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页这种小食品,先前过年时,许多人家都有炸的,特别是乡下。旧时走亲戚,送点心的是少数,大多送麻页和花馍。若是送馓子,更好。亲朋好友来了,用麻页、馓子招待,油油的,脆脆的,越吃越香,说说话话,一盘子就下肚了。
麻页不难制作。和好面,擀薄,切作二寸宽、三寸长小片,再折叠起来,在中间划出若干细条,如梳齿状,两头不断,最后经过穿插套扭,入热油锅略炸,呈金黄色即成。也可只在薄片的一端切若干细条,不加穿套。一本内部出版的陕西菜谱称其"制法简单,薄脆酥香"。
做馓子可复杂多了。要经过和面、盘条、炸制几道手续。和面须加盐、碱、矾。盘条须先将面搓作直径一寸许的粗条,抹以菜油,稍候再搓作筷子般细条,淋油腌渍二小时。炸制也不简单。前面提到的那本小书说: "二人操作。一人盘条,一人炸制。盘条人左手四指并拢伸直,右手拿起面条,在左手指上盘转五六圈,盘好后左手四指徐徐撑开,右手随即插入,左手稍侧再慢慢陆续向上,右手向下,使面条拉长约达六寸,条已细如麦秆时交炸制人。炸制人用两根长竹筷在盘条人两手的小拇指旁插入,将馓子接过,略加抻扯至七八寸长,即下入油锅。入锅后立即将两根竹筷向相反方向扭转成花形。待面条上色时,将竹筷抽出,旺火炸约一分钟,翻转两下,色黄捞出即成。" 看这介绍,相当细致也相当麻烦,恐怕就不敢轻易做馓子吃了。其实也并不那么严重。家庭做馓子,不一定那么大,也不一定两个人操作。和好面,盘好条,拧几拧扭几扭,就能炸成好看又好吃的馓子。心灵手巧的农村妇女,炸麻页,炸馓子,都如同绣花。麻页虽小,能做出很多花样,有的就是具体而微的馓子。大馓子,有的长达三十厘米,一般饭量的人,吃上两个,顶一顿饭。如今城乡市场上,还有卖馓子的。 馓子和麻页,确属民间小食品,但是追根究底,却也系出名门,不可小看。《汉语大辞典》解释"馓子"说: "一种用糯粉和面扭成环的油炸食品。现在的馓子,用面粉制成,细如面条,呈环形栅状。宋庄季裕《鸡肋编》卷上:'食物中有馓子,又名环饼,或曰即古之寒具也。'元无名氏《盆儿鬼》第三折:'俺大年日将你帖起,供养了馓子茶食。'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谷四·寒具》:'寒具,即今馓子也,以糯粉和面,入少盐,牵索扭捻成环钏之形,油煎食之。'" 于"寒具",《汉语大辞典》解释为"一种油炸的面食",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有载,唐宋清人诗中多有提及。可见,小小馓子,一则历史悠久,二则既用以招待宾客,也用以敬献神灵,三则早已引起大文人大学问家的关注,写入书籍诗文,叫作中国名食,未尝不可。辞典的解释,还有精彩之处,如"牵索扭捻成环钏之形,油煎食之",以及"呈环形栅状",我看是极简明也很形象的说明,比读了要慢慢想想才大致弄懂的食谱高明得多。 中国烹饪百科全书》将馓子列入民族食品,说是"回族或其他民族穆斯林举行宗教活动或欢度节日的食品"。此说符合实际,却有局限性。我在回族、土族、维吾尔族同胞处都曾见到和品尝过此种食品。但汉族一样有馓子,且几乎遍布全国各地。考证起来,发明权应当属于中华各民族的老百姓。《中国烹饪百科全书》说:制作时可加盐水、花椒水、红花水,还可用蜂蜜、鸡蛋等。陕北的定边糖馓子,制作时即用鸡蛋和花椒水。《中国名特小吃辞典》说,馓子"原是古代寒食节的专用食品,现已发展为四季佳品"。不知此说与"古之寒具"有无关系?馓子以及它的同类食品麻页,多系淡味型,也有甜味型、咸味型。炸麻页还有一些较为复杂的品种。如关中三原县须在面皮中裹以坯料,皮中有大油,坯中有白糖及菜油;陕北府谷县的不仅有面皮和坯料,还在炸好后投入饴糖汁中滚裹一回。陕南山阳县则将"上等麦面掺和鸡蛋、香油、调料揉成面剂,以剪刀、镊钳、梳子为工具,把面剂制作成千姿百态的生物、花卉,染得五颜六色,放进油锅炸熟,看起来活灵活现,吃进口香咸酥脆。"(《山阳县志》)山阳人把这叫做"面花";其实也是麻页之类的食品。《中国名特小吃辞典》载,湖南长沙火宫殿有著名小吃椒盐馓子,分扇形和枕形二种,咸甜适中;山东济南地区传统小吃细馓子,制作方法与汉族各地相同,只在盘条后边缠边拉,绕十五圈之数,入锅后还须边炸边抻边翻,大概也是为了达到"细"的目的。《中国烹饪百科全书》说:"馓子可直接食用,也可用奶茶浸泡,浸泡后化成小截,绵而不糊,很宜老人食用。"这是讲吃法。济南细馓子"常配以豆沫粥、胡辣汤同食"。陕西人喜欢在油茶中泡以麻页和馓子。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