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8-28 13:00:25
来源:三秦游资源中心
进入论坛
查看评论() |
涮锅羊肉为秋分之后、立春之前的应时食品。这个季节,野草结籽,气候变凉,羊儿吃得饱,膘肥出肉多。同时,这一“热性”食品也只有在气温变冷的时候吃,才感到舒适,才能发挥增补人体营养的功能。 涮锅羊肉的历史很长,相传元初就盛行于北京、河北一带,清末光绪年间传到西安,当时仅在官场宴席上偶尔出现。抗日战争前夕,西安的正阳楼、清雅斋等饭店才先后正式对外经营。受到西安各阶层的欢迎。 涮锅羊肉选肉严格,一般均选“栈羊”(即不成群放牧,在栈里先用青草,再用粮食喂养的绵羊)。一只40斤重的绵羊,可供涮着吃的嫩质肉,只有上脑、大小三叉、磨挡、黄瓜条5个部位,大约有15斤左右。吃涮锅羊肉时调料和佐料极其考究多样,除酱油、虾酱、蒜泥、芝麻酱外,还有白菜、菜心、香菜、咸韭花、酸白菜、糖蒜等20余种。 涮锅羊肉制作技艺精湛,先把选好的肉放在摄氏零下5度冷藏12小时,或用冰块木板压实。现在多用冰箱冷冻,肉冻好即可切配。技艺高的厨师能够切的薄、匀、齐,片片都形似刨花,可以对折两层。(现在多用切肉机切)。 涮锅羊肉的吃法也比较别致。火锅内盛羊肉汤或口蘑汤,放入海米,点燃木炭火,待汤滚后,用筷子将肉片夹起,放入汤内稍稍一涮就取出,蘸着备好的调料吃。吃到途中,可向锅中放入白菜心,与菜汤同吃,叫做“清口”。肉片吃完,趁锅中汤味正浓,再放入粉丝、豆腐等佐料,配芝麻烧饼,或下绿豆面条,或煮小饺子吃,其风味益臻佳美。 十、春发生葫芦头 “葫芦头”泡馍是西安特有的传统风味佳肴,它以味醇、汤浓、馍筋肉嫩、肥而不腻闻名于国内外。烹制葫芦头泡馍需先处理猪肠、肚。先将猪大肠、肚用盐、醋分别翻转搓揉去油腻和腥味。清水漂洗至肠、肚白色发亮,无腥臊味为止。再在热锅上焙烤,后放入清水中煮4小时后加精盐,10分钟后捞出肠,晾干待用。第二步是制汤,将猪骨洗净,砸断,配肥母鸡下汤锅烧开,撇去浮沫,放入调料包(花椒,八角,桂皮,草果),熬成乳白色。第三步,泡馍,将掰成硬币大小的托托馍,放入老碗中,厨师将切好的肠、肚、鸡肉摆在馍块上,加适量粉丝,用沸汤浇泡3~4次。热汤便渗透馍块,然后加入少量熟大油调料水、味精、香菜、蒜苗、油泼辣子,最后浇适量沸汤即成。进食时,配以泡菜、糖蒜更佳。 据传,“葫芦头”这一名称,与唐代名医孙思邈有关,一天孙思邈到长安城中一家专营猪肠、猪肚的小店里进食,发觉肠子腥味大,油腻重,知其制法不当。于是,从随身携带的药葫芦里倒出西大香、上元桂、汉阴椒等芳香健胃之药物,交于店主人,调入锅中,顿时,香飘四方,令人垂涎欲滴。从此,这家店门庭若市,生意兴隆,店家为感谢药王的指点之恩,将药葫芦悬在店门口,取名“葫芦头”。 20世纪30年代,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张学良将军在蒋介石“不抵抗”命令的迫使下,率领东北军长途跋涉来到西安。东北军初到西安后,因水土不服,有许多士兵得了疾病,茶饭不思,四肢无力。一天下午,有几个病号兵到卫生队看病回来,路过西安南院门,看到一家名叫“春发生”的葫芦头泡馍店。闻到诱人的香味,胃口大开,就每人买了一碗品尝。香气扑鼻,胡椒味鲜,辣椒油香辣而不烈,一大碗葫芦头泡馍,吃得身上发热,头上冒汗,身上的病好象去了一大半。一位小兵给年长的兵说道“大哥,这吃食真比咱东北的大饼卷大葱还来劲!”吃完饭,他们高高兴兴地回到营房,见班长张大个子还在病床上躺着。本来粗壮的身体病了还不到一个月,已瘦得不成样子。他们把吃葫芦头的经过说给班长听。张大个子越听越觉得神奇,便说:“真有这等好事?我倒要亲自看看。”他们搀扶班长来到店里,一会儿,一大老碗热气腾腾的“葫芦头泡馍”端在眼前,有粉丝,有豆腐、葱花、蒜苗、辣子油浮在上面,木耳、菠菜在下面,红的、白的、绿的、黑的色味俱全,不由得人心动嘴馋。一老碗泡馍被张大个子吃个净光。他顿时精神好了许多,身体也感觉轻快多了。以后他每天去吃一次,不几天病就完全好了,班长逢人便夸“葫芦头”既是饭又是药,吃了身上发热,头上出汗,眼不花,头不晕,腰不酸,又好吃又治病,一传十,十传百。于是,东北军的弟兄们,争相去吃“葫芦头”的人越来越多,“春发生”一时间倒应接不暇了。张学良将军听了此事也很高兴。他命令把“葫芦头”列为“病号饭”。每天发20个“病号饭”牌子,通知“春发生”饭店给予优先照顾。此后“西安葫芦头”的美名,人皆传颂。“春发生”饭店的生意空前兴隆。食客络绎不绝。 十一、富平太后饼 太后饼具有外皮黄焦酥脆,内质层次分明,柔软可口,油香不腻的特点,久为群众所喜爱。相传公元前179~前157年,西汉文帝刘恒在位期间,他的外祖母灵文侯夫人在怀德县(今富平县华朱乡怀阳城)建立家园定居。文帝的母亲薄太后常由长安城去怀德县省亲,随身所带御厨给灵文侯精心制作的美味可口的烤饼,后烤饼传入民间,故名“太后饼”。两千多年来,世代相传,为富平特产。 太后饼以上白面粉为主料,以猪板油、精盐、八角、花椒、桂皮、蜂蜜、菜籽油为辅料,经过制猪板油泥、和面、制饼胚,最后用三扇鏊在木炭火上烘烤而成。 十二、黄桂柿子饼 黄桂柿子饼金黄软绵,色彩绚丽,芳香扑鼻,是西安特有的风味细点之一,亦可作小吃。 黄桂柿子饼,主料是临潼特产火晶柿子,并配上上等白面粉、黄桂、玫瑰、青红丝、猪板油、桃仁、白糖等。先将放软了的火晶柿子剥皮去蒂倒在面粉里,搓成稠糊后,再与面粉搅和均匀揉成软面团(不用加水),另取少量面粉,加入上述配料,揉搓成馅。从软面团内取1两左右托在手中拍平,包入馅料,双手旋转封口成圆球形,平放在注入菜籽油的鏊中烙烤,待底面色变黄后,压成扁圆形,随即翻过,再加入菜籽油,烙约5分钟,待火色均匀即熟。 关于黄桂柿子饼,民间流传着闯王李自成的一段轶闻。相传1644年,李自成在西安称王,即带大军攻打北京。当时正值灾荒之年,临潼百姓就用当地所产的火晶柿子拌面粉烙成柿面饼,让兵士们在路上食用。由于这种饼抗饥耐饿,义军官兵食后,个个精神饱满,没有多长时间就攻下了北京城。从此,临潼人民每年秋季都要制作面饼吃,用来纪念李白成。后来,经过西安厨师们不断改进,发展成现代的黄桂柿子饼。 十三、千层油酥饼 千层油酥饼,以色泽金黄、层次分明、脆而不碎、油而不腻、香酥适口等特色被誉为“西秦第一点”。 据说千层油酥饼与唐僧翻译千卷佛经有关。相传唐高宗李治在武则天的影响下,特别信奉佛教,当玄奘法师翻译佛经达千卷时,曾命御厨专门用清油作成“千层烙饼”赏赐给玄奘,以表彰他那百折不挠的毅力和一丝不苟工作态度。玄奘死后举行遗体安葬的那天,长安附近50里地内赶来送葬的100多万人中,也都带着寓意千卷佛经的各种食品来祭奠。 京都长安的厨师们,怀着对玄奘的崇敬之情,对“千层烙饼”作了精心改进,取名“千层油酥饼”投入市场。由于完全用植物油制成,又有纪念玄奘法师的情意,因而曾风靡一时。流传千余年至今。 千层油酥饼的制作技艺精细,要经过制酥,和面,制饼和烙烤4道工序。 十四、春卷 西安春卷的特点是,皮薄如蝉翼,透明酥脆,馅味鲜香。它的传统制作方法是:将荠菜(或韭菜,韭黄)半斤洗净投入开水锅中略氽一下取出,切成小段,加葱,姜,酱油,调料,食盐等调均作馅分成20份,分别卷入20张春卷面皮中,并用稀面糊封口,下热油锅炸成金黄色即成。西安春卷有其独到之处,春卷除水和面还加鸡蛋清,以增加卷皮的酥脆。馅料是素的,传统选用荠菜。卷皮是用勺将面糊“摊”到平底锅烙成的。技艺高的人,1公斤面可烙制直径15公分圆饼120多张。 传说“春卷”是由唐代的“春盘”、“春饼”演变而来,都用荠菜作馅。唐时,人们相互送春盘,取“迎新”之意。 十五、石子馍 石子馍,是用上白面粉,放入油和盐(糖),有的还加鲜花椒叶,制成馍胚。选取如小拇指大小而又光泽的青石子,用水洗净晾干,再用植物油涂过(可长期使用),放入深平底锅内,置火上加热,用手勺不断翻搅,使受热均匀至烫手,然后把石子取出一半,放另一热锅上保温,将余下的一半平摊锅内,再将制好的馍胚平铺在锅内石子上,将取出的那一半热石子放在馍胚上压平。然后用中火加热,使之下烙上烫而成。 石子馍的历史悠久,是由远古的“燔粟”(以粟米加于烧石之上,燔之使熟)演变而来。石子馍在唐代叫做“石鏊饼”,唐宪宗李纯元和年间(806~820),在同州府(陕西大荔县)已成民间普遍食品,并曾以此饼向皇帝进贡。清代随着秦人宦游大江南北,石子馍涉足金陵。袁枚在所著《随园食单》里,将石子馍叫做“天然饼”,同时叙述了用料和制作方法:“泾阳(今陕西泾阳县)张荷塘府家制天然饼,用上白粉面,加微糖及脂油为酥,随愿制成饼样如碗大,不拘方圆,厚二分许,用洁净小鹅卵石衬而炙之,随其自为凹凸,色半黄便起,松美异常。或用盐亦可。” 石子馍酥松香荃,营养丰富,易于消化,携带方便,经久耐储。因而关中一带农村常用以馈赠亲友,招待佳宾,或作为产妇、病人的营养食品。 十六、蜂蜜凉粽子 蜂蜜凉粽子是西安和关中一带特有的夏令食品,其特点是:白亮晶莹,筋软凉甜。 早在唐代,蜂蜜凉粽子就是“烧尾宴”上的佳肴,不过那时不叫蜂蜜凉粽子,而叫“赐绯含香粽子”。后来,长安城里也出现了经营这类粽子的店铺,尤以庚家粽子最为有名,段成式在《酉阳杂俎》里讲:“庚家粽子,白莹如玉”,可见唐代制作这种粽子的技艺已相当高超。 蜂蜜凉粽子与一般粽子不同,既不包馅,也不夹果,而是全部用糯米包制。吃时要用丝线划成小片,放在小碟子里,淋入蜂蜜、玫瑰或桂花糖酱。 十七、荞面饸饹 饸饹,古称“河漏”,元代农学家王祯《农书·荞面》:“北方山后,诸郡多种,治去皮壳,磨而为面……或作汤饼。”但西安的饸铬不是做成汤饼(古时称汤面为汤饼),而是用一种特制的饸饹床子轧成的。 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荞麦最降气宽肠,故能炼肠胃呆滞,而治浊滞、泄痢、上气之疾。”轧成的饸铬细而长,吃时不仅带有一种特异的香味,且对身体大有益处。 俗语说:“荞面饸铬,离不开三样好调和:油泼辣子、蒜、芥茉。”这不仅是为了吃起来辛辣可口,且因荞面性寒之故。老西安都知道,教场门的饸铬最为出色。 十八、渭南时辰包子 时辰包子用大油制馅,一般人二三两即能饱肚,大饭量的人半斤恐怕也难以吃完。远途游客慕名而来,专为吃一顿包子者着实不少。 为什么叫做“时辰包子”呢?据说,从前的饭馆,常是黎明蒸好包子,一大早卖。由于物美价廉,店门一开,倾刻即光。由于供不应求。早来者,饱尝口福,兴高采烈,喜滋滋地狼吞虎咽;错过时辰、到得晚的,看着人家吃,自己垂涎欲滴,唾沫咽回肚子里,第二天必定起个大早,赶上时辰,以还夙愿。久而久之,“时辰包子”的大名也就叫出来了。 十九、水晶饼 先秦文献中已有“饼”字出现。《墨子·耕柱》记有:“食不可胜食也,见人之做饼,则还然窃之,曰:‘舍余食’。”可见,“饼”的历史已很悠久。水晶饼又叫白皮点心、月饼、白皮酥饼,是关中的名点,老幼皆喜食。在过去,它与宫燕、银耳、金华火腿并列为传统珍贵食品。现在仍然是人们逢年过节,探亲访友时馈赠礼品,也是日常生活中的名贵小吃之一。 提起水晶饼,还有一段趣闻:寇准是宋代著名宰相,他为官清廉,办事公正,受到百姓爱戴。有一年寇准从京都汴梁回到老家渭南下邦(今下吉)探亲,正逢他五十寿辰,乡党们都纷纷前来祝贺,为了答谢乡亲的深厚情谊,就摆了“十三花”寿宴招待大家。当酒过三巡、菜上五味后,家人捧来精致木盒献给相爷。他打开一看,里面装了一张红纸,工整地写着一首短诗:“公有水晶目,又有水晶心,能辨忠与奸,清白不染尘。”诗下落款是渭北老叟。寇准看罢,心里很是高兴,急忙让请送礼人入席。家人说,送礼人把盒子放下就走了。寇准留下一个点心作为样品外,当即把其余的点心散给来宾。人们看着那金面银帮、晶莹如玉的点心,品尝完之后,都异口同声地称赞口感味道非同一般。后来寇准的家厨也仿照样品制作,并加以改进,做出了此种点心,起名“水晶饼”。 20世纪80年代,西安德懋恭生产的水晶饼被评为省、部优质产品,荣获金奖。 二十、岐山擀面皮 岐山擀面皮,义叫御京粉、面筋皮子,是用精白面做成的冷食小吃。制作工艺考究,调味颇佳,素以“白、薄、光、软、筋、香”而著称。既是上乘美食,又可佐餐下酒,具有开胃作用,是一种闻名遐迩的传统食品。 清康熙年间,关中西府岐山县北郭乡八亩沟村有个王同江,在御膳房里当御厨。他肯动脑筋,根据自己多年的丰富经验,在烹饪实践中摸索,创出这种面食,深受皇后嫔妃的喜爱,四季皆可食,且“食不厌多”。由于这种面食最初是京城里的御膳,密不外传,故取名“御京粉”。康熙末年,王同江年老归乡,人们慕名纷纷前来求教烹调技艺。于是,他就在八亩沟收徒传艺,开设店铺经营“御京粉”。从此,宫廷食品传入民间。由于其中有一道擀面的制作工艺,故而人们更喜欢称御京粉为“擀面皮”。 擀面皮的风味特点:面皮薄而韧,软绵又筋道,香辣更爽口,开胃诱食欲,冷热均可食,口味随君调。 二十一、小六灌汤包 灌汤包子是由汉代的“笼饼”发展演变而来的。《长安客话》说道:“笼饼,亦曰炊饼、蒸卷、馒头、包子、兜子之类是也。”到了清代,灌汤包子更为流行,《邗江三百吟》中就有记载:“春秋冬日,肉汤易凝。以凝者灌于箩磨细面之内,以为包子,蒸制则汤融而不泄。”而且指出了汤包的特点是“到口难合味易尝,团团一个最包藏,外强不必中干鄙,热热须房手探汤。”尽管汤热有可能烫嘴,但人们还是要“冒热”品尝,以饱口福。 西安著名的店家有贾三清真牛羊肉灌汤包子店、西安小六汤包店等。均荣获陕西省优质产品奖。尤其是“小六汤包”,在1997年“首届全国中华名小吃认定”评比中,被认定为“中华名小吃。” 食用灌汤包的方法是,左手持勺,右手持筷。轻轻咬破一个小口,把汤倒在小勺里,将包子放入盛有酱油、香醋,油辣子的味碟中,蘸一下入口品尝,吃完将汤一饮而尽。按照这种程序,吃着舒服,看着优雅,文明有趣,不烫舌唇,尽含饮食文化的情趣。 灌汤包子的风味特点:皮薄筋软,馅香鲜嫩,大小一致。馅汤味美,是大众化快餐营养小吃。
上一页 [1] [2]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