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王建若(1891—1983) 讳丕基,字建若,本县杨家沟乡太公庙村人。幼随二叔王紫京在凤翔八旗屯读私塾,继拜名儒李正初门下研读经史。宣统三年(1911)考入省立第一师范,毕业后复入国立武昌高等师范深造四年,因成绩卓越,被内政部派去日本考察教育。回国后曾任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教员、省政府和教育厅秘书、河南省警察厅厅长等职。 建若毕生好学,知识渊博,治学严谨,对国学造诣较深,尤其擅长诗词。所著《国学卮言》和《觉非堂诗存》,脍炙人口。其《国学卮言》,从提高学生学术修养出发,意在开拓眼界,提高认识,端正思想;《觉非堂诗存》,为建若少壮时所作,共收63首,后附《匪巢写真》散文一篇。其诗委婉含蓄,风格清新,语言优美洗练,富有鲜明生动之艺术感,亦足见其时作者伤世、忧国忧民、向往光明之坦荡胸怀。 民国十六年(1927),建若初任乾县县长,任职85天,因营救革命青年,遭豪绅猜忌,遂挂冠飘然东去省垣。有诗记其事:“长乾八十五,见绅如见虎;人道为官荣,我言作吏苦。”翌年夏至临潼,因故身陷囹圄,后因人解救获释。在狱中作有《临潼吏议》、《狱中》等诗篇。 民国十八年(1929),建若赴陕南任公债专员兼银行协理时,途经子午口出山时,遭 土匪绑票,陷匪巢三月余,后寻隙逸出。生离死别,感慨良深。此行诗作颇多,不无可诵。 民国二十年(1931),间岛(在吉林和龙县东北光霁峪,介于吉林、朝鲜、苏联之间,遂称间岛)问题发生时,建若恨日侵华,遂写《武休关》(地名,在今凤县东南褒斜谷傍,为长安去蜀之咽喉)诗:“鸭绿江边倭寇游,燎阳烽火照神州;钩心斗角方酣战,何事关名号武休。” 抗日战争期间,建若受聘在西安二中(址迁于今本县石羊庙高中)任教,住高南村一农民家,临除夕,房东求写窑门春联一副,建若提笔一挥而就,上联“上下皆是地”,下联“寒暑不由天”,横披“冬暖夏凉”。早年在西安时,建若曾去一友人家吊唁,遇一位风水先生大讲堪舆好处,即拟:“风水先生惯说空,指南指北指西东;山中尽是王侯地,何不搜寻葬乃翁。” 1949年7月本县解放后,建若在虢镇中学担任教师、校长。1950年兼任县民盟小组组长,后荐为县政协委员。1957年反右派斗争中错划为右派分子。次年摘掉右派分子帽子后,调县文化馆工作,“文革”中被遣送回家。1980年县政协恢复后,又当选为县政协委员,1983年去世。建若至弥留之际,还喃喃吟诵他八旬时所作诗句:“心悖脑欲裂,身在神不在;伏胜年九十,犹把经书传;我年不及他,何此竟弃捐。” 王建若逝世后,宝鸡市政协和县委、县人民政府、县人大、县政协及生前友好,在其家乡举行追悼会隆重悼念。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