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吴青训班是抗日战争初期,中共中央青年工作委员会(先是中央青年部)为了适应抗战形势的需要和广大爱国青年抗日救国要求,由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出面,在国民党统治区陕西泾阳县安吴堡创办的一所战时青年干部学校。这所学校实施抗战教育,以多种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吸引、团结、教育、训练来自全国各地的爱国青年。自1937年10月创办至1940年4月奉命撤离,历时两年半时间,共举办14期,组编127个连(队),培训学员12000余名,分别输送到延安、抗战前线、敌后根据地等地参加抗日救国斗争工作。为抗日青年运动的蓬勃发展做出了卓著的贡献,在中国青年运动史上立下了新的丰碑。 1937年9月下旬,中央青年部长,西青救主任冯文彬受中央派遣来云阳参加安置从国民党监狱获释同志的工作。事后,中央陕西省委书记贾拓夫等负责同志与冯文彬同志商定,对西安事变前后涌现出来的大批积极分子进行战时军事、政治知识的训练。中共中央青年工作委员会(先是中央青年部)为适应抗战需要和广大爱国青年救国要求,由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出面创办了战时青年短期训练班。 青训班第一期于1937年10月11日在于右任斗口农场创办。在创办初期就明确了青训班创办目的:在最短期间授予青年各种最低限度的战时军事政治知识。依据革命的三民主义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之精神,开展抗日救亡工作。第一期培训时间15天,学员150名,冯文彬同志任班主任兼教员。但是由于国民党顽固派的骚扰和逼迫,青训班搬迁到云阳镇城隍庙花台子一带,办了二、三期。胡乔木同志来青训班担任副主任。由于青训班学员人数越来越多,云阳镇已经不能再适应青训班的发展壮大,就搬到安吴堡,从此安定了下了。 1938年1月,来青训班学习的青年越来越多,毛泽东同志作出指示:青训班要扩大规模,来者不拒。大部分学员是经过西安八路军办事处介绍来的,“西青救”组织部长黄华同志专门在八办负责招生工作。有的学员是穿山道、绕小路,历尽艰辛,长途跋涉,冲破重重封锁哨卡,克服种种困难来到了安吴堡。 青训班的学员有从敌人铁碲之下和沦陷区逃出的青年,有从异地他乡归来的爱国华侨,有工人、农民、店员、小贩、军官士兵、党部委员、工程师、国术家、艺术家、留学生等,他们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从五湖四海云集到安吴堡的。 当时学员学习条件非常艰苦,干部和学员都是席草而卧,席地而坐,草帘挡风,露天上课,吃的是大锅菜,有时连最低标准也供应不上。虽然艰苦,但学习情绪非常高涨,他们朝夕相处,情同手足,领导和学员互称同志,整个安吴堡是朝气蓬勃,团结活泼的气氛。 为了培养每个学员的学习能力,定期地组织学员们举办学习竞赛大会、学习代表大会,学员们在大会上都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气氛十分活跃,充分体现了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气氛。 青训班的基本课程有关于抗战的基本理论部分(社会科学、三民主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军事课程(操场动作、武器使用、步兵战术、游击战术)、时事问题、国际政治、国内形势、抗战中战略战术的新问题等。教学主要是经过长征的老红军进行言传身教,教员大多是西北青救会的干部和中央从抗大、陕公、中央党校抽出来的骨干力量,如刘瑞龙、张琴秋、朱致平、史洛文、李东潮、黄春霆、陈宇、屈志统等。 由于青训班规模不断扩大,学员人数越来越多,学员的成分比较复杂,青训班根据学员的不同特点,分类教学。分别组编了干部连、军事连、儿童连、妇女连、艺术连、农民连、职工大队、研究班、速记班、佛教连,成立于“孩子剧团”、“抗战剧团”等,这些学员们除了统一的训练学习外,还在各个战区做他们抗日宣传工作。 学员在青训班不但要学习抗战基本理论,还要掌握不少抗日战斗知识,为了迎接战争,提高学员实战本领,青训班于38年3月底举行了一次千余人野营大演习,通过淳化、耀县两个县,为期半个月,边行军边进行科目的演习,如伏击战、遭遇战、夜战、防空等,要求每一位学员都要掌握基本知识。 青训班的成长壮大,与毛主席、党中央的关怀、支持是分不开的。青训班二周年纪念时毛主席亲自为青训班题了词:带着新鲜血液与朝气加入革命队伍的青年们,无论他们是共产党员或非党员,都是可宝贵的,没有他们,革命队伍就不能发展,革命就不能胜利。但青年同志的自然缺点是缺乏经验,而革命经验是必须亲自参加革命斗争,从最下层工作做起,切实地不带一点虚伪的经过若干年之后,经验就属于没有经验的人们了!在初期,办青训班一期需要经费200大洋,党内有些人士觉得经费过高,而延安又有抗大、陕公等学校,要求停止办班,而毛泽东同志他坚持要办,不但要办,还要办的更好。亲自写条给抗大教育长罗瑞卿,要他选送红军干部支援青训班。并多次接见和勉励青训班学员。 1938年8月,八路军总司令朱德从前线回延安时亲临青训班视察,受到全体学员和工作人员的热烈欢迎,朱总司令检阅了学员队伍,分别在干部会议和全体学员大会上讲了话,接受了青训班的请求,担任了青训班的名誉主任,并给学员题词“学好本领上前线!”此后青训班将题词放大刻写在安吴堡地城墙上,鼓舞学员们刻苦学习,勇敢地奔向抗日杀敌战场。 青训班当时是在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时创办的,当时青训班忠于抗日民族统一的作为引起了广泛重视,因此蒋介石为青训班发来了嘉奖电(抗战建国,事难任重,切盼全国青年一致努力工作,效忠党国以期完成复兴大业为要)。 1938年4月,山西民族革命大学校长李公朴先生参观青训班,受到全体学员和工作人员的热烈欢迎。此后李先生写了《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怎样办战时青年训练班》一文,介绍青训班情况和经验,扩大了青训班在社会上的影响。 1938年6月27日,以柯东满为首的世界学联代表团来到安吴堡,青训班和当地十多个抗日团体举行欢迎会,冯文彬主任致欢迎词,世界学联代表他们分别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赞扬青训班的努力奋斗精神,选择中国青年的统一战线阵容和斗争精神将鼓励并推动世界各国青年和中国的抗战。代表团回国以后,专门在《世界学联情报》上发表了文章,对青训班作了高度的评价,扩大了青训班的国际影响,吸引了更多的华侨青年和留学生回国参加青训班学习。 为了各界人士了解青训班的概括和成就业,西北青救会出版《西青救与青训班》。冯文彬、胡乔木和各处负责人等全面总结了青训班创办的工作和经验,介绍了青训班克服困难、自力更生办学的情况。 1939年1月,为适应抗日形势与青年运动的发展,在战争中培训青年干部,青训班组织了六个战地工作团(对外称西北青救会战地工作团)分赴晋东南和晋察冀各个战区,进行抗日宣传工作,在战斗中受到锻炼和考验。 为了克服经济困难,实现自给自足,青训班响应党中央和边区政府扩大战时生产的号召,开展了大生产运动,成立了生产委员会,组织学员们参加生产运征队,在亮马台开荒800亩,种地600亩,留校人员在嵯峨山开荒80亩,种菜10多亩,在此基础上还办起了青年农场,还自办印刷厂。 1939年下半年,国民党掀起了反共高潮,形势愈来愈险,7月后青训班将主力迁往华北,并入华北联大,1940年4月,中央青委派陈宇来青训班安排撤退事宜,13日中央书记处正式发出了撤退电报,24日青训班全部撤出了居住两年多的安吴堡,撤回延安,在泽东青干校继续学习。泽东青干校是安吴青训班的继续和发展,校长陈云同志,副校长冯文彬同志,教育长黄华同志。毛主席亲自接见学员,并做了报告,5月3日在中央大礼堂举行泽东青干校开学典礼,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王明、邓发、康生、吴玉章等领导人到会祝贺。
安吴青训班班歌 胡乔木词 洗星海曲 烈火似的冤仇积在我们胸口 同胞们的血泪在交流 英雄的儿女在怒吼 兄弟们(有),姐妹(有) 你听见没有 敌人在迫害你 群众期待你 祖国号召你 战争需要你 你醒 你起 拿起你的武器 学习工作 工作学习 一切为胜利 今天我们在青年的故乡 明天我们在解放的疆场 你看!我们的旗帜迎风扬 你看!我们的前途万里长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