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代序) 王登高 杨超伦 略阳,位于陕、甘、川三省交界处的秦岭南麓的嘉陵江畔,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山城,素有嘉陵江畔的“明珠”之称。山川秀丽,风光宜人。自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平西南夷后,设益州武都郡,置沮县。此为略阳建县之始。历史在这里留下了许多名胜古迹,如灵崖寺、吴王城、紫云宫、江神庙……但保存最完好,最富有民族文化特征的当首推灵崖寺。灵崖寺,在距县城东南七里的嘉陵江畔。据洞内摩崖刻石和《明·嘉靖略阳县志》所载:灵崖寺建于唐开元年间。它以两个天然的洞穴著称,吸引着历代文人骚客。唐代大诗人杜甫、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都曾泛舟嘉陵江,一游灵崖。据传女皇武则天和其妹,随贾博古先生游灵崖,登望江楼,饱览巍巍群山,滔滔嘉陵江,并在此造字……真可谓:“药水出灵崖云深处有仙客自饮,名碑藏古寺月明时唯骚人独吟。” 灵崖寺如此吸引着古往今来的游人,这是略阳的地理位置在历史长河中的作用所决定的。 东汉元初二年(115年)经邓太后荐升的武都太守虞诩,为改善武都地区的人民生活,亲自领官吏士兵,按行川谷,从沮县(今略阳)至下辨(今成县)数十里中,烧石翦木,开漕船道,使水运通利,疏导后,人丁兴旺,米价、盐价大跌,人民安居。至东汉建宁三年(170年)武都太守李翕主持在柝里碥(今略阳徐家坪街口)凿石架木,修建郙阁桥,以济行人,并有仇绋所书的《郙阁颂》摩崖刻石。它是汉隶中的瑰宝,同汉《石门颂》齐名,1979年将这方摩崖移入灵崖寺内。 三国鼎足时代,渚葛亮北伐中原,曾取道经略阳,达上邦(今天水),并在229年派陈式筑武兴城,置武兴督守之。 南北朝时期,宋升明元年(473年)氐族豪帅扬文度自立武兴王,其后西魏封为武兴镇将,以弟扬文弘(小名鼠)为白水太守,旋即驻军兴州,建立了“武兴国”。相继八十二年,父死子立,四代五主即扬文弘——扬集始——扬绍先——扬智慧、扬辟邪。到546年扬辟邪又受封梁国的“武兴蕃王国”。八年后,据州叛魏,被魏将赵昶、叱罗协等讨平。“武兴国”到此灭亡,改称“东益州”。扬氏在武兴的政权建立,在西北经历了将近三百年时间,中经前后仇池国、阴平国、武都国牵制管辖。武兴国的演变,昌盛兴衰,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语言习俗等,在《汉书》、《魏书》、《梁书》、《北史》、《南史》、《资治通鉴》均有详略不同的记载。 唐时略阳州治兴州,县治顺政。由长安入蜀的蜀道经略阳。据传唐玄宗在“安史之乱”中,就是经略阳而入蜀的。号称“谪仙”的李白《蜀道难》就长歌“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崖峦”。“青泥”指青泥岭,青泥岭横卧在县西北五十三里处,悬崖万仞,山多云雨,行者屡逢泥淖,攀行艰难。杜甫于乾元二年发秦州到同谷赴蓉城,两度越过县境,并留宿灵崖寺,写下了《积草岭》、《泥功山》、《飞仙阁》诗篇。唐代元稹在《青泥驿》一诗中更为形象地勾画出青泥岭的奇险: 昔游蜀关下,有驿名青泥。 问名意凄惨,若坠牢与狴。 宋代是略阳历史上一个多事的时代。继虞诩之后,兴州刺史,山南西道节度使严砺于唐元和元年(806年)又主持疏导嘉陵江三百余里。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在《江运记》中将这次疏导工程及作用记载详备。南宋王朝的偏安,使略阳的历史地理地位更加重要,南宋建炎元年(1127年)宋江部将史斌(即《水浒》中的九纹龙史进)被知海州张叔夜伏兵所败,便辗转千里,一路扩军,来到兴州(今略阳)称帝,旋即进攻汉中不克,又引兵复入关中,结果这一农民义军被吴玠袭灭。到南宋绍定四年(1134年)吴玠、吴璘屯兵略阳,并在白水江筑吴王城,退却了金兀术的十万金兵,确保了南宋王朝的偏安和暂时的繁荣。吴曦驻守兴州御金时,勾结金兵,出卖朝廷,叛宋降金,被封为“蜀王”,在略阳建有行宫。其好景不长,仅仅四十一天的自立“蜀王”号为“转运”的吴曦,被安丙、杨巨源、李好义、李贵杀戮。南宋王朝才改兴州为沔州,改顺政县为略阳县。县名至今。 到了南宋理宗三年(1236年)沔州驻扎兼关外四州安抚权知沔州曹友闻与其弟抗元死难,略阳逐入元版。 明代的田九成、王金刚奴等白莲教起义。到清代白莲教起义再度在略阳崛起。随着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的影响,略阳的爱国仁人志士康炳熙、张谔等,用生命和鲜血推翻了满清王朝在略阳的最后统治。
[1] [2] 下一页
编辑:秦人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