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慈善寺石窟位于陕西省麟游县城东6公里处的漆水河西南岸。石窟开凿于隋仁寿年间(601-604年),唐高宗永徽四年(654年),又大规模续建。慈善寺石窟是为隋唐两朝皇帝到麟游消夏避暑做佛事所建。2001年06月25日,慈善寺石窟作为隋、唐时期文物,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陕西宝鸡麟游是唐初帝王避暑的行宫九成宫所在地,那里遗留有少数佛教窟龛和摩崖造像,其中一部分属于唐代作品。慈善寺石窟位于麟游县城东六公里的漆水河畔,始开凿于隋文帝时期,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时期续凿,并对过去的庙堂继续扩修,它是隋唐皇帝后妃及大臣在麟游避暑时礼佛的宫廷寺院。其地山环水绕,林木葱郁。
史载,隋仁寿二年(公元602年)六月五日夜,慈善寺新佛堂开光之日,就有灵光映现,并绕梁三圈。六月九日,天降银屑天花,舍人崔君德用金钵奉给皇帝御览。慈善寺崖壁间的石佛像,工巧妙绝,是唐永辉四年(公元653年)的作品。唐文宗开成元年(公元八三六836年)慈善寺佛舍遭大水毁坏,后多次修复。现保存有三大窟,四十余尊造像,南北两大窟主佛均高4.5米以上,所存造像,圆润丰满,工巧绝妙,时代风格鲜明,是隋唐皇家寺院佛教艺术精品之作。
现存石窟分布于高28米的崖壁上,西崖有三大窟,南崖窟龛较多。两处共有12个洞,6座佛龛,47尊造像。西崖第一、二窟平面呈马蹄形,窟内佛像体量较大。第一窟主佛由隋皇宫所刻,高5.5米,极为珍贵。南崖上有9个摩崖造像龛,内凿佛像,体量较小。此外,慈善寺石窟窟壁内外还保留有唐代至明代的题记、刻经5处。慈善寺石窟的佛像丰满圆润,刀法洗练,代表了隋唐时期佛造像的最高艺术水平,是隋唐时期佛教造像的典范。它的建筑和雕刻样式曾是当时建造石窟的范本,因而保存下来的洞窟建筑也十分珍贵。
据《麟游县志》载,石窟包括北、西两座洞窟及附近崖面佛龛。西窟约高5.6米,深2.56米,窟顶较平,造立佛一尊,高4.5米。北壁有尖拱形的佛龛一座,内雕一佛二菩萨,西边雕胁侍。佛、菩萨均头戴宝冠,上身赤裸,佩戴璎珞、臂钏和锦带,下身系裙,轻柔飘洒。南壁有小龛一座,内雕一佛二弟子。北窟深6米,窟顶呈孤形,造佛像三尊,洞壁上雕佛龛两座,南龛内雕立佛一尊,北龛无佛像。附近崖面雕佛龛五座,呈平面方形,每边只有1米余,龛内各雕造像一至五尊不等。
慈善寺石窟所雕佛像,头部稍大,肌肤丰满,神态完美,裙带衣纹流畅,刀法简练有力。根据其造型、衣纹、装饰看,与麟游县城西南百尺崖摩崖造像基本一致,属唐代初期作品。
“五一”期间,麟游县慈善寺景区游人如织,西安、宝鸡等地的游客从四面八方赶到这里观光旅游、礼佛祈福。
五月的麟游,树木刚露出嫩芽,深绿、浅绿、鹅黄……远远望去,色彩斑斓。慈善寺周边的山上开满了紫色的丁香花与黄色的野蔷薇,景色宜人。“五一”期间,慈善寺旅游景区的开发商陕西富百姓生化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邀请西安广仁寺主持龙都大法师等,为慈善寺香炉举行了开光仪式、礼佛、祈福等活动。美丽的景色、悠久的文化及丰富的活动,不仅吸引了麟游的广大群众,西安、宝鸡等地的旅游爱好者也闻讯赶来。游客们参观的、礼佛的、照相的……个个心情舒畅、兴高采烈。李女士和先生是户外运动爱好者,早就听说麟游的景区众多,利用“五一”小长假,夫妇俩骑着摩托车、带着儿子一起来到麟游。他们不光参观了慈善寺,麟游的碑亭、玉女潭等几个大景区他们都跑遍了。李女士表示,麟游是一个很吸引人的地方,现在交通又很便利,以后有机会还会来。据悉,“五一”期间,仅麟游慈善寺景区就接待游客上万人,创历史之最。
编辑:秦人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