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龙门洞位于陇县新集川乡政府东南约400米处,东、西、南三面环山,北面为通道。沿通道有一条小河由北向南流去,河边山腰的凹处即为龙门洞道观。道观分布于东西300米、南北500米的范围内。龙门洞道观由来久远,具体创建年代已不可考。金大定十九年(1179)至二十六年(1186),丘长春先后两次在此修真炼性达7年之久,遂使龙门洞名声大震。元明以来,一直成为道教在中国西部的重要活动场所之一。龙门洞现有石洞36孔,殿宇数十间,还有景福山诸庙及24潭等自然景观。殿宇及石洞,有的依山傍水,有的凌空建凿,布局独特,结构精巧。其地山势巍峨,水清潭幽,森林茂密,现在不仅是关中西部的道教活动中心,而且是旅游胜地之一。 兹将其典型一单体建筑记述于后: 神秀阁 始建年代不详,现阁具有清代风格。座北向南,东西15.3米,南北9.7米。面阔3间,进深2间。柱径0.3米,柱高4米。台基高0.45米,廊深1.7米,砖墙,明间、次间及柱头均有一斗三升的斗拱,五架梁带单步梁,硬山顶,透花空心脊。屋面施板瓦,有勾头滴水。雕花门窗,廊柱及架上有彩绘,内容为宗教故事。 豁落府 始建年代不详,清及以后均有维修。座北向南,东西13.4米,南北7米。面阔5间,进深2间。柱径0.3米,柱高4.2米。台基高0.3米,廊深1.6米。砖包土墙,无斗矩,五架梁带单步梁,硬山顶,镂空透花脊。屋面施灰布板筒瓦,有勾头滴水。雕花门窗,有彩绘。 清和宫 始建年代不详,现存为清代风格,为两层楼阁式建筑。座北向南,东西6.2米,南北7米。面宽3间,进深2间。柱径0.3米,柱高4.7米。台基高0.7米,廊深1.4米。砖包土坯墙,无斗拱,硬山顶。施灰布筒、板瓦,有勾头滴水,雕花门窗。 附属文物主要为5通石碑,简要记述于后: 《龙门景福山玉震宫碑》 元代记事碑。内容为赞颂丘长春在龙门修炼七载遂成大业之事。欧体楷书,灵台逸士王道明撰文,前平凉知府王赟篆额。元至元十六年(1279)立。 《建造龙门洞景福山碑》 明代记事碑。碑文记述龙门洞胜景及丘长春在此修炼成仙事。楷书19行,行30字,岐阴洛源杨绍程撰文,阎溥书丹。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立。 《重修龙门洞碑》 清代记事碑。记述龙门洞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及规模等事。楷书,共20行,行19字。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夏四月立石。 《重修龙门洞碑》 清代记事碑。记述龙门洞位置、沿革及重修等事。碑文隶书,共23行,每行49字,沈贤灵撰文并书丹,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立。 《重修太上殿碑》 清代记事碑。记述龙门洞胜迹及重修太上殿事。碑文楷书,共8行,每行38字,为丘长春真人第二十三代玄孙弟子李宗泾撰文并书丹,清道光二年(1822)四月立石。
编辑:秦人
|
|
|
|
|