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洪庆镇洪庆村人。清末参加科举考试,得中廪生,后因清朝廷腐败,不屑仕进,遂返乡设馆授徒并潜心钻研医学,于教书之余行医治病,终成颇负盛名的儒医。 王嘉善先生曾被官府委任为淳化县知县,上任甫满三月,因痛感官场黑暗腐败,愤然辞官,返回故里。为开发民智,启迪后生,遂应家乡群众之请,开办私塾,收徒授业。初设讲坛,仍以“读经”“法古”为主。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先生接受新思潮,重视新文化、新思想的灌输和宣传,在教学中逐渐注入民主与科学的内容,废除封建的奴化教育和体罚制度。在教学方法上注意因材施教,循循善诱,要求学生德才兼备,鼓励学生为国家、为民族献智出力。 王先生温文尔雅,博学多才,与名流学者多所交往。陕西省政府主席张凤翙曾赠送先生玉石酒壶酒盅以表仰慕之意;清末举人著名理学家、蓝田的牛兆濂与先生过从甚密,彼此结为良朋诗侣。先生工书善诗,常为附近群众撰写婚丧对联、墓志碑铭。 王嘉善之父系当地名医,他在父亲的熏陶下,热衷于祖国传统医学的研究。他以张仲景的《伤寒论》为基本读物,兼及《内经》、《难经》、《金匮要略》、《本草纲目》等医学名著,于教书之余认真攻读,潜心钻研,终于解开了历代医学家认为“伤寒之理难明,伤寒之方难用”的千古之谜。临症时,他以“六经”为依据,辨证施治,成为关中伤寒学派的名流医师,曾治愈伤寒垂危患者数十例。30年代初,前陕西省督军张凤翙身患伤寒,经中、西名医屡治无效。后请王先生诊治,连投“理中汤”和“四逆汤”10余剂,温中祛寒,其病霍然而愈。张特赠手仗,以表谢意。王先生对妇科、儿科亦有研究,举凡妇科儿科诸症,多能药到病除。出诊看病烟茶酒食一概不扰,诊费酬金分文不取。群众称赞先生行医“一尘不染,两袖清风,妙手回春,救命菩萨”。1944年秋,洪庆地区门生及群众联名为王嘉善先生赠送刻着“德教仁求”4个金字的牌匾。1949年10月,因积劳成疾与世长辞。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