全书载方1746首,分13门论述了月经病、带下病、胎前产后病以及妇产科杂病的辨证与治疗。《济阴纲目》引录资料丰富,有论有方、实用性强,1665年汪淇笺释万历永平初刊本后,流传渐广,至今被认为中医妇产科的权威著作。 2、《济阳纲目》 《济阳纲目》是一部主要论述内外科杂证的综合性医著,成书于明天启六年(公元1626年)十二月。武氏在《济阴纲目》成书之后,复感“阴阳一理,济阴有书,济阳何可无书”,于是便“汇集众编,别异比类,总以议论特出,独具卓识者择而录之……分门别类,或采其论证,而论必悉证之原;或摘其治方,而方必尽治之变”,从而编成又一部以治疗内外科杂证为主要内容的大型医学专著。仿前《济阴纲目》之例,本之《内经》以主其纲,晰之名家以定其目,取其纲举目张之义,故命名曰《济阳纲目》。 《济阳纲目》凡108卷,计150余万字,囊括了内、外、五官和急救、养生等疾症。全书援引明代及明代以前历代著述113家,医籍上万卷,载方7300余首,保存了许多今已罕见的医药学术资料。前人评价其书“因证发论,既于寒热虚实本末深浅之致,克悉其情;因论选方,复于温凉补泻缓急轻重之宜,亦尽其变,集医方之大成。论赅而精,方备而确,较《济阴》一书,证异功同,洵可宝也。”(张楠“注梓济阳纲目序”语)。《济阳纲目》在养生学、老年病学、预防医学、性医学等方面的记述,均有独到之处,为同时代其他医书所不及。 3、《疹科类编》 《疹科类编》是一部以论述痘诊证治为主的儿科医学专著。书成于明万历四十五年(公元1617年),首次刊行时名《疹科枢要》,天启五年(1625)修定后再次梓行。 《疹科类编》全文约2万余字,全书分“论”、“方”两大部分。“论”相当于全书的正文部分,分为总论、发热、见形、出痘、收后五节,分别论述了麻疹的病因病机及各期的辨证治疗原则。“方”相当于该书的附方部分。全书共收载有关治方148首(其中姜连汤、干姜桔梗汤、解毒化滞方三方为董汉杰所增补),分为24类。 《疹科类编》文字精炼、内容丰富,论疹科辨证义详而明,述疹科治疗方备而确,申兼症证治法赅而精。其所论及附方,不仅适于麻疹一证的辨证治疗,同样适用于多种儿科杂病的诊治,因而至今仍具有一定的研究及实用价值。 4、《慈幼纲目》 1982年广陵印本《济阳纲目·耿鉴庭序》云:“1955年陕西又曾发现其(武之望)遗留的儿科著作,名《慈幼纲目》。二十年前,乞予鉴定,曾一见之。去岁,余曾亲赴西安访查,尚未得其要领。”《济阴纲目》十四卷本凡例中尝云:“此刻之后,随有《慈幼纲目》,即《证治准绳》之《幼科》也。复增圈点,详加评释,亦如是编之精良,梓以问世。”从这一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到,武氏的《慈幼纲目》是以王肯堂《幼科症治准绳》为蓝本而成,其今藏于何处待考。 5、《医帜》 据乾隆《临潼县志》云,武氏有《医帜》一书问世,今佚。有学者认为《医帜》一书并不存在。但据天启元年(1621),武之望的亲戚王檟所作的《重刻<济阴纲目>引》所云:“(之望)又著有《医帜》,尚秘不示人。”可见,《医帜》一书是真实存在的,且在1621年之前已著作完成。 三 鸿儒遗作 武之望被誉为关中鸿儒,一生著述颇丰。除其医学著述外,他还编修了《临潼县志》,另有《举业卮言》、《扣缶集》、《鸡肋编》、《吐质编》、《海防疏》诸书问世。岁月变迁,武氏的著作多已不存,诚为憾事。本章仅就其存世的万历本《临潼县志》和《举业卮言》及诗文略述于后。 万历本《临潼县志》 在武之望之前明嘉靖年间,临潼县训导樊玠(河南睢阳人),曾修成一卷《临潼县志》。之望在辞官归里期间,披览旧志,叹其不详,遂查阅典籍,广搜博采,于万历三十六年(1608)编纂成《临潼县志》四卷。祖籍临潼任村里(今阎良区武屯镇)的李三才、临潼知县王联芳为其书作了序言,给予了高度评价。武之望撰修的《临潼县志》,为现存最早的一部《临潼县志》,仅存2-4卷,北京国家图书馆有藏。二卷主要记述人物,包括十六个分类,即:职官、御史、县丞、主簿、典史、教谕、训导、选举、岁贡、例监、褒赐、恩荫、吏员、才贤、孝节、仙流。三卷载有吟咏骊山、温泉、华清宫等246首诗作;四卷继三卷载诗一百首,并辑录箴、铭、文等多篇。 《举业卮言》 《举业卮言》顾名思义是一部备考科举的专著。该书成于万历二十七年(1599),共二卷,吉林大学图书馆有藏。另外还有两种版本存世:一种是明绣谷周氏万卷楼刻本《新刻官板举业卮言》五卷,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南京大学图书馆、杭州大学图书馆有藏;一种是清道光十五年朝邑刘氏刊本《举业卮言》二卷,国立台湾大学有藏。 《举业卮言》是八股文产生以来的第一次所作的理论总结,它以儒家思想为基础,融以医学理论和阳明心学,条分缕析,颇成休系。全书共分五卷,第二卷到第五卷为辑录前人的文论成果,第一卷是武氏个人所著,分内、外两篇:内篇共二十二篇,分论八股文之神、情、气、骨、质、品、才、识、理、意、词、格、机、势、调、法、趣、致、景、采;外篇计八篇,分涵养、造诣、师法、拟古、读书、统论、支沦、泛论。武之望通过对八股文的几个理论范畴的分别论述,从内容到形式,从个人修养到具体作法,对八股理论作了全面总结,为我国的文学批评史添上了光彩照人的一笔。 游骊山诗作 1991年《临潼县志》中收有武之望游骊山的4首诗作。某年夏天武之望同好友渭南名人南师仲及襄阳布衣王廷诏游览骊山。三人均留下了吟骊山的佳作。武之望在游历骊山的温泉、虎斑石、石瓮寺等胜景后,写下了《游温泉》、《登骊山观虎斑石》(二首)、《同南太史王山人游石瓮寺》共4首诗。他以诗言志,在《登骊山观虎斑石》中写道:“豺狼时正剧,樵野未应闲”。表达了他对奸佞当道的无比愤慨,希正直的人们起来与之斗争。 附:咏骊山诗四首。 登骊山观虎斑石(二首) (一) 苍翠郁嵯峨,石根带薜萝。 龙蛇巢树杪,虎豹宿山阿。 夕阳穿林迥,芳菲铺地多。 巉岩迷去路,隔巘听樵歌。 (二) 诘曲盘溪路,石迹象虎斑。 锦文明万木,此气压千山。 陷雾疑藏豹,埋云似踞关。 豺狼时正剧,樵野未应闲。 游温泉 翠辇当年驻九龙,鱼凫犹对旧芙蓉。 苔深七圣祠前砌,月冷朝元阁上峰。 无复催花传羯鼓,空余流水乱歌中。 豪华一谢都为梦,遮莫青山暗几重。 同南太史王山人游石瓮寺 梵王宫畔瀑寒流,石瓮天然贮碧湫。 过岭白云封玉峡,擎天老树暗飞楼。 脱空剩有前人塑,汲水牵生异代愁。 往事荒凉成感慨,漫得樽酒共淹留。 四 故里遗迹 武氏宗祠 宗祠是祭祀祖先的处所,在封建社会它是光宗耀祖教育子孙的地方。武氏先祖迁居广阳后,一直没有祠堂。武之望入宦后在广阳镇修建了武氏宗祠,其址在今武屯街中段路北的广阳商店。 清初,武氏族人以武之望的学识渊博、官位显赫,是武氏家族中值得纪念的先辈,遂将武之望祀入其中。清乾隆《临潼县志》记作武之望祠。武氏宗祠于1862年社会动荡中遭到毁坏。1914年,武之望的第九代孙武钧召集族人对其重修,使之规模宏敞,成为当时临潼渭北地区最大的一座宗祠。宗祠座北面南,占地约800平方米,临街有门面房五间(即前殿),门前有两尊巨型石狮,工艺精湛,栩栩如生,高约三米,在当地十分罕见。从大门穿过过道进入院中,两侧为厦子房,正面最北端为正殿,共五间;大殿内供奉武氏迁广阳屯的六房始祖及武之望、武懋赏、武并壁的牌位。有武之望泥像一尊(当为清代所塑,具体年代不详),着官服,面饰铜色。供桌两侧的柱子上有楹联。东墙上镶有碑石,似与武氏世系有关。旧时春节、清明,武氏族人都要会集到宗祠,祭奠先祖。“文革”中,武之望的泥像被毁,前殿于1984年被拆除,残存的大殿于1986年被拆除。存世的仅有1917年武钧所撰、高赓恩书写的临潼武氏重修宗祠碑,1977年被陕西医史馆(咸阳中医学院院内)征集。碑身通高3米有余,宽0.8米,厚0. 24米。碑首为半圆形,高约0.96米,上雕蟠龙,正中为一竖长方形平面,上刻“光裕”(光前裕后的省语)二字,碑文字迹斑驳不清,已多不可识。碑座仅余龟身前部。 武之望先祖故里陕西白水县器休堡原也有武氏宗祠,建于明朝景泰二年(1451年),里面供奉有武氏先祖的画像。解放前,武屯的武氏族人曾将先祖画像自白水祖祠“迎回”武屯供奉,后在文革中散失。近年来,白水的武氏族人又修复了武氏宗祠。 据闻临潼的扁鹊墓在“文革”中曾被夷为平地。自上世纪80年代起,当地政府为了发展旅游业,依托这一历史资源,重新修茸了扁鹊墓,新建了献殿,近年来还为其树立了塑像。以之望先生对祖国医学的贡献而言,今天在他的家乡为其塑像,修建纪念馆是很有意义的。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