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漫川关,位于山阳县东南边陲70千米的漫川镇,地处金钱河与靳家河之汇合处,以地貌广大水域宽阔而得名。昔疆秦楚之塞,今界陕鄂之边,历代均于此设防,陇海铁路通车前,漫川为水旱码头,为陕鄂豫蜀物资交流重要集散地之一。漫川关历史悠久。春秋时为蛮子国;战国时,楚致方城经此通过,秦楚分界 碑今还尚在;北朝西魏废帝二年(公元533年)置漫川县,北周保定三年(公元563年)并人丰阳,明成化十二年(公元1475年)设巡检司,清为里,民国为镇。南宋时,这里是宋金双方反复争夺的迂回战场。明清两代,这里水运发达,当时兴建的船帮会馆、湖北会馆、武昌会馆、骡帮会馆,武圣宫等建筑物今被列为保护文物。山阳八景之一的漫川关依山傍水,群山环绕,东有崔嵬的龙山,北有巍峨的鹘岭,西南有磅礴的郧岭,金钱河、靳家河穿境而过。这里气候温湿,盛产柑桔、稻米、芝麻、桐油等
今漫川关镇设在街道,居民多南人,讲礼仪,善巧言,语言婉转,圆润如歌。漫川街道长而狭窄,均用石条石块石子铺成。两旁民宅,多以木板为墙,房屋小巧玲珑,上有一层阁楼,绘画山墙,翘龙风角,明镜悬顶,古色古香。街道日日有集,商铺颇多,一直延续着“男人下田,女人摆摊”的习俗。汽车站连接山漫公路、色漫公路、漫津公路,交通方便。古镇漫川关不仅古风犹存,且新貌迷人,难怪人们赞曰;漫川关,景色鲜,不似江南胜江南
建于武周永昌年间,洞深7.5米,宽近5米,高2.6米,3面摩崖,皆有佛像神台,红砖砂石上雕造立体石佛近千尊,主佛高3尺许,小佛高不盈尺,进洞左右两侧是;观音菩萨和如来佛,里侧正神位是释迦牟尼等3尊石雕法象。清代曾被匪盗两次文革;时又有百尊被毁,现存222尊。洞外有民国二十二年建的多角牌楼、左右厢房和照壁花墙构成的小寺院。在洞坎之下开阔地有清康熙十九年修葺的竹林寺院和舞榭歌楼,与千佛洞联为一体,颇有诗意。在千佛洞西不足一里的前店子村回龙寺组,又有个古迹;砧子石藏经洞;,长、宽各5米,蜀僧超古于清康熙六年(公元1664年)将460卷经书藏于洞中,1774年大量经卷被盗,今藏经洞存与千佛洞和偏西里许的蛮王洞、朝阳洞成为漫川关旅游资源区内的璀璨明珠.
骡帮会馆 骡帮会馆位于山阳县漫川关上街,俗称马王庙。始建年代不详,光绪十三年(公元1886年)增修,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分庙院与戏楼两部分。庙院为南北两院并列,中以墙隔。每院依次有前殿、天井、正殿和两厢。戏楼与庙院相向,亦为南北两座并列。北楼较大,歇山顶;南楼略小,为重檐三滴水。戏楼内外皆饰木雕风俗人物、双龙戏珠、丹凤朝阳等图案,工艺考究精细。梁架有大清光绪十二年建戏楼,骡帮会馆众弟子创修;等题记。会馆面临靳家河,地处湖北通往西北的水陆交通要冲,系当时鄂、陕、湘、晋、豫5省客商云集的物资散地和水陆交易市场。骡帮会馆南侧有武昌馆,北侧有北会馆,加之附近的楼阁式民宅,组成一片古色古香的建筑群,融清代南北建筑风格之大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