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饮食文学界鼻祖费雪所写的《美食家的字母表》一书中,将p解释为豌豆。明明可以拓展成更为诱人的馅饼,费雪却更喜欢豆子。“它们必须是绿色的;它们必须是新鲜采摘的;它们必须是在最后一刻才被去掉外壳的。”黄油豌豆是不错的吃法,往锅里舀一大块黄油,再撒盐、辣椒,快速搅拌,直到黄油像冰淇淋一样快速化开,包裹着青翠的小豌豆,直接用勺子吃。换成植物油、拌入肉末,又是另一种中式吃法。
大豆在中国已有5000年的种植史。提起黄豆,更容易想到的是由它衍生的最受人类欢迎的豆制品——豆腐。嫩一点的南豆腐、老一点的北豆腐、稀一点的豆腐脑、干瘪一些的臭豆腐,变化多端的豆皮、豆泡、面筋、腐竹等豆制品,无不彰显着黄豆的伟大魔力。它们蛋白质高,热量却奇低。《舌尖2》中,豆制品的制作好像被演绎得并不复杂,“通过加热,卤水使蛋白质分子连接成网状结构,豆花实际上就是大豆蛋白质重新组合的凝胶,挤出水分,力度的变化决定豆花的口感。” 只是几帧画面,豆花就做好了。而甜、香、咸、辣等种种调味对于豆腐来说,像是一个宰相肚子,充满了无限的包容力。
和黄豆相比,“相思子圆而红”的红豆只是诗人骚客为它赋的新词,模样还是那个模样。徐霞客在游记里曾描述过第一次见到红豆时的视若珍宝,“相思豆树高三四丈,有荚如皂荚而细,每枝四五荚,如攒一处,长一寸而大仅如指。子三四粒缀荚中,冬间荚老裂为两片,盘缩如花朵,子犹不落。其子如豆之细者而扁,色如点朱,珊瑚不能比其彩也。”只是相思虽可寄情,但相思无用,还不如与薏仁同煮,一起消肿可好?绿豆也是消肿法宝,炎热吃不下饭时,一碗冰凉的绿豆粥就已经是全世界。《本草纲目》云:“绿豆,消肿治痘之功虽同于赤豆,而压热解毒之力过之。”绿豆被碾成泥,可以做成绿豆糕或摊作香滋滋的煎饼,发出来的绿豆芽,可凉拌或是当做水煮肉片那团火热中的小清凉。
鹰嘴豆算是舶来品,因其可爱的鹰嘴模样而得名。阿拉伯人是鹰嘴豆泥Hummus的忠实粉丝,就和中国人对白米饭的喜爱一样,顿顿都离不了。鹰嘴豆泥可以放入空心的小扁面饼pita中一同食用,或是成为中东沙拉的一部分,搭配烤鸡肉、茄子、蘑菇和煮鸡蛋等食材。而中东以外的地方,人们则充分发挥创意,将鹰嘴豆泥夹进三明治里,或是当做玉米片的最佳蘸酱。
豆类的光辉形象还远远不止于此。美食家蔡澜曾经说过,他最爱的一道菜是豆芽炒豆卜,翻译成白话就是绿豆芽炒豆腐泡儿。待油冒烟,把豆芽和豆卜下镬,兜几下,即加鱼露,再炒几下,就能上桌。既然古今中外的老饕、墨客们都视豆为宝贝,那咱们凡人也别拘着了。
蚕豆
蚕豆也叫胡豆,原产于欧洲地中海沿岸、亚洲西南部至北非,相传西汉张骞自西域引入中原。蚕豆营养价值丰富,含8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宁波人习惯叫它倭豆,而且在立夏前后,几乎家家户户都吃蚕豆,不少人家还将蚕豆跟大米饭一锅煮。
芸豆
芸豆也叫菜豆,原产于美洲的墨西哥和阿根廷,我国在16世纪末才开始引种栽培。食芸豆可缓解慢性疾病,所含尿素酶对于肝昏迷患者有很好的效果。芸豆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粗纤维,还含有氨基酸、维生素及钙、铁等多种微量元素,是一种难得的高钾、高镁、低钠食品,尤其适合心脏病、动脉硬化、高血脂、低血钾症和忌盐患者食用。
鹰嘴豆
鹰嘴豆也叫鸡豆,是印度和巴基斯坦重要的蔬菜之一,在欧洲食用鹰嘴豆也十分普遍。因其形状奇特,尖如鹰嘴,故称此名。鹰嘴豆的淀粉具有板栗香味。鹰嘴豆粉加上奶粉可制成豆乳粉,易于消化吸收,是婴儿和老年人的营养食品。鹰嘴豆还可以做成各种点心和油炸豆。
豌豆
豌豆为春播一年生或秋播越年生攀缘性草本植物,因其茎秆具有攀缘性而得名。豌豆中富含粗纤维,能促进大肠蠕动,保持大便通畅,起到清洁大肠的作用。
绿豆
绿豆也叫青小豆,被广泛食用。绿豆是夏令饮食中的上品,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绿豆清热之功在皮,解毒之功在肉。绿豆汤是家庭夏季的常备清暑饮料,清暑开胃,老少皆宜。传统绿豆制品有绿豆糕、绿豆酒、绿豆饼、绿豆粉皮等。
黄豆
黄豆也叫大豆,是含有丰富蛋白质的作物。大豆呈椭圆形、球形,颜色有黄色、淡绿色、黑色等。大豆脂肪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含有很多不饱和脂肪酸,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大豆常用来做各种豆制品、榨取豆油、酿造酱油和提取蛋白质。豆渣或磨成粗粉的大豆常用于做禽畜饲料。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