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翔东湖是美名满三秦、佳景传四方的一所古园林,位于县城东南隅,距离古城东门只二三十步。
上古时期,这里就有一池清澈的水。据《竹书记年》载:“商王文丁十二年(周文王元年),有凤集于岐山。”相传,这只彩凤飞翔过此时,曾下饮水。苏轼有诗云:“闻昔周道兴,翠凤栖孤岗,飞鸣饮此水,照影弄毵毵。”即此写照。人们遂称此水为“古饮凤池”。
宋仁宗嘉佑六年(1061)十二月,苏轼以一代文豪,作凤翔府签书判官。第二年(1062)他于政务之暇,倡导官民,相度地形,借“古饮凤池”扩大疏浚,引凤凰泉水注于湖,沿堤植柳,湖种菱荷,可供灌田,可资游憩。建“君子”、“宛在”二亭。以湖在城东,因之命名“东湖”。到今天已有近千年的历史。
进得典雅辉煌的湖门,柳荫夹道,花香袭人,湖的整体,西面护城河,东倚传说的古秦城,恍如背山傍水,为湖光增色不少。入其境,令人有心旷神怡的感受。
东湖分内湖与外湖两大部分,总面积约14公顷。东湖亭、台、楼、轩主要分布在内湖。沿湖的中心区“古饮凤池”月门而进,以两段石桥,一条花径,三方沙洲为限,把湖划分为南、北、中三个连续空间。亭、台罗列其间,布局十分典雅。各具一格的“断桥亭”、“君子亭”、“小娇亭”、“春风亭”、“鸳鸯亭”、“会景堂”彩绘绚烂,景色宜人。一叶扁舟,数声歌唱,穿“晓镜桥”而过,水映倒影,风动波掩,实有“山阴道上,应接不暇”的情境,湖西南岸有“望苏亭”;东岸有东坡在此洗过“天石砚”的“洗砚亭”;有藏春色于古树花丛中的“来雨轩”;有拔地凌空的“一览亭”,拾级而上,极目四望,雍野风光,尽收眼底。
北岸的“苏公祠”内有名传古今的“喜雨亭”、“凌虚台”,还珍藏着东坡的真迹竹、兰、菊、梅画及墨迹石刻多种,其运笔挺拔,构思超俗,令人神驰。
外湖的山庄、曲桥正在修葺中。
东湖每值仲春,游人如织。柳絮纷飞犹如雪花扑面,东湖柳遂名传遐迩,位列凤翔“三奇”之首。
清初大诗人王士祯(号渔洋)咏东湖诗云:“复有东湖约,来当暮春时。湖似郎官好,名因学士传”。这是他对东湖的高度评价。随着对外开放,振兴凤翔,东湖这颗朗朗明星,已吸引着国内外的佳宾贵官联翩而至,吊古观今,陶醉于美的巡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