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寺桥
塔寺桥位于凤翔县城东关外之塔寺河上。据史载,塔寺桥始建于明代洪武初年,为黄土夯筑而成,且取“凤鸣岐山”之意,命名为“凤鸣桥”。清代顺治三年(1646年),知府王钻圣、邑人周承尧、贾文等募金于民,改建为石桥,有取募捐建桥之意更名为“博济桥”。道光二十年(1840年),因桥倾塌重修,以桥在塔寺河上,取名“塔寺桥”延续至今。
塔寺桥建筑风格既有北方之雅,又有南方之秀。整座桥面为“弓”字形,总长39米,宽10米,高8米,用长4米、宽与厚各0.4米的麻色石条砌成。桥身由三孔劵洞组成,中间最大劵洞跨度长和高均7米,两侧边劵洞跨度和高均6米。桥基主轴由互相对称的四个桥墩支撑,两头最大的桥墩构成塔寺桥的两翼,南北两岸河提约百米长均为石条砌成,十分坚固。桥面设计分三轨:中轨高出两边0.2米,宽1.2米,为人行道;两边宽各4米为车马道,这种科学的设计,负荷均衡,既有利于桥梁受命,又便于行人过桥安全。
在建筑艺术上,颇有民族风格。桥面两侧,有石栏杆48根,柱顶雕刻有“猴子抱桃”、“狮子喜球”、“水牛卧波”、“玉兔探月”、“金凤展翅”等形态各异的禽兽图案。各柱下面,相互用雕刻有几何图案的长方形石条连镶。桥洞门额,南边雕有“远岸垂虹”“长堤饮马”;北边为“千秋石柱”“万古金梁”、桥东西两端,竖碑四通,东曰“通津”“利济”;西曰“正直”“平荡”。其字为当时知府豫泰所亲笔题书。
塔寺桥其势壮观,质体坚固,涵洞似虹,古朴美观,为清代凤翔较大的建筑工程之一,驰名陕、甘、青、宁等省。可以说,在陇海铁路修通之前,是南入巴蜀,西通甘陇的必经之道,东来西往的客人过此桥无不小憩观瞻。相传有甘肃等地的麦客来凤翔割麦,因天雨不能出场的人,都要详记每根桥柱顶上刻的图像和小石狮子。爷爷这一辈没数清,回到老家争吵不休;爸爸这一辈又来数,也未数清;孙子这一辈又来数,还是数不清。可惜的是这些珍贵的艺术品,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被损毁
1964年,塔寺桥桥面加高,用沥青铺成路面。桥面两侧栏杆,亦换为水泥栏柱,中间用钢管连接,桥身下部仍然保留原貌至今。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