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扶风城隍庙 位于扶风县城东大街,1992年4月20日列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建群东西21米,南北190米,占地约4000平方米。座北向南,主要建筑依中轴线南北依次,附属建筑依中轴线东西对称排列。现有建筑有戏楼、门庭、东西厢房、木牌坊、亭子、钟楼、鼓楼、献殿、正殿、后殿、寝殿等十余座。从大门至正殿为三阶台地,布局严谨,气势宏伟,据庙内碑文及县志记载,该建筑始建於明初,明、清及民国均有增修、重修。现在除正殿为明代建筑外,其余均为清代建筑风格。 戏楼 与大门庭隔街相望,座南向北。占地东西10.6米,南北9.6米。面阔3间,进深2间,柱径0.3米,柱高3.2米,台基高2米。创建于明代,明、清及民国均有重修,现为清代风格。前檐有8朵斗拱,各一斗四升,施象鼻昂。五架梁,中有通天柱,前檐为楼阁式。砖包土坯墙,硬山顶。屋面施小板瓦,兽面当筒瓦,有勾头滴水。镂空花草龙纹脊,中有子牙楼,彩绘系新作。 大门庭 位于建筑群南端中轴线上。高台临街,颇具气势,座北向南,有台阶踏步,两翼有侧门。创建于明代,明清均有重修,现为清代建筑风格,占地东西14.13米,南北10.05米。面阔3间,进深2间。柱径0.4米,柱高4.05米。台基高1.4米,砖包土坯墙。前檐各间均有1朵斗拱,均一斗四升,另有3朵花昂补间铺作。五架梁,硬山顶,镂空花草瓦脊,灰板瓦,花草纹勾头滴水,兽面纹当筒瓦。彩绘为近年新作。 木牌坊 位于大门北第二台地。占地东西11.3米,南北4.15米。为三段硬山顶,中段较高,有两根通柱,底施斜木柱脚。现为清顺治十年(1653)重建(保持了原貌),面阔3间,柱径0.4米,柱高3.15米。两边砖包土坯墙,前后檐下均施斗拱,中间每面6朵,次间每面4朵,均为一斗四升。三架梁,硬山顶,施灰板筒瓦,有勾头滴水,镂空花草瓦脊,有鸱吻。彩绘系新作。 八卦亭 位于大门北、中轴线中部第3台地上,东西5.6米,南北5.6米,创建年代不详,保存完好,内祀神像,进深2间,面阔1间。柱径0.35米,柱高3.7米。台基高0.65米。四面檐口各施斗拱3朵,均一斗二升。“井”字形八卦悬顶结构,四角攒尖,宝瓶顶。灰板筒瓦,有勾头滴水,格扇门,直棂窗。彩绘系新作。 鼓楼、钟楼 为城隍庙建筑群中附属建筑之一,位于中轴线中部第三阶地上。两楼东西对称,结构相似,鼓楼在西。平面作正方形,边长7.8米,明嘉靖十三年(1534)建,清至民国均有重修,两层,楼面宽3间,进深3间。柱径0.3米,柱高2.8米。台基高0.65米。四面檐下均有斗拱,第一层每面各9朵,均一斗四升。梁架为八卦玄顶结构,主柱均有收分,向内倾斜。庑殿顶,双层檐楼阁式,镂空花草瓦脊,灰布板筒瓦,有勾头滴水,四面明间各开两扇格扇门,次间为直棂窗。彩绘系新作。 献殿 为城隍庙建筑群立体建筑之一,位于中轴线北部中间。建于明嘉靖三十年(1551),万历四十二年(1614)增修,清代亦多次重修,现表现为清代风格。座北向南,东西18.13米,南北11.7米。面阔5间,进深3间,廊深2.73米。柱径0.33米,柱高3.8米。台基高0.8米,砖包土坯墙。前檐斗拱共15朵,均为一斗四升,五架梁,前后檐均带单步梁。硬山顶,琉璃瓦脊,施鸱吻,中有子牙楼。灰板瓦,花草纹勾头滴水,全覆兽面当筒瓦。山墙外壁上方镶有琉璃浮雕式云龙图案。格扇门,直棂窗。彩绘系新作。 正殿 为该庙最大的建筑。位于中轴线北部,献殿之北,用料巨大,结构复杂,始建于明洪武三年(1307),后于嘉靖十三年(1534)失火而重修。座北向南,东西19米,南北14.25米,前檐山墙内壁东西各嵌二块重修碑。面阔5间,进深3间,廊深3.7米。柱径0.53米,柱高4.1米。台基高0.4米,砖包土坯墙。前后檐各施斗拱15朵,均为一斗四升。檐廊单步梁,梁及空间有复杂的斗拱结构,斗拱受力承重是此建筑特点之一。七架梁,前后檐带单步梁,庑殿顶,镂空花草龙纹硫璃脊,施龙首吻,灰板瓦,龙纹勾头滴水,全覆龙纹当筒瓦,格扇门,直棂窗。 寝殿 为其主体建筑之一,位于中轴线最北端,清代建筑风格。座北向南,面阔8间(原为9间),进深2间。柱径0.32米,柱高3.45米。台基高0.34米,均为一斗二升。五架梁,后檐带单步梁。硬山顶,镂空花草瓦脊,灰板瓦,有勾头滴水。 此外,还有东、西配殿各面阔3间,进深2间;东、西厢房各面阔7间,进深3间,均为清代建筑风格。 附属文物,有清道光十五年(1835)重修戏楼碑,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重修城隍庙碑,清光绪五年(1879)重修城隍庙碑,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重修城隍庙献殿碑,明重修城隍庙两庑碑等碑石数通及其它附属文物。
编辑:秦人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