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三秦游 | 意见反馈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陕西美食黄金广告位
您的位置:首页 > 陕西省美食大全 > 正文

陕西地方名菜(1)

  2013-9-26 7:50:57   来源:三秦游   进入论坛   查看评论()

   陕西地方名菜继承和发展了周、秦、汉、唐长安饮食的烹调技艺,又博采众长,吸收了各大菜系的烧制特点,形成了以酸、辣、甜、鲜、嫩、酥、脆、烂见长的秦馔风味。近几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西安的一些名厨师们又开发和研制了一批仿唐名菜和特色宴席,不仅发展了陕西的饮食文化,也使饮食市场的菜肴款式和品种都更加丰富多彩了,这里择要记述,以见其一斑。
   陕西的传统名菜历史悠久,许多菜肴都有它发展的历史渊源,久负盛名的“氽双脆”,原名“氽双丞”,起源于唐代。相传,武则天当政时,为了镇压反对她的人,任用了两个酷吏,一个是尚书左丞周兴,另一个是御史中丞来俊臣,这二人专靠告密和严刑逼供残害忠臣良将,被他们用各种酷刑伤害致死的无辜大臣和百姓不计其数。周兴和来俊臣每办完一次案,都要到长安市上有名的酒店去饮酒庆功,吃完喝完只说一声“回头到府里去算帐”,就扬长而去。有家饭店的杨厨师是个血性汉子,听说周兴外号叫“母猪”,来俊臣外号叫“母鸭”,就将猪肚、鸭胗切成碎块,氽滚水中煮熟,再加各种调料,做成一个菜,起名“氽双丞”,以影射臭名照著的周兴和来俊臣。后来此菜传了下来,演变成现在的“氽双脆”。此菜猪肚雪白,鸭胗枣红,口蘑、桃仁如朵朵鲜花。吃时以香菜和白胡椒面佐食,味道十分鲜美,很多顾客以能吃上这道菜为一快事。
   西安另一个传统的佐酒名菜“三皮丝”,原名“剥豹皮”,它的起源也有一段掌故趣闻。相传中唐时期,朝中有三个奸臣,狼狈为奸,作恶多端,百姓恨之入骨,给他们取了三个不同的绰号,称殿中御史王旭为“黑豹”,监察御史李嵩、李全交为“赤黧豹”、“自额豹”。这三豹“狼戾不轨,鸩毒无仪,体形狂疏,精神惨刻,”他们逼供无辜时,或令犯人仆卧在荆棘之上,或以竹签穿透犯人手指,或用碎瓷片擦磨犯人膝盖,囚犯熬受不过,往往屈招,致使京城冤狱累累。当时长安西市有一家酒店名叫“长安酒家”。店里主厨的吕师傅是个嫉恶如仇的人,久恨“三豹”虐害百姓,于是他特意用黑色的乌鸡皮,红色的海蜇皮,白色的猪皮,切成细丝,拌上调料,做成一道佐酒的小菜,起名曰:“剥豹皮”,暗含活剥“三豹”之皮而食之的泄愤心情。百姓闻知此事,奔走相告,纷纷来酒店品尝此菜,时间久了,竟有小人向“三豹”告密讨赏,吕师傅被捉进地牢折磨而死,但他为惩恶而创制的“剥豹皮”却流传了下来,后来改名为“三皮丝”。现在此菜的制作方法更加精细,它韧中带脆,清淡爽口,佐酒者无不津津乐道。
   被誉为西安饭庄十大名菜之一的“酿金钱发菜”,也是一款历史悠久的菜肴。因它的主要原料是用陆生藻类植物头发菜制成的,其成品形似古铜钱,故以为名。相传此菜始于盛唐,当时京城有个富商叫王元宝,他在丝绸路上发现了一种色、形都酷似头发的蔬菜,便命他的家厨烹制,食之软滑细嫩,十分爽口,从此他便每餐都以发菜佐食,后来王元宝成了全国著名的富豪,因“发菜”与“发财”谐音,京城的商人们便以为王元宝的发迹是吃了发菜的原故,所以纷纷效仿食用,从此“酿金钱发菜”世代流传。直到解放前,西安一些富商大贾举办宴席,第一道菜多是“酿金钱发菜”,为的是讨个吉利,祝愿大家发财。此菜的做法是先把发菜用温水泡开,稍焯一下,把鸡脯肉剁烂为泥,加盐、蛋清、湿淀粉、熟猪油搅成酿子,另取鸡蛋制成蛋皮,蛋皮上抹一层酿子,摊一层发菜,再抹一层酿子,上加一层黄蛋糕,卷成圆柱状,上笼蒸三分钟,切成形如金钱的片,烧鸡汤即可食用。
   西安著名的传统肴馔“烤乳猪”,是从古代宫廷、官邸的菜肴演变而来的,早在西周时,“烤乳猪”已被列为“八珍之一”,那时称为“炮豚”。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也描述过烤乳猪的制作方法,并赞其“色同琥珀,又类真金,入口则消,状若凌雪,含浆膏润,特异非常。”清朝康熙时改名为“烧小猪”,仍是宫廷名菜,后来流传于民间肆市,因它滋味特别鲜美,便成为民间最珍贵的美味佳肴。其制作方法是选十余斤重的仔猪一头,宰杀后从嘴巴经颈部沿胸腔中线劈开,挖出内脏,用清水漂洗干净,以铁撑将膛腔撑起,晾干水分,腔内涂上香料、精盐、蜂蜜,置于木炭火上先烤腹腔,再烤背面,边烤边用香醋、香油和白酒涂刷皮面,如此反复三、四次,待猪皮呈大红色并熟透时,去骨,切片装盘,或以整猪上桌,以面酱、葱丝佐食,若配以荷叶饼,其鲜美的滋味则比北京烤鸭有过之而无不及。
   近几年西安新推出的仿唐菜点“驼蹄羹”是一款既古老又珍贵的佳肴美馔,它用骆驼蹄掌烹制而成。据《异物汇苑》载,驼蹄羹原为西晋时陈王思所创,当时叫做“七宝羹”,至隋唐仍盛行此菜。诗人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中“劝君驼蹄羹,霜橙压香桔”的诗句,就是描述皇室贵戚在豪华的宴席上食用驼蹄羹的情景的。后来此菜失传,前几年经西安人民大厦名厨师郑生和、王省田等人发掘整理,又重新搬上宴席。现今仿制的驼蹄羹用新鲜的驼蹄加佐料去腥味,反复烹煮处理,切成粒状,用高汤、料酒煨至软烂,捞出用猪油爆炒,再加高汤及各种调味品烧沸,然后起锅,淋上香油即可食用。驼蹄肉质丰腴肥美,鲜香筋柔,汤厚味醇,是不可多得的珍奇佳肴。
   饮誉西安的“奶汤锅子鱼”,以汤味鲜美、肉质清香细嫩受到食客的赞赏。此菜的烹调方法很别致,它虽用火锅,其吃法又不同于一般的火锅涮肉,原料须选用鲜嫩味美的黄河鲤鱼,烹调时不用开水,也不用一般的肉汤,而是用鸡、鸭及骨头调制的汤煨成,其汁浓白如乳,故名“奶汤”。火锅下的燃料不是木炭,而是西凤酒,也不是把生鱼肉在火锅里涮着吃,而是先把鱼片加调料煽炒,再投入火腿片、玉兰片、香菇片,用“奶汤”稍炖片刻,然后再盛人火锅内,上桌时将火锅下的白酒点燃,顿时酒香、鱼味沁人心脾。待锅内汤开后,下香菜和白胡椒面,即可夹鱼块蘸姜醋汁食用。
   号称“长安第一味”的“葫芦鸡”,相传是唐玄宗时礼部尚书韦陟韵家厨所创,千余年来,经过不断改进和提高,现已成为具有西安地方特色的名菜。葫芦鸡原名“囫囵鸡”,即一个整鸡的意思,后转音成现名。此菜的传统选料是用西安城南三爻村的“倭倭鸡”,这种鸡饲养一年,净重一公斤左右,肉质细嫩。制作经过清煮、笼蒸、油炸三道工艺,清煮前,先把白条整鸡放在清水中漂洗,除去血污,煮时用麻丝将鸡捆好,以保持鸡的整形,锅内清水烧沸后,把鸡投入,煮半小时取出,盛盆内,添肉汤、料酒、酱油、精盐、葱、姜、八角、桂皮,人笼蒸透。油炸时将菜籽油烧八成熟,以整鸡投入油锅,用手勺拨动,至鸡金黄色时用漏勺捞出,沥去油,即可入盘上桌。此鸡皮酥肉嫩,香烂味醇,配花椒盐佐食,味更鲜美。
   西安饭庄十大名菜之一的“温拌腰丝”,以脆嫩、鲜香、爽口著称。此菜也是古城西安的传统菜肴。据《本草纲目》载:猪腰有“理肾气,通膀胱、暖腰膝、治耳聋”和“补虚壮气,消积滞、除冷痢、止消渴”的功效。被视为强身健体的食疗佳品。
   在东府渭南地区大荔县一带,流行一种“蜜汁咕噜”,因其形圆味甜,故名。此菜色香味形俱佳,是当地宴席上不可缺少的传统名菜。其制作方法是将猪板油切成小块,在调有蛋清、蛋黄、淀粉的稠汁中蘸过,然后投入油锅炸熟,捞出装入盘中,上面撒一层白糖即可上桌。当地人过红白事离不开此菜,但吃时不可性急,因咕噜在油锅中炸后,里面的猪油已化开,如急于下咽,滚热的油汁烫麻了舌头,吃不出好味道还是小事,再烫伤了嘴和食道就更叫人哭笑不得了。
   “带把肘子”也是大荔一道带有浓郁民俗色彩的地方名菜,公认为是“秦菜”中的上品。当地办红白喜事、春节举家欢聚、宴请亲朋好友时,餐桌上都离不开它。一般红烧肘子都是去骨留肉,唯独此菜与骨同烹,故称。相传古代同州府(今大荔县)有一技艺超群名厨李玉山,其人虽位居下层,但品格甚高。同州州官曾多次派人请其主厨,均被飨以闭门之羹。某次,州官的顶头上司陕西抚台到州里来巡视,州官为了巴结逢迎,竟强行将李玉山拉去制作宴席,并命令李玉山在两个时辰内必须将饭菜做好,否则就要治罪。李玉山只用一个半时辰,就将十八道大菜做好,端了上去。抚台吃到其中一道菜,只见上面盖着几片肘子肉,下面垫的尽是骨头,甚感奇怪,便命州官将李玉山传到宴会厅询问。李玉山说:“回禀抚台大人,我听说州老爷不但喜欢吃肉,也喜欢啃骨,因此我特意做了这带把肘子。”抚台是个清官,听了厨师的话,领悟了其中的含义,当即赏李玉山银子十两。第三天抚台又微服私访,查明了州官敲骨吸髓、残害百姓的罪行。回去后,当即下令将州官撤职查办。人们为了表彰李玉山与贪官污吏作斗争的功绩。就将这道菜世世代代传了下来。经过后人的不断改进,现在的“带把肘子”形状如蒲团,颜色如枣红,味道扑鼻香,深受食客的欢迎。
   在关中和陕南一些地方,长期流行的“枸杞炖银耳”,是陕西很古老的一道传统汤菜,它是由枸杞和银耳两味名贵中药煨炖而成。其色红白相间,其味香甜可口,具有润肺补肾、生津益气的功能。相传此菜源于西汉开国功臣张良。他辅佐刘邦兴汉灭楚,取得了天下,但他目睹许多功臣因遭到汉高祖的猜忌而不得善终。为保全性命和名节,他急流勇退,辞官隐居在留坝深山之中,常以当地所产的银耳清炖为食,以示洁身自好。到了唐代,这道菜又有了发展。唐初房玄龄和杜如晦辅佐唐太宗李世民扫灭群雄,统一了天下,他俩为官清廉,敢于为民请命,是唐代著名的宰相,人们为了表彰他俩的高风亮节,便以菜寓意,在雪白的银耳中加入了血红的枸杞,以象征他们的“清白”与“赤诚”。后来经过长期流传,此菜又有了改进,人们在枸杞银耳中又加进了冰糖、白糖、蛋清等,其味更加香甜。
   地处渭北高原的乾县,有一种风味十足的“乾州鸡面”,品味皆优,制作方法很独特,它名虽为“面”,实为不可多得的美馔。其起源据传与唐代女皇武则天有关。永淳二年(683)唐高宗李治病逝,武则天亲自主持修建陵墓,当时用“八卦图”测定方向,将墓址选在奉天县城北6公里处的梁山上,其方位为“八卦”中的“乾”,就将所筑之陵定为乾陵,奉天县也随之改为乾州,后又改为乾县。在筑陵过程中,武则天率领文武大臣驾幸陵地巡视,问及当地民间招待客人的最佳食品时,陪侍在侧的地方官答日“涎水面”。但厨师们认为涎水面虽然好吃,用来招待当朝皇帝却不够典雅,因此便别出心裁地烹制成一种形似面条而滋味鲜美的菜肴。武则天吃后大加赞赏,并赐以“乾州鸡面”的美名,其制作技艺也随之传人民间,据说现在的鸡面仍与当年的味道毫无二致。制作方法是选用嫩公鸡的鸡脯肉,剁成肉茸,案板上撒一层干淀粉,放一层鸡肉茸,用圆木棒边擀边撒干淀粉,把肉茸擀成极薄的片,切成韭菜叶似的条,入滚水锅里焯后捞出,在清水里浸凉,再捞人碗内,浇白肉汤少许,上笼蒸20分钟取出,浇上用白肉汤、熟猪肉丝、木耳等制成的臊子即可食用。其肉甚嫩,其汤甚鲜,筋韧可口,十分好吃。

[1] [2]  下一页


编辑:秦人
陕西省旅游景点 更多
古汉台 黄河壶口瀑布景区 药王山景区 法门寺
古汉台 黄河壶口瀑布景区 药王山景区
法门寺 瓦窑堡革命旧址 万花山风景区
神府煤海工业区 杨贵妃墓 西安阎良航空科技馆
户县钟馗故里 西安广新园民族村 金丝峡丹江漂流
汉中石门栈道风景区 洛南文庙 爷台山战地主题公园
陕西省美景 更多
陕西省地方美食 更多
老恒和魔力厨房节气美食 春分食 韭菜盒子 超级不能错过的沙爹火锅--Hungry Bistro
老恒和魔力厨房节气美食 春分食 韭菜盒子 超级不能错过的沙爹火锅--Hungry Bist
老恒和魔力厨房节气美食之——清明螺 肥似鹅 会有大白替我爱你 大白棉花糖暖心守护你
烘焙 烤苹果片 香脆美味有营养的简单零食 【甜蜜迎新春】红糖松糕 采用蒸笼 软糯口感
【韩食】中西合璧的美味早餐——面包裹年糕 【韩食】春季补心清火菜 小米萝卜泡菜
可可奶冻蛋糕卷 口感Q滑 绵软细腻 层次丰富 甘蔗羊肉煨汤---早春防寒祛湿温而不燥
【韩饭】蒜是灵魂:蒜香牛肉炒饭 美味至极 【韩食】女生好气色的法宝【桂圆红枣炖燕窝】
简单几步做出人气甜汤 红豆圆子汤 不一样的美味 几道简单易做的美味蒸菜
辣椒10种最过瘾吃法 口水直流有木有! 香甜糯口 自制的南瓜芝麻糖饼
你不能错过的超全鱿鱼做法大集结 超萌的糖霜青蛙饼干 烘焙菜鸟跟我学
冬季的补血养气佳品 再也不用下馆子吃面 想吃看这里
陕西省地方特产 更多
陕西蜜枣 大荔蜜枣 无核蜜枣[图] 陕西特产大礼盒[图]
陕西蜜枣 大荔蜜枣 无核蜜枣[图] 陕西的旅游纪念品
陕西八大怪泥塑 LED灯皮影系列
陕西土特产品旅游纪念品 陕西工艺美术品
文物复制品和仿制品 陕西旅游纪念品
榆林地毯 蓝田玉雕
安康绞股蓝 陕南天麻
陕西青茶(陕青) 陕西党参
陕西特产大礼盒[图] 陕西最值得推荐的特产
陕西省传说典故 更多
关中有一种美食叫做老鸦头[图] 有关肉夹馍的“身世”之谜(图)
中国《哀乐》的来历
羊肉泡馍的来历和吃法
苦荞茶的神话传说
苦荞茶的历史传说
苦荞茶的历史故事
关中有一种美食叫做老鸦头[图]
古人为何能兄妹通婚?
红眼石狮子的故事
寓意深奥的伏羲女娲交尾图
各朝代名称的来历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5 陕西美食大全 http://www.sanqinyou.com/meishi/.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合作电话:18966730327
三秦腾飞 旅游雄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