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诸葛亮屯兵岐山五丈原与司马懿对阵,后因积劳成疾病死五丈原,实践了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豪言壮语,五丈原也以三国时诸葛亮最后一个战场而闻名与世。
五丈原高20余米,面积约12平方公里,它南依棋盘山,北临渭河,东西两面为河流冲的深沟,形势险要。五丈原东距西安120多公里,西距宝鸡50多公里,北距岐山县城20多公里。
车延岐蔡公路向南前行,穿过蔡家坡、高店镇,再上一个山坡,就到了诸葛亮庙门前。导游向我们讲解道:公元234年,诸葛亮率兵由汉中出发,穿过秦岭,进驻五丈原。初来乍到,粮草又不济,诸葛亮先屯田练兵,以作长远之计,并待机伐魏。魏将司马懿深知诸葛亮神机妙算,他采取据守不战的策略,在渭河北岸固守,不贸然出兵,与诸葛亮打起了消耗战。双方在五丈原相持百天不战,后来诸葛亮设计引诱魏兵入葫芦沟作战,并放火烧断谷口,欲大败魏将司马懿。未料一场大雨,魏军死里逃生。同年秋天,诸葛亮病死军中,蜀军撤退。司马懿出兵追击,当他来到蜀兵大营时,目睹蜀军阵地之险要,惊叹道:“天下奇才也。”这个让司马懿大感震惊的行营布局,便是名传千古的“八阵图”。后人为了纪念诸葛亮,在这里修建了寺庙。
诸葛亮庙坐南朝北,占地18亩。庙院可分为前后两部分,大门、钟鼓楼、献(拜殿)殿、八卦亭、正殿为前半部分;落星亭、碑廊、诸葛亮衣冠冢是后半部分。其中有三处自然景观比较奇特。整个建筑排列在由北向南的中轴线上。殿宇高大宽敞,布局严整,主次分明,结构完整。主轴东、西两侧为独立院落,具有中国古代祠庙建筑的风格。
大门坐南朝北,正中高悬“五丈原诸葛亮庙”竖匾,字体流畅沉厚,系著名书法家舒同题写。门上楹联是:一诗二表三分鼎, 万古千秋五丈原。相传此联是曾救过孙中山的辛亥革命元老孙墨佛先生所撰,点明了诸葛亮的功业,更突出五丈原作为诸葛亮一生归宿地的地位,可谓恰当而又贴切。
大门两侧厢房,供有蜀将魏延、马岱的塑像,两尊塑像全身戎装,手持兵器,不怒而威,使人望之即生敬畏之情。
大门西侧有一棵胸径70厘米的百年古槐。此树一杆二叉三枝,有分有合,有开有交,交错相连,其西侧杆三分叉而又合为一体,中分上合,后人寓意刘备、关羽、张飞三人连理结义,取名为“结义槐”。也有人谓:魏、蜀、吴。这是庙内的第一处自然奇观。
大门后面两侧是钟楼和鼓楼。两楼建于嘉庆13年(1808年),左右对称,相互呼应。钟楼内悬挂着高2米、重两吨的铁钟,此钟系明代嘉靖年间所铸,至今撞击,仍声闻原野,余音悠扬。鼓楼内陈放的大鼓,直径1.7米,高1.8米,虽比不上古钟的历史久远,也不失鼓中庞然大物。
钟鼓楼后面是诸葛亮献殿,它也是诸葛庙中的第一大建筑。整座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三间,硬山式屋顶,屋内空敞,是古人进行祭祀活动的场所。献殿的前檐有一根粗二尺、杨木质地的檀条,通直无曲,粗细均匀,可谓“长、粗、直、大”,由于它长五丈,通直无接头,故称“五丈同檀”。这是诸葛亮庙内的第二处自然奇观。
献殿东、北、西面墙壁上,镶嵌着著名的《出师表》石刻。人称“三绝碑”。三绝碑石刻系用40块边长63厘米的正方形青石板连缀而成,上刻诸葛亮前后《出师表》全文。表文言出肺腑,情真意切,感人至深,光照千秋,传颂万古,堪称一绝。《出师表》墨迹为南宋民族英雄岳飞书写,明太祖朱元璋称其书法“纯正不曲,书如其人”,叹为稀世墨宝,是为二绝。刻石刀笔出自名驰西北的石雕工匠樊登云(清末陕西富平人)之手,其刀功纯精,镌镂出神,随笔走刃,形同真迹,此为三绝。
诸葛献殿与正殿之间,建有八角攒尖、飞檐澡井的八卦厅。八卦厅后的诸葛正殿是诸葛庙中最重要的建筑。现存建筑为清代光绪年间重修,面阔五间,内设神龛,龛内的诸葛塑像描金绘彩,羽扇纶巾,仪表端正,神态祥和,外秀内刚,一幅儒相智将风姿。神龛上悬“将相师表”,及“出将入相”、“北定中原”三块匾额。大殿前檐的两棵中柱很引人注目,柱子未着任何色彩,柱身的纹路清晰可辨,仿佛一龙一凤,头朝下盘于柱子之上。这两根柱子为云楸木所造,纹路奇特,举世无双,被称作“龙凤纹柱”。这是庙内的第三处自然奇观。
穿过正殿两侧的月门,便进入诸葛庙的后半部分。这里古柏森森,梅竹丛立,玉兰挺秀,一片肃穆幽静的园林景致。柏树林下,诸葛亮衣冠冢独卧其中。在衣冠冢不远的后院中央,供奉着诸葛亮“落星石”。相传当年魏蜀五丈原大战,诸葛亮“将星”三投而下,陨落五丈原,不久,诸葛亮即病逝五丈原军营,陨星落地即化为“落星石”。
出了诸葛亮庙后,陪同我们的付先生介绍说:诸葛亮虽然在五丈原停留时间并不长,但留下的古迹及传说却很多。比如当年诸葛亮屯田的地方,人称“诸葛田”;当年诸葛亮设军帐指挥作战的地方还留有半米高的城墙残迹,南北长约250米、东西宽近100米,当地群众给这个小城堡起名“豁落城”;在豁落城南边的秦岭山坡,有一块平展的石头,上面似有棋盘线条,据说当年诸葛亮在这里下过棋,所以这座山得名“棋盘山”;在五丈原的土地上,已找出不少的“诸葛锅”,铁锅上铸造的汉代隶书清晰可见……。如今,五丈原已变为一片农田,昔日金戈铁马的古战场已随着叱诧风云的英雄人物一道,湮没在历史的尘烟之中,使后人徒留叹息!
返回西安的路上,我陷入思索之中。为什么诸葛亮要北伐?为什么屡败屡战呢?客观方面,当时曹魏政权兵多将广,国力强大,而蜀国在三国中最为弱小,且地势封闭,又连年烽火,人心思定,当务之急应是休养生息,医疗战争创伤,富国强民。如若穿过穷山恶水的蜀道,强行以弱小之师与精壮之旅正面作战,大获全胜的概率很小。那么,又是什么原因使诸葛亮力排众议一意孤行,“不伐中原死不休”呢?我想不外乎三个原因。作为杰出的知识分子,又时时处在“旷世奇才”的赞誉声中,于是把名垂青史看得比什么都重要,甚至为此付出多大代价也在所不惜。一统江山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使得他未能做出正确选择,屡败仍屡战。这是其一;报恩思维对诸葛亮的影响也不能忽视。当年,刘备在47岁时,发现了27岁的诸葛亮,并委以重任,这样的“恩情”,这样的信任,十分难得,世上少有。诸葛亮那时大概在想,打不打是态度的问题,人品问题,而能否打胜则是另一类性质的问题了。“鱼如得水,六出诚为尽瘁衰”,因而数次贸然行动。这是其二;过于自信及对后来的人没有信心,也促使诸葛亮主张趁自己还健在的时候早打、大打,解决统一问题。这是其三。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