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俊,中国人民解放军科研试飞英雄。陕西省长安县人。
1949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4月学习飞行,至1979年安全飞行1 892架次、1440小时。1960年8月开始参加科研试飞,潜心钻研飞行技术,能熟练掌握国产多种型号歼击机驾驶技术,在新型机种试飞和新武器试射中,多次遇到险情,临危不惧,沉着处置,化险为夷。
1976年10月,他驾机执行高空试飞时,两台发动机突然同时停车,飞机从2万米高空急剧下降,4次开车均未成功。飞机降至6千米时,他继续沉着冷静地按空中开车程序再次起动,终获成功,驾机安全着陆。1978年1月,他主动承担未定型高速歼击机空中打炮试飞任务。第二次试飞时,主冷气导管震破,主用刹车系统失灵,他镇定地按预定处置方案操纵,使飞机在离跑道末端200米处停下,避免了严重事故。
至1980年10月,他共参加科研试飞369架次、200小时,获取了大量数据,并提供了仪器所不能记录的资料,为发展中国的航空事业做出了贡献。先后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
1980年1月3日,中央军事委员会授予他科研试飞英雄称号。1983年被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84年8月离职休养。离休前任空军某试飞团副团长。1987年7月,出席中国人民解放军英雄模范代表会议。
有人说:家庭是爱情的坟墓。有人说:家庭是事业的羁绊。也有人认为:幸福的家庭意味着朝夕相处,反之,别离与分手和幸福是不相容的。人们也确实见过不少这样的家庭,夫妻双方由于不能在事业上相互支持,在家务事上相互埋怨而闹得打离婚报告。我们现在要讲两个家庭的故事,证明这种家庭观和经验式的警语并不那么对,证明家庭和爱情、家庭和事业并不一定互相矛盾。这两个故事发生在“科研试飞英雄”滑俊和王昂的家庭。
象千万个普通家庭一样,这两个家庭也有着油盐柴米造成的烦恼,老老小小带来的拖累,婆媳矛盾引起的忧愁。不同的是,这两个家庭还要比一般家庭承受更多的精神压力,忍受更多的离愁与别苦,因为这是两个试飞员的家庭啊!
战争年代,人们习惯了生离死别;但是在今天,那就仿佛是十分遥远的过去了。然而,试飞员的家庭,在和平的日子里却仍然要遇到那惊心动魄的时刻。
试飞是一项充满危险的工作,而试飞员就象一个身背扫雷器的工兵,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去为大部队打开一条前进的道路。地雷随时都可能爆炸;试飞员的每一次飞行,都面临生与死的考验。
作为一个试飞员的妻子,她有何感想呢?相依,对她们来说,一星期只有一天;分别,却从结婚那天起就是常事。她们要安于在独处中送走自己的青春,要习惯于在担忧中度过自己七分之六的时间。曾有过这样的姑娘,当她们了解了试飞员的工作性质后,对自己的“痴情”产生了动摇。也有这样的妻子,忍受不了这种忧虑与孤寂,迫使丈夫在爱情与事业中作出明确的抉择。然而,滑俊与王昂的家庭却已经存在二、三十年了。维系这两个家庭的纽带到底是什么呢?让我们沿着她们走过的道路,去追溯源头吧。
滑俊的妻子王凤英,贫农出身,一九三四年生。十六岁上就由两位老人做主,穿着借来的衣服过门了。上午过门,夜晚丈夫就要走,组织上选拔他去进航校,从陆军到空军,从地上到天上。滑俊有志气,报到的日期一天也不愿耽误。新娘子坐在炕沿上,低头不语。滑俊对她说:“本来,我不打算这么早结婚,只想路过家乡顺便回家看看。可左右四邻都说,爹一个人带俩弟弟,带不过来呀,我就同意了。”憨厚老实的小伙子哟,你怎么没想到,这会刺伤一个姑娘的心呀!可是,我们的凤英,还是默默地坐在炕沿上,一声没吭。
夜里十二点,滑俊要出发了,他对妻子留下了三句话:“一、别惹事生非;二、咱家穷,苦就苦一点吧,好在解放了,日子会好起来的;三、咱们俩结婚了,订婚、结婚,都没给你买东西,屋里的这点摆设也全是借的。明天你把它们还了。家里的担子全交给你了。”凤英是从小苦惯了的人,对这些很容易理解。她点点头,轻声说道:“俺懂,你放心走吧,家里的活儿俺干得了,就是这身衣服,得三天后回娘家才能还。”
滑俊嫁出去的姐姐哭起来,她同情弟媳妇的处境,想叫弟弟再呆两天。可是,朴实的凤英倒反过来劝说姐姐:“让他去吧,让他去吧……”滑俊走了,生活的重担从此就压上了凤英的双肩。
编辑: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