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两口和儿子捧着象征蛇年喜庆的黄馍馍。
母子俩拾掇放置在温暖处的优质发酵米。
黄国胜老汉在洗净的碾子上碾米。
沿绥德县城南行半个时辰,便到亢家沟。从一羊肠小道蜿蜒而上,半山腰处有三间土窑,正是因黄馍馍而得名的黄国胜老汉的家。
亢家沟其实很“朴实”,目之所及,除了黄土,便是石头。而和亢家沟一样“朴实”的则是黄国胜老汉,如果不是他的手工黄馍馍,如果不是上了央视“舌尖上的中国”栏目,黄国胜不过就是个“黄馍馍农村老汉”而已,亢家沟也不会像现在一样名声在外了。
卖了九年黄馍馍的黄国胜老汉年近花甲,淳朴憨厚得有些其貌不扬。他种了半辈子地,也搞过几年小本经营,却并没赚得几个钱,唯独有一手做黄馍馍的绝佳手艺,其每一道手工制作工序都继承了传统的原始风貌。他的黄馍馍原料主要是糜子面和黍子面,放置温暖处发酵,和糖混合均匀,加入温水和软硬适中的黄面发酵,把豆枣洗净煮好后搅碎拌匀,再将发酵好的面重新揉匀捏成小团,加入一定比例的豆沙和枣,上锅蒸好即可。所不同的是,他九年如一日,始终坚持质优量足的“品牌”原则:“米就用好米,面就用好面,枣馅儿就用核小肉甜的新疆枣。别人用一块钱一斤的本地枣,我却用十块钱一斤的新疆枣,自己决不能砸自己的牌子!”他掷地有声。
四乡八里的村民都知道黄国胜老汉的黄馍馍好吃,可让黄囯胜老汉没想到的是自己竟能上了央视的《舌尖上的中国》栏目。去年五月,央视记者和几位编导到绥德采风,遇到了推着毛驴车卖黄馍馍的黄国胜老汉,在听了当地人的介绍后,他们当场品尝了他的黄馍馍,得出了“绥德第一黄馍馍”的赞叹,并当即决定将其搬上《舌尖上的中国》栏目。此时此刻,黄国胜老汉的黄馍馍已经不再是一道简简单单的地方小吃,而变成为一种传统的民间文化开始“闪亮登场”了。黄国胜老汉做成的黄馍馍为现代社会增添了一丝传统的味道。
这一档美食纪录片让黄国胜老汉迅速红遍了大江南北,这个普普通通、朴朴实实的农民竟成了绥德县家喻户晓的名人,灰蒙蒙的亢家沟小山村也突然间要迎接众多访客:北京、上海、深圳、广州、青岛、包头……来自大江南北的媒体对这位憨厚的绥德老汉青睐有加,黄国胜老汉的名气越来越大,竟成了北京一家餐饮企业的黄馍馍代言人;《名人堂》《生活面对面》《食全食美》等电视节目争先恐后地对黄国胜老汉进行专访,甚至还有一家美国的电视台记者也慕名而来。老人不会说普通话和英语,访问中,他的儿子将绥德方言翻译成普通话,再由翻译将其翻译成英语,一些方言用词让他们面面相觑,过程极为艰难。但是,他们似乎没有遇到什么语言障碍,就算听不懂,依然聊得非常开心,黄国胜老汉也算是让黄馍馍走向世界了吧!
黄国胜老汉大名在外,经常有老板打电话和他洽谈合作意向。几个南方餐饮企业打过来电话说希望见个面洽谈合作;还有一个京城老板跑到绥德,请二老移师北京“改善生活”,同时也为京城父老做点地道的绥德黄馍馍。老黄和老伴在拒绝他们的同时,请来十个农民工,扩大了原来小打小闹的黄馍馍产销规模,平均每天接受二三十个订单。而日产三千个黄馍馍,两个半小时就能卖完,供不应求。不少人视这些精心制作的黄馍馍为上佳礼品,用礼盒包装起来,贻赠他人。
蛇年正月初五,本报记者专程赶赴亢家沟采访了黄国胜老汉。他的黄馍馍公司年三十放假至正月初十,虽不生产,但他却闲不住,午饭后即开始忙着为初十收假做准备。老伴吴桂珍忙着洗碾子,儿子黄艳雄忙着接手机订单,黄国胜老汉则一边干活,一边回答记者采访:“人要以诚信为本,名气再大,纯手工制作的传统不能丢。因为成本高,去年连赔几个月,可我不为多赚钱,只为对得起良心。我还是那句话——米就用好米,面就用好面,枣馅儿就用核小肉甜的新疆枣。蒸黄馍馍就得用好料!”
即便红遍了大江南北,黄国胜老汉的愿望依然很朴素、很简单:喝几口酒,抽两根烟,做好自己的黄馍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