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细一支笔浓淡大气象 ——中国当代女画家之索雨红作品赏析 文/国强 在当代中国山水画坛,青年女画家索雨红以其卓尔不群的艺术风格当属其中的佼佼者。观雨红的山水画作品,假如不看作者,很难看出出自于纤弱女子之手。 雨红出生于秦岭脚下的炎帝故里——宝鸡,又称陈仓,是周秦文化的发源地、著名的青铜器之乡。生于斯长于斯的雨红,自幼深受父亲的熏陶和影响,钟爱绘画,在大学完成四年的专业学习之后,向当地前辈名流拜师学艺,研习山水画。独特的地域文化和长安画派的绘画风格对雨红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注重写生、画风质朴苍雄、笔墨厚重朴拙,是这一时期雨红在绘画艺术上的追求。经过大量的写生和对传统作品的临摹,雨红开始对绘画有了自己的见解:自然赋予我们的美远远超过了我们的想象。自然的多姿多彩,千变万化,无以穷尽!何如我们仅仅靠几种所谓的程式能够表现其一二呢?泼辣率意的构图方式、纵横恣肆的结构变化、酣畅淋漓的笔墨语言,这种硬朗的绘画风格,自然少了些灵秀与温润,少了些情趣和意味。 不安于现状的雨红开始在更广阔的绘画领域追寻答案。她游览祖国名山大川,广交同道。2006年考取了广西艺术学院山水方向硕士研究生,师从我国著名画家阳山教授,真所谓“行万里路,读万卷书”。通过进一步的学习,不仅丰富了雨红的绘画理论知识,也开阔了她的视野,积淀了自身的艺术阅历。 在作品的创作上,她已不再单纯地强调笔墨的朴拙与厚重,而是开始关注南北不同画风的交融并蓄。率意的书法用笔、丰富的笔墨语言、刚柔相济的画面格局、集南北画风于一体的效果,开始显露出来:画面既有劲拔老辣的夺人之势,又有淡墨轻岚、温雅柔润的清淡之感。 在此基础上,雨红思考的也不再是简单的南北画风的融合,她在思索画风形成背后的文化因素。地域不同,决定习俗的迥异,而习俗的迥异,又必然形成文化上的差异。找到了画风形成的文化背景,雨红开始关注不同地区间在生活习俗以及文化上的差异,以求在绘画风格表现上的鲜活和真实。 雨红的临摹作品,是她在读研究生期间专业学习的成果和见证。通过画面,除了看到她扎实的基本功以外,还可以清楚地看到她对古画的临摹,早已超脱了一般意义上的临摹。她是在超越时空,用自己的画笔与古人对话。在她心里,再现的是前人作画时的心境和状态。她的临摹作品,追求的已不再是形似,而是神似。 对于写生的重要性,雨红清楚于心又常付诸行动。重视意境的把握,是她写生作品的一大特点。在意境的塑造过程中,作品通过黑与白、浓与淡、虚与实、疏与密、大与小、粗与细的对比,平添了许多情趣和韵味,从而使得“物象”升华,真所谓自然山水与胸中山水交融。作品的另一特点,就是画面的经营十分讲究:开合有度,疏密有致,疾缓得当。凡此种种,使观者得到充分的艺术享受。 雨红的小品画,可以说是精致之极。其中每一幅作品,都能让我们感受到强烈的人文气息和十足的情趣意味。古人所言“咫尺之内,而瞻万里之遥;方寸之中,乃辨千寻之峻”,不就是这种境况吗?以小见大,靠的就是智慧与能力! 雨红的作品不静心细品,很难得其中意趣奥妙。不论其构图形式,还是结构变化;不论其笔墨语言,还是情趣韵味,趣味十足。纤弱的雨红,在用笔上的泼辣与洒脱常常令我口瞪目呆——平时文文弱弱的女子,怎么作起画来就像换了个人?然而,看似恣肆挥洒,实则用心良多,蕴含逸趣;看似轻狂野逸的放纵,实则早在掌控之中;看似中规中矩的笔墨语言,实则情趣意味十足。 在雨红的作品中,南北风格的融合早已成为一种自觉,苍茫中不乏灵秀与柔润,恣纵里充满了秀雅与含蓄,这些已成为她画面的特质。 雨红的成功得益于她的两位恩师:一位是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著名画家翟晖先生,一位是广西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阳山先生。 对于年青的雨红来说,其艺术生涯才刚刚开始。相信她,随着人生阅历和对生活感悟的增加,对中国山水画追求“天人合一、物我两忘”境界的理解,也一定会不断加深。我期盼着雨红取得更大的成就,有更好的作品问世。
[1] [2] 下一页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